聆聽現(xiàn)場音樂,什么樣的環(huán)境才最理想?現(xiàn)代專業(yè)音樂廳、歌劇院在聲學(xué)上可以做到近乎滿分,但缺乏歷史人文感覺;戶外音樂會往往風(fēng)景優(yōu)美,但大多需要電子設(shè)備擴聲。 在德國,人們找到了一個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案。一座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中世紀修道院在半個世紀前,開始定期舉辦音樂會,古典音樂和歷史建筑形成絕妙呼應(yīng),加上教堂優(yōu)秀的聲學(xué)效果,一下子聲名鵲起,以“修道院音樂會”(klosterkonzerte)為人所熟知。這就是德國南部的馬爾布龍修道院。 II. Andante (Live) 音樂: South West German Chamber Orchestra Pforzheim;Timo Handschuh - Anniversary Series, Vol. 14: The Most Beautiful Concert Highlights from Maulbronn Monastery, 2014-2017 (Live) 莫扎特《A大調(diào)第二十一交響曲》第二樂章 行板 5分43 / 漢德舒赫指揮西南德室內(nèi)樂團 / 馬爾布龍修道院音樂會現(xiàn)場錄音 馬爾布龍位于德國南部巴登-符騰堡州,擁有一座古老的中世紀修道院,哪怕放到整個歐洲范圍看,它也是迄今保存最完善的同類型建筑遺存,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修道院始建于公元十二世紀,有著羅馬化風(fēng)格,立柱、長廊、長方形的庭院在后世的擴建中,又融入了哥特式和文藝復(fù)興的風(fēng)格,著名的前廊更被譽為“天堂”。 “天堂”前廊
馬爾布龍修道院每年吸引將近25萬名游客,其中有不少是音樂愛好者。從1969年開始,修道院把東門的一座十六世紀的釀酒房和倉庫改建為室內(nèi)音樂廳,同時把主殿也開辟出來,上演規(guī)模較大的樂隊和合唱作品。 在四周建筑環(huán)繞的內(nèi)部庭院,院方還搭設(shè)了一個戶外小舞臺供露天演出之用。德國一流的演奏家資源加上古意盎然的修道院背景、聲音效果優(yōu)異的大廳、燭光照明,成了修道院音樂會獨有的招牌。 從上一個莫扎特行板錄音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修道院廳堂的獨特效果。混響飽滿,但又不渾濁,尤其是小編制樂團、人聲獨唱,在這個環(huán)境中都如虎添翼,聲音得到美化和修飾。下面我們來聆聽女高音薩拉·魏格納(Sarah Wegener)在修道院音樂會上,演唱兩首名曲。薩拉原先是蘇格蘭人,后來到德國學(xué)習(xí)低音貝斯和聲樂,如今是德國頗受矚目的女高音新星,她用一首蘇格蘭民謠《友誼地久天長》表明自己的文化身份,隨后演唱亨德爾《里納爾多》中的名曲“痛哭流涕”(Lascia ch'io pianga),從中可見修道院主廳的環(huán)境效果對獨唱人聲的潤飾。 Auld Lang Syne (Live) 音樂: Sarah Wegener;Ensemble il capriccio - Anniversary Series, Vol. 14: The Most Beautiful Concert Highlights from Maulbronn Monastery, 2014-2017 (Live) Rinaldo, HWV 7a: Lascia ch'io pianga (Live) 音樂: Giacomo Rossi;Sarah Wegener;Ensemble il capriccio - Anniversary Series, Vol. 14: The Most Beautiful Concert Highlights from Maulbronn Monastery, 2014-2017 (Live) 馬爾布龍修道院創(chuàng)出“修道院音樂會”的牌子,要歸功于音樂指導(dǎo)馬丁·蘇于瑟(Martin Sü?e),1945年,二十歲出頭的馬丁來到馬爾布龍修道院,負責日常禮儀音樂。修道院不像教堂,對音樂方面的要求不高。但馬丁雄心勃勃,夢想把這里變成一個音樂中心。 1968年,馬丁終于如愿以償,修道院舉行了“馬爾布龍巴赫音樂日”的音樂節(jié)慶(Maulbronner Bachtage),一連五場音樂會上演巴赫和他的兒子們的作品,轟動一時。第二年,1969年,音樂節(jié)成了固定的常設(shè)品牌,并正式命名為修道院音樂會。之后,馬丁邀請斯圖加特的古樂大師赫爾姆特·里霖率領(lǐng)他的樂團及合唱團入駐,一下子把修道院音樂會的等級提升到了歐洲一流。如今,修道院音樂會有自己的音樂季,主打五月到九月的旅游旺季。駐場和客座的合唱團、樂團和藝術(shù)家的陣容頗為豪華,另外成系列的兒童音樂會、小型仿古秀、音樂夏令營和大師班活動豐富多彩(修道院音樂會官網(wǎng):www.klosterkonzerte.de)。 2022年音樂季由美島莉領(lǐng)銜科隆古樂團開場從修道院音樂會創(chuàng)辦開始,巴赫的作品就是核心曲目,在修道院環(huán)境下聆聽巴赫的合唱,可謂天作之合。下面,請欣賞巴赫的《約翰受難曲》那氣魄宏偉的開篇,在一個氣氛悲愴的樂隊前奏之后,合唱團唱出“吾主,吾主,吾等御者”(Herr, Herr, unser Herrscher ),整個七分鐘合唱幾乎始終處于動蕩和不安之中,序奏重新作為間奏,帶來稍加簡化的反復(fù)段落。 No. 1, Herr, unser Herrscher (Live|1724 Version Excerpts) 音樂: Maulbronn Chamber Choir;Ensemble il capriccio;Jürgen Budday - Anniversary Series, Vol. 14: The Most Beautiful Concert Highlights from Maulbronn Monastery, 2014-2017 (Live) 巴赫 《吾主,吾主,吾等御者》 7分48 / 于根·布迪指揮馬爾布龍室內(nèi)合唱團和隨想曲古樂團 Jürgen Budday 指揮的馬爾布龍室內(nèi)合唱團如今是修道院音樂會的主力 馬爾布龍修道院音樂會的曲目集中在文藝復(fù)興、巴洛克和古典樂派,以合唱和小型樂隊作品為主,這一方面是場地限制,無法容納大編制樂團;另一方面修道院的歷史文化背景,也和音樂相得益彰。在修道院音樂會上登場的樂隊,大多是室內(nèi)樂團和古樂團。德國音樂基礎(chǔ)雄厚,優(yōu)秀的小型古樂團多如牛毛,1984年在柏林成立的勞頓樂社(Lautten compagney)是如今德國古樂團中的領(lǐng)軍人物,成為修道院音樂會的???。他們主力演繹巴洛克時期的器樂協(xié)奏曲。 我們下面欣賞的是他們演奏的維瓦爾第《d小調(diào)大協(xié)奏曲》,選自作品三號。協(xié)奏曲編制為四把小提琴、兩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與羽管鍵琴的通奏低音。八位演奏家在修道院環(huán)境中的錄音,效果異常豐滿和生動。協(xié)奏曲分為快板、廣板和快板,表面上看只有三個樂章,但在第一樂章中間又分出了快慢快三個樂段,總共加起來有五個樂段,兩個慢板部分都帶有spiccato,強烈的和弦斷音為特征,展示了維瓦爾第在大協(xié)奏曲體裁上的新奇創(chuàng)意。 I. Allegro - II. Adagio e spiccato - III. Allegro (Live) 音樂: Birgit Schnurpfeil;Matthias Hummel;Lautten Compagney - Anniversary Series, Vol. 14: The Most Beautiful Concert Highlights from Maulbronn Monastery, 2014-2017 (Live) IV. Largo e spiccato (Live) 音樂: Birgit Schnurpfeil;Matthias Hummel;Lautten Compagney - Anniversary Series, Vol. 14: The Most Beautiful Concert Highlights from Maulbronn Monastery, 2014-2017 (Live) V. Allegro (Live) 音樂: Birgit Schnurpfeil;Matthias Hummel;Lautten Compagney - Anniversary Series, Vol. 14: The Most Beautiful Concert Highlights from Maulbronn Monastery, 2014-2017 (Live) 維瓦爾第《d小調(diào)大協(xié)奏曲》8分35從1999年開始,馬爾布龍修道院和一家剛剛成立了四年的唱片出版公司K&K合作,將修道院音樂會的錄音公開發(fā)行。這家K&K小廠牌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約瑟夫-史蒂芬·金德勒(Josef-Stefan Kindler)和安德拉斯·格姆林格(Andreas Grimminger)都是錄音師出身,對錄音品質(zhì)有著精益求精的理想標桿。K&K發(fā)行的馬爾布龍修道院音樂會,在業(yè)界的口碑上佳(唱片品牌官網(wǎng):http:///)。 2019年正值修道院音樂會創(chuàng)辦五十周年以及和K&K合作二十周年,K&K以“最美音樂會”(the most beautiful concert)之名,將二十年來演錄俱佳的錄音精選發(fā)行。我們今天欣賞的就是2019年5月發(fā)行的第十四輯,涵蓋2014到2017年的四個演出季。 一流的音響環(huán)境,配上一流的錄音師,才能為我們重現(xiàn)修道院音樂會的原貌。之前,我們聆聽了人聲獨唱、合唱、巴洛克小型器樂合奏的表現(xiàn)。下面我們來品味古典協(xié)奏曲在修道院環(huán)境中的效果,首先是莫扎特《F大調(diào)第十一鋼琴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 小廣板,這個版本用一臺現(xiàn)代鋼琴作為獨奏,樂隊縮減為弦樂四重奏,這是如今歐洲十分流行的組合,一方面比較經(jīng)濟節(jié)?。涣硪环矫?,新的室內(nèi)樂編配也帶來新鮮感。獨奏為德國鋼琴家克里斯多夫·索爾登(Christoph Soldan),由西里西亞弦樂四重奏組伴奏。鋼琴顯然得到了優(yōu)異的廳堂效果的加強,每一個音都更為通透立體,在縮減的四重奏伴奏背景下,并沒有失去平衡,四重奏在這個環(huán)境中,一點也不顯得單薄。 II. Larghetto (Live|Arr. for Piano & String Quintet) 音樂: Christoph Soldan;Silesian Chamber Soloists - Anniversary Series, Vol. 14: The Most Beautiful Concert Highlights from Maulbronn Monastery, 2014-2017 (Live) 莫扎特《F大調(diào)第十一鋼琴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 小廣板 6分49 除了巴赫之外,莫扎特的作品是馬爾布龍修道院音樂會上的熱門選擇,其編制恰當,正好能放入修道院禮拜堂的空間,莫扎特的音樂織體在這個空間環(huán)境里,也不會顯得渾濁。K&K唱片的總裁,錄音師出身的金德勒在修道院音樂會五十周年特別紀念版中寫道:“極具歷史風(fēng)味的建筑環(huán)境、優(yōu)秀的演奏家、讓聽眾能輕易地沉浸入這一獨一無二的氛圍中,而這種氛圍正是我們的錄音試圖原汁原味地捕捉下來的。” Flute Concerto No. 1 in G Major, K. 313: I. Allegro maestoso (Live) 音樂: Michael Martin Kofler;South West German Chamber Orchestra Pforzheim;Timo Handschuh - Anniversary Series, Vol. 14: The Most Beautiful Concert Highlights from Maulbronn Monastery, 2014-2017 (Live) 莫扎特《G大調(diào)第一長笛協(xié)奏曲》第一樂章 莊嚴的快板 8分55秒 / 西南德室內(nèi)樂團和長笛演奏家米夏埃爾·克夫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