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2年最后一個節(jié)氣,壬寅仲冬中氣冬至到了。 若依古六歷的周歷歷法,冬至日為歲首,民間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我們現(xiàn)在提起歲與年,印象里同是一個年度時間之意。但在古代,歲特指干支歲時歷法。上古時期的天文官觀測到木星繞太陽運行約十二年一周,其軌道與黃道相近,就將周天劃分十二等分,并以十二地支相對應(yīng),再與十個方位的星象關(guān)聯(lián),稱為歲次星紀,這就是干支歲時歷法,十二生肖、六十甲子皆緣于此。所以,中國人相互問年齡的時候,問的是“你幾歲???”而不是問“你幾年了?” 年,特指俗稱陽歷的太陽回歸年歷法,與俗稱陰歷的月球朔望月歷法。我們現(xiàn)行的公歷,是目前全球通用的太陽回歸年歷法。這些歷法基本常識,是讀懂古籍的重要基礎(chǔ),也是古代私塾啟蒙的內(nèi)容之一。 對于節(jié)氣的順序,不同的歷法,起點也不同。如果按干支歲時歷法則冬至為始;若按陰歷的春夏秋冬四時之序,則立春為始;若依現(xiàn)行公歷,即陽歷的歷法,則小寒為始。這樣一來,冬至這個節(jié)氣就很特別了,它既是一年之終,又是一歲之始。 北宋著名理學(xué)家邵雍《冬至吟》云:“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惫湃苏J為,冬至這個節(jié)氣是陰陽二氣相互消長的一陽來復(fù)之時,《漢書 · 律歷志》道:“太極元氣,函三為一。極,中也。元,始也。行于十二辰,始動于子。參之于丑,得三?!边@里的太極元氣,即形成天地人萬物的本源之氣,所以,稱“函三為一”。而這個元氣運行則通過陰陽兩儀,也可看作寒熱二氣的消長表現(xiàn)出來,冬至則是一陽初動的起點。明代方于魯、程君房墨譜中均繪有《函三為一》的墨樣,墨品的圖案則將天地人以儒釋道三位代表人物孔子、釋迦、老子來呈現(xiàn)。 本期題圖為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的明憲宗朱見深所繪《一團和氣》圖軸。畫面為一圓形的笑彌勒,細看則能看得出是由三人相擁五官借形而成。畫中御題圖贊言:“朕聞晉陶淵明乃儒門之秀,陸修靜亦隱居學(xué)道之良,而惠遠法師則釋氏之翹楚者也。法師居廬山,送客不過虎溪。一日,陶陸二人訪之,與語道合,不覺送過虎溪,因相與大笑,世傳為三笑圖,此豈非一團和氣所自邪?試揮彩筆,題識其上?!庇深}贊可知,這幅《一團和氣圖》也是一幅函三為一圖,而且形象更直觀,更生動有趣,和三家于一氣之中,這團和氣即為中華人文之生機。 明朝開國元老著名易學(xué)家劉伯溫也寫過一首《冬至》詩:“冬至微陽斡化機,閉關(guān)獨坐正相宜。白楊風(fēng)掃經(jīng)霜葉,翠柏冰凝泣露枝。日轉(zhuǎn)天南林影覺,春生地底水泉知。物華過眼成今古,愁絕看云有所思?!比赵螺嗈D(zhuǎn),光陰荏苒,在歲則為春夏秋冬,在人則是生老病死,在心則有喜怒哀樂,每到冬至之時,既是終點,又是起點,值得掩關(guān)默坐,思前想后,繼往開來。 “冬至微陽斡化機,閉關(guān)獨坐正相宜。”此刻,面對這幅《一團和氣圖》靜坐省思,“合三人以為一,達一心之無二。忘彼此之是非,藹一團之和氣。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備?!毙闹叙B(yǎng)一團和氣,啟發(fā)處世之智慧,新歲事業(yè)必然蒸蒸日上欣欣向榮。 文末跟讀者們分享一個消息:我在新聞晨報連載九年的物候日志專欄將陸續(xù)結(jié)集出版,其中,《歲時香事》作為“文化傳家系列叢書”之一,已由文匯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有興趣購買的讀者可留言與我聯(lián)系,謝謝大家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