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周更第7篇 如果你學日語或者在日企工作,想必聽說過“菠菜法則”。 “菠菜法則”其實就是:報告ほうこく、連絡(luò)れんらく、相談そうだん。所以也叫做報商聯(lián)(報告、商量、聯(lián)系)。 因為這三個詞連起來,和日文中菠菜的發(fā)音ほうれんそう一樣,所以大家喜歡戲稱為了“菠菜法則”。這個詞是1982年左右,由當時日本的山種證券(現(xiàn)在的SMBC證券)的社長山崎富治發(fā)起的。 相信每一位入職日企的新人在新人培訓階段都會被告知作為一個合格的職場人,第一要學會的就是”菠菜法則“。 工作中要隨時向上級報告、與同事分享進展;遇到問題要和相關(guān)人員盡快溝通;遇到需要做決定的事情要及時和同事以及上司交換意見,討論對策。 咋一聽,沒錯呀。說的很有道理!剛?cè)牍緯r候的我也是這么覺得的。隨時隨地向上司匯報進展,告知同事目前負責項目的推進情況,遇到問題不要自己拿主意,要去跟大家商量,要大家討論后決定。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自己和日本職場文化融合得很好,完全沒有身邊中國人朋友說的不適應(yīng)感。 但是時間長了,就發(fā)現(xiàn)不對勁了。不管事情大小,都要商量,都要一起做決定。 盡管事情的負責人是A,但他不會自己下決定一定要拉上上司B、同事C、實際操作人員D,約一個時間預(yù)約一間會議室,坐下來好好商量。 大家商量一下找一下解決辦法=我是不會決定的,你們說吧 大家看看哪一種解決辦法好=不要一個人做決定要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即便是少數(shù)人說得更有道理那也要按多數(shù)人的決定去做。 所以,最后這件事情如果定下來了,那是大家都認同的結(jié)果,我去做如果出什么問題那是大家的問題。如果這件事最后沒有定下來,那是大家討論不出來結(jié)果的問題,和我沒有關(guān)系,我的工作就是繼續(xù)催:這個事情決定了嗎?大家要不再約個時間商量商量? 商量啥?黃花菜都涼了。 我的選擇: 做一個格格不入的“外國人” 在越來越多感受到了這種不對勁以后,我慢慢改變了自己的工作方式。當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會找直屬上司報告情況,帶上我的分析和我的想法,最多的時候是讓有決定權(quán)的人來做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 有時候你會接觸到一些人,作為項目的實際處理者的他們不愿意做決定,然后把目前情況和背景一一陳述出來,然后跟上司說:你看怎么辦好。 如果說這是日本職場最常見的情況的話,那我不想成為這種常見的工作者。浪費時間就是在浪費生命,浪費的不是別人的生命,是自己。 ![]() 偶爾我會做一個有點格格不入的“外國人”,最開始的時候是借著“外國人”的這個身份,開會到一半大家已經(jīng)開始偏離主題時,我會直接說不好意思,我后面還有事如果沒有跟我這邊有關(guān)的內(nèi)容的話,我先離開了。 還有的時候A跟我說找個時間坐下來商量一下吧,我會說:現(xiàn)在,在這里就可以,說吧。 我自己在最近的一兩年時間里對于工作問題的思考越來越多,我又開始經(jīng)歷著迷茫和迷惑。同一件事情我和日本人同事會采取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向、節(jié)奏也都完全不同。 ![]() 我更注重效率和結(jié)果,拿到一個工作任務(wù)我會即刻開始拆解,找到核心關(guān)鍵點以及解決辦法然后瞄著目標開始推進,一般會在截止時間前提交,更多的時候會完成即提交,如果有想迭代的地方再提交第二版。 屬于先完成再完美的辦事方法。 ![]() 日本人同事會開始分析各個情況,開始查各種背景、資料,會對文案內(nèi)容不停推敲,基本是一開始就瞄著完美的目標去的,一般會在截止日期當天提交。 屬于完美型辦事方法。 有時候?qū)τ谖疫@個急脾氣的性格真的是還挺著急的。但我也很理解每個人的做事方式不同,這和每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性格都有關(guān)系。所以我也知道沒有對與錯一說。 ![]() 就像曾經(jīng)我一度很認同日本職場的“菠菜法則”但是現(xiàn)在卻有了不同的認識一樣。這可能也和我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職場新人有很大關(guān)系。 你呢,你覺得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