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like my whisky old and my women young”。 
威士忌的年份總是為威士忌愛好者們最津津樂道的,畢竟這是當年威士忌能從眾多烈酒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威士忌的最佳年份尚有爭議,但是年份越高價格越貴這一點卻是沒有爭議的。 
在平日里,雖然我們不大能接觸的到動輒五六十年的威士忌,但像15、18年的威士忌還是經(jīng)常能見到。 事實上,15年到18年這一年齡段算是各家威士忌酒廠的中端產(chǎn)品了,而很多朋友都有些許疑惑:18年也就比15年多熟成了3年,憑什么價格就高出那么多?這3年到底是不是智商稅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今天的這篇文章,就讓我們就來做一個對比測評! 

格蘭菲迪15年 VS 18年 Glenfiddich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品牌了,很多朋友都是從Glenfiddich 12年開始認識單一麥芽威士忌的,但是不得不說Glenfiddich 12年的味道確實是略顯寡淡,那么它的15年,18年的表現(xiàn)如何呢? ?? Glenfiddich 15年 價位: ¥400左右 使用雪莉桶,波本桶,美國橡木新桶熟成,酒精度40%。聞香: 香草,甜奶油,青草,焦糖蘋果,奶油巧克力,黃油餅干,橡木品味: 柔和易飲,香草,蜂蜜水,蘋果汁,淡淡的香料,甜奶油,橡木。結(jié)論: Glenfiddich 15年號稱使用了SOLERA系統(tǒng)熟成,但是我實在也沒有感受到太多過人之處,這款酒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成熟蘋果的味道,簡單易飲。聞香: 葡萄干,蘋果汁,黑巧克力,焦糖,起酥面包,肉桂粉。品味: 入口蘋果汁,蜂蜜水,葡萄干,甜奶油,黑巧克力的苦韻。結(jié)論: 這款酒能夠感受到比較明顯的雪莉桶風味,聞香和口感都偏淡,聞香相對豐富許多,口感單薄而寡淡,易飲度比較高。Glenfiddich18年與15年使用的橡木桶差不多,酒精度也相同,但是品質(zhì)的確要更勝一籌,18年價格也并不算十分昂貴,是個不錯的日常選擇。如果說Glenfiddich不夠高檔,咱們就來試試Dalmore。Dalmore的知名度雖然沒有Glenfiddich那么高,但是它給自己的定位應該還是奢侈品級的。Dalmore 15年在波本桶中熟成12年之后,原酒分別在Amoroso,Apostoles和Matusalem三種不同的雪莉酒桶中進行過桶,酒精度40%。被Richard Paterson稱為Dalmore酒廠風格的典范。聞香 : 焦糖,提子干,川貝母,巧克力,黃油蛋糕,橡木。品味 : 口感淡雅,山楂糕,肉桂粉,杏仁,黑巧克力,甘草。總結(jié):聞香有立體感,雖然酒香并不奔放,但是雪莉桶的風味非常明顯,口感偏淡,但是依然可以感受到優(yōu)質(zhì)雪莉桶帶來的深沉風味。Dalmore 18年前14年在波本桶中熟成,后面四年過Matusalem雪莉桶,酒精度43%。Richard Paterson認為Dalmore 18年對Dalmore酒廠的風格具有“革命性”的意義。聞香 : 焦糖,黑加侖干,煙絲,蔓越莓干,止咳糖漿,黑巧克力,核桃粉,橡木。品味 : 焦糖,黑巧克力,無花果干,中藥,煙草,酸梅粉,可可粉,丹寧,略微辛辣。總結(jié):這款18年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高端重雪莉桶威士忌的風骨,聞香和口感的復雜度很高,口感中的一點辛辣,賦予了這款酒更加深沉的氣質(zhì),唯一的問題就是還是偏淡了,可惜了大酒的骨架。雖然Dalmore 18年的品質(zhì)高于15年,但是差異并沒有價格那么大。前面兩家酒廠都是波本桶過雪莉桶,我們再來看看全程雪莉桶威士忌是怎樣的。Glendronach 15年曾經(jīng)在2015年停產(chǎn)過,2018年又復產(chǎn),新版的15年是oloroso雪梨桶熟成原酒,勾調(diào)了一定比例的PX雪莉桶,酒精度46%。聞香: 紅酒醋,葡萄干,蜜棗,布里歐修,丹寧感明顯,奶香,肉桂,丁香,熱紅酒。品味: 焦糖,葡萄干,丹寧混合橡木,黑咖啡的清苦,黑胡椒的刺激明顯。總結(jié): 新版的Glendronach15年聞香比較豐富濃郁,入口層次清晰,但是與18年相比,聞香不夠深邃,口感略顯燥烈,這款新產(chǎn)品符合他低于18年的定位。聞香: 開始是明顯的煙絲的味道,焦糖,無花果干,酸梅粉,甘草杏,布朗尼,可可粉,聞香濃郁深沉。品味: 棗花蜜,果丹皮,黑巧克力,杏仁,老式酸梅湯,意式濃縮咖啡。總結(jié): 這款酒在我的意識里是黑紫色的,深邃,濃郁,復雜而有力量。在我看來Glendronach 18年就像一把量尺,只有品質(zhì)超過它的才能稱得上高端雪莉桶威士忌。只不過現(xiàn)在Glendronach 18年的價格上漲幅度很大,個人認為還是15年更具性價比。讓我們再來看看泥煤威士忌吧。Bowmore是Islay島上常規(guī)產(chǎn)品線年份比較齊全的酒廠,咱們就從它開始。聞香:焦糖,用柴火烤干的泥塊,紅茶蛋糕,提子干,煙熏芝士,暴曬過的岸邊礁石,山核桃。品味:煙熏與焦糖混合,海鹽,烤焦的堅果,煙熏火腿,黑咖啡,大紅袍。總結(jié):Bowmore 15年的聞香比12年濃郁復雜的多,甚至有些渾濁感,雖然只是過桶,但是雪莉桶的風味很明顯,想來用的雪莉桶質(zhì)量比較高??诟兄械臒熝镀兀?/span>力量感比12年有明顯提升,焦糖搭配咸與苦帶來了非常好的層次感,回味很長,只是口感有些偏干燥。聞香:煙灰,焦糖,新鮮的貝類,濃縮葡萄汁,香橙蛋糕,布朗尼,可可粉,烘烤堅果,木質(zhì)香氣。品味:焦糖,煙熏,黑巧克力,濃縮果汁,海鹽,核桃,木質(zhì)感,丹寧,總結(jié):這款酒的聞香展現(xiàn)出相當好的層次感與復雜度,比15年更加細膩協(xié)調(diào),雪莉桶與泥煤的風味相得益彰??诟蟹浅J孢m,就像含著一塊高品質(zhì)的黑巧克力一般。力量感與平衡感俱佳,比15年有明顯的提升。Bowmore常規(guī)15年和18年又是一對理想的參照物,相似的桶型,相同的酒精度,18年再次勝出。只不過它們之間的價格差距也比較大,差了一倍的價格,就性價比方面,顯然是15年的性價比更高一些,至于他們之間的品質(zhì)差異,是否如價格差異那么大,恐怕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Laphroaig比較特殊,它在2006年前后推出了18年,代替了被老一代威士忌愛好者奉為經(jīng)典的15年。這兩款酒都是泥煤威士忌愛好者們心目中的“神酒”。那么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在哪里呢?聞香:開始是淡雅的煙熏,帶出巧克力和堅果的香氣,隨后是海水的氣息,檸檬,奶油奶酪。品味: 入口是煙熏,檸檬水果糖,海鹽,奶香濃郁,堅果,奶油巧克力,力量感充足。總結(jié):這款舊版15年的風味細膩柔美,溫文爾雅,難怪鏡陽秋老師說2008年之前裝瓶的laphroaig女性化十足。2005年laphroaig酒廠推出了這款18年取代原來的老版15年,依然是波本桶熟成,酒精度提高到48%,從此我們看到laphroaig的中端產(chǎn)品酒精度基本都是48%,我想這應該是laphroaig的最佳酒精度了。聞香 : 深沉的酒香,煙熏和消毒水的味道并不顯著,橡木,沉靜的海洋氣息,檸檬,芒果,香草和甜麥芽的香氣淡雅悠遠,最后是類似武夷巖茶的味道。品味 : 口感非常飽滿,煙熏,海鹽,檸檬糖,黃油餅干,黑橄欖,大紅袍,熏肉,橡木。總結(jié):波本桶陳年的laphroaig在風味上確實并不算豐富,但是這款老版18年表現(xiàn)出了深沉的氣質(zhì),時間賦予了他不同于年輕laphroaig的滄桑感,于是這款酒在有限的風味維度上詮釋了時間的力量。個人認為Laphroaig 老版15年與18年的品質(zhì)不相伯仲,風格一脈相承,但是風味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老版15年更優(yōu)雅,18年更飽滿。因為老版15年已經(jīng)停產(chǎn)多年,它的稀缺性導致了更高的價格,性價比來說,是18年勝出了。測評下來之后,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威士忌來說,在風味上18年肯定是比15年更加優(yōu)秀一些的,這是由各自的產(chǎn)品定位決定的。至于18年的優(yōu)秀程度是否值得我們花費更多的成本去嘗試呢?我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性價比的方面來說,很多本人喝過的15年威士忌都有著還不錯的風味,畢竟15年對于威士忌來說已經(jīng)進入中檔酒的范圍,同時他們的價位多數(shù)還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區(qū)間內(nèi),如果條件允許,是日常口糧的絕佳選擇。 其次,對于酒齡為18年的威士忌來說,由于其中高端威士忌的市場定位,本身已經(jīng)具有了奢侈品的屬性,性價比并不是這個價位的威士忌消費者特別注重的問題。有的威士忌玩家愿意為了體驗威士忌那多出幾年的桶陳時間帶來的味道,付出成倍,甚至幾倍的金錢,至于這些多出來的金錢是否值得,恐怕是一個相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畢竟每個人口袋里money的數(shù)額都不一樣)。所以,如果經(jīng)濟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我們當然去可以嘗試一些18年的威士忌,畢竟在風味上確實要更勝一籌,但如果我們只是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想要買一些威士忌作為口糧酒的話,那15年酒齡的威士忌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