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年,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征,這次西征也叫長子西征,是由諸王的長子率領(lǐng)組成,包括術(shù)赤系、察合臺系、窩闊臺系、托雷系的諸王都參加了這次西征。這次西征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決森林中的斯拉夫人,也就是解決生活在森林中的羅斯諸國的問題。 在蒙古人第一次西征時,于1222年的冬天西征大軍在克里米亞半島過冬。據(jù)說克里米亞這個詞匯就來自于蒙古語言,意思就是邊塞之地。蒙古人的第一次西征的1223年,由克里米亞北上,在今天烏克蘭的卡拉卡河之畔(中央之國的史書稱之為迦勒迦河)大敗羅斯諸國的十萬聯(lián)軍。這十萬聯(lián)軍主要是草原羅斯的軍隊,而森林中的羅斯諸國由于部隊集結(jié)尚未趕到而戰(zhàn)爭已經(jīng)打完。長子西征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解決森林中的羅斯諸國。1240年,蒙古人攻打基輔,無論是草原的羅斯諸國還是森林中的羅斯諸國都來守衛(wèi)。蒙古人憑借冬天第聶伯河冰封的氣候以及回回炮的幫助,基輔被攻陷。這次基輔之戰(zhàn),中央之國的史書稱之為乞瓦之戰(zhàn)。這一仗也徹底改變了東斯拉夫人以南邊的基輔羅斯為中心的態(tài)勢。 ? 在氣候上,基輔位于第聶伯河的中游,基輔以南為草原氣候,基輔以北為森林氣候。蒙古人攻陷基輔之后,掃蕩了森林中的羅斯諸國,因為羅斯諸國最北部的諾夫哥羅德公國是維京人最早建立的據(jù)點(diǎn),這里位于伊爾門平原,亦或稱之為沼澤皆可,氣候寒冷,蒙古人的腳步止步于此便南下向西。 當(dāng)維京人在斯拉夫人之地建立諾夫哥羅德?lián)c(diǎn)時,主要的目的不是在于征服這片土地,而是這片土地可以很好的和烏爾拉爾人展開皮毛貿(mào)易,將皮毛運(yùn)到中歐,再南下賣到南歐,也就是說這片土地的貿(mào)易屬性得到了顯現(xiàn)。隨后,維京人馬上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可以直接和遠(yuǎn)在希臘半島的拜占庭接上貿(mào)易,就是通過瓦爾代高地流出的河流以及發(fā)源于中俄羅斯丘陵的河流跨越直達(dá)黑海和里海,也就是通過第聶伯河水系、頓河水系以及伏爾加河水系達(dá)到黑海和里海。由瓦爾代高地到黑海的商路就叫做瓦希商路。 在以基輔為中心的羅斯諸國崩潰后,森林中的羅斯很快就全面倒向蒙古人。當(dāng)時弗拉基米爾大公國是北羅斯諸國的中心。很快莫斯科公國便脫穎而出,并繼承弗拉基米爾大公的稱號。1263年,年僅兩歲的丹尼爾·亞力山大羅維奇被其父封為莫斯科王公,于1276年在位,丹尼爾便是莫斯科公國的始祖。莫斯科公國就是后世俄羅斯國家的雛形。 我們知道莫斯科公國的北邊是諾夫哥羅德公國,連接波羅的海到北冰洋一帶。西邊是斯摩棱斯克地區(qū),也是公國之一。斯摩棱斯克位于第聶伯河的上游,由此可直達(dá)基輔和黑海。南部是梁贊公國,梁贊公國位于頓河的上游,可直達(dá)亞速海。 莫斯科公國位于伏爾加河的上游的支流地區(qū),即莫斯科河。北面是瓦爾代高地,西邊是中俄羅斯丘陵,可以說依山傍水,雖然瓦爾代高地和中俄羅斯丘陵普遍海拔不高,但是平均300米左右的海拔讓這片丘陵在廣闊的東歐平原上有了明顯的地域劃分。再加上寒冷的森林氣候,讓這片丘陵易守難攻。這也是莫斯科公國的地理優(yōu)勢。 在莫斯科公國向南向西向北統(tǒng)一幾大河流區(qū)域后,向東衡蕪在伏爾加河上游的下諾夫哥羅德公國被莫斯科公國吞并,自此,莫斯科公國可以憑借上游河流的優(yōu)勢擴(kuò)張。 之后位于伏爾加河中游的蒙古西征后形成的喀山汗國也被沙俄吞并,此時的莫斯科公國因取娶了末代拜占庭的公主而取得“凱撒”的稱號,稱之為沙皇,并改信東正教。 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沙皇俄國已經(jīng)逐步將蒙古西征的遺產(chǎn)收入囊中,喀山汗國、阿特拉斯汗國、諾蓋汗國、西西伯利亞汗國都相繼并入沙皇俄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