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肖永斌:新課程觀指導下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新思考

 昵稱15221501 2022-12-04 發(fā)布于湖北

此文發(fā)《中小學教育》2019年7月

新課程觀指導下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新思考 

湖北省利川市沙溪鄉(xiāng)建設小學     肖永斌     郵編:445425

摘 要:小學階段是一個培養(yǎng)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初級階段。品德與社會這一課程對于孩子身心教育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素質(zhì)教育不斷地普及,這一課程在初級教育過程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作用,極大限度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新課程觀

小學五、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這兩本書,涵蓋的知識面太廣了,學校、家庭、班級、個人、國家、歷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態(tài)環(huán)保等相關知識都有涉及。通過大半學期的教學和參加聽課、評課等一系列活動,有很多感悟和體會,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收獲頗多,現(xiàn)作如下反思。

一、摒棄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弊端,轉變教育觀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huán)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師生間的動態(tài)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標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 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教育理念的轉變,也體現(xiàn)在課前的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后的延續(xù)和知識的連續(xù)這樣一個完整過程中。課堂中的活動應是在教師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如在《幅員遼闊的祖國》這一課,我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了我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qū)的卡片,并讓他們自己拼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圖,這項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讓他們記住了各省區(qū)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愛國思想,這正是《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二、讓生活走進課堂,拓寬學生學習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材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和提煉有教育意義的素材,在學生最熟悉、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呈現(xiàn)問題,強調(diào)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xiàn)象,如在《我們的班集體》一課中,我們召開了"我的心里話"發(fā)布會,事先要求學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話,以便于活動的順利進行,目的在于提升學生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所以,"我們選擇一種什么樣的教育,就為孩子選擇了一種什么樣的生活"。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于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zhì),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了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的史實,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

三、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zhì),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zhì)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zhì),老師的素質(zhì)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yè)知識要扎實,更新,業(yè)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yǎng)、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zhì)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老師素質(zhì),必須扎扎實實地做到:

1、堅持學習。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

2、勇于反思。老師不但要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要用于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品社學科教學的規(guī)律和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zhì)教育。

3、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如:不遲到,不早退等。

四、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

逐步完善"讀、議、講、演、評"的有效教學方法,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 

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生活相結合,理論聯(lián)系實際,校園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是小學品社課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途徑。可以有組織地去校外調(diào)查、采訪、參觀、詢問,然后作匯報交流。

五、活用新教材,讓課堂教學體現(xiàn)新教育理念,靈活而高效 

  教師應該不斷地了解和鉆研教材,應該從教材出發(fā),把教學的內(nèi)容生活化,激發(fā)孩子們的參與愿望。倘若只是單一的教學生節(jié)儉,則也只是在說教和空談,這樣的話減少了教學的有效性。在課堂上利用互動式教學、實踐活動等手段使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如,節(jié)儉這一話題,若只是不斷地灌輸如何節(jié)儉,不斷地說教讓孩子們難以接受。不如把節(jié)儉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相結合,讓孩子們自己討論應該如何節(jié)儉。而教師這個時候便只是一個引導的作用,讓孩子們自己感悟浪費和節(jié)儉的差別以及正確的觀念,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讓孩子們自行管管家,管理一個星期或者幾天的生活費,了解自己的家庭收支,懂得錢的來之不易,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精打細算的好習慣。新教科書更改了過去絕對的編寫理念,當中包含的科學知識以及道德、審美觀念不再是以“告訴”這一單一方式,更多的是讓孩子們對于周遭的一切用眼睛去看、去感悟,把孩子們培養(yǎng)成學習和活動的主體。這包含了個體生活的主體和社會生活的主體,這樣的教學方式也讓孩子們樂于接受。
  而研究性學習即是一種學生在教師的輔導下,選擇部分覺得比較有意思的課題,用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進行研究和探索的教學方式。如,《做地球衛(wèi)士》一課,研究性學習的方式是首先讓孩子們根據(jù)興趣自主獨立地思考、討論制定自己的方案,再把這些方案統(tǒng)一和整理,進入實施的階段。各小組的成員們把那些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歸納和概括。通過小組的成員得出最后的結論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總而言之,通過課后反思把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加以總結,變成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這是十分珍貴的財富。在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zhì),爭取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品德與社會》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松中感到學習的快樂。使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從"教書匠"變成"教育家"。

【參考文獻】 

  [1]王亞.《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實踐活動新思考》[J].新課程學習,2011(10):100-102.
  [2]徐鶯歌.《通情動情智慧課堂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加強情感教育的探索考試周刊》,2011(9):139-140.
  [3]李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36).
  [4]劉萍.《淺談〈品德與社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整合》[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09).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