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就快亮了,我的心卻哭了,酒卻始終喝不醉,我不敢再看你,多一眼都是痛。 ——《阿果吉曲》 ![]()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充滿悲傷的曲調(diào)傳遞給我的感覺, 這是一首少數(shù)民族的歌曲,而且是一首寫給戀人的情歌。 因為各民族的特殊性,漢族歌曲的名稱很少這樣命名。 單是從歌詞來看,這確實符合失去戀人的悲傷語調(diào)。 可是了解了這背后的故事,足以讓人潸然淚下。 這是一位心碎的父親表達(dá)對逝去女兒的愛。 四川大涼山區(qū)里,一位痛苦的父親無力的用手挖著掩埋著女兒的小小土堆, 痛徹心扉的嘶喊聲響徹整個山谷。 土堆下埋葬的,是他僅僅來到世間65天不幸夭折的女兒。 旁邊站著的老婦人,雖滿含熱淚卻并未阻止。 女兒患了先天性腸梗阻,為了治病他們四處求醫(yī),行走在各大城市的邊緣。 花光了積蓄,四處負(fù)債已是艱難。 為了賺錢,他到處求工作,四處找演出。 面對醫(yī)生的冰冷話語, 無奈只得和母親帶著女兒回家。 女兒發(fā)病的時候他正在參加比賽。 女兒去世那天,他打電話給母親詢問女兒的情況, 母親為了讓他完成比賽,跟他說孩子睡著了。 但他明顯的感覺到母親的語氣不對,似在極力掩飾, 其實,孩子已經(jīng)離去多時了。 比賽過后,他匆忙搭車回到了老家, 家中冷冷清清,除了年邁的雙親,不見孩子蹤影。 他才知道,孩子已經(jīng)去了。 沒趕上送女兒最后一程,他想去看看女兒的葬處。 悲痛欲絕的他祈求母親帶他去找女兒。 雨中的他越走越近,腳步卻越沉重、蹣跚。 終于來到了那埋葬著女兒的小土堆面前, 所有的堅強和痛苦都無力的卸下了, 他再也忍不住,就像繃緊的繩索斷了, 他號啕大哭,用雙手去刨墓地的泥土。 最后癱坐在了女兒的墓地上,久久不起。 他對著上天大喊啊吧吧吧 啊古昨,哇吧吧吧 啊黑莫, 意思是乞求上天的庇佑,卻沒有得到回應(yīng)…… 這短短的65天的父女情成了他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 心傷之際,他來到了瀘沽湖邊放空心靈, 瀘沽湖的水清澈透明, 拂去了他喝醉的迷離,思念卻無處安放, 湖水裹挾著微風(fēng)洗滌他的靈魂, 清醒之際他提筆寫下了這首令無數(shù)人熱淚盈眶的《阿果吉曲》。 而阿果吉曲,就是女兒的名字。 這位父親,叫做海來阿木。 歌名:《阿果吉曲》 演唱:海來阿木 譜曲:海來阿木 編曲:趙建明 歌詞: 有個美麗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做阿果吉曲莫 她清澈的眼神,美過瀘沽湖的水 讓我流連忘返,她轉(zhuǎn)過身 她甜美的笑容似,陽光輕輕地暖著心房 她的善良溫暖著整個村莊,我想過爸爸媽媽必喜歡 冬天終究還是來了,村莊傳來憂傷的歌謠 她即將開始她的新的人生,她美麗的嫁衣 天就快亮了,我的心卻哭了 酒卻始終喝不醉,我不敢再看你 多一眼都是痛,啊吧吧吧,啊古則 哇吧吧吧,啊古則,是的,我錯過了你 可思念又何曾放過我,或許有天都來不及道別 而你注定是我的牽掛,而你注定是我的牽掛,而你注定成為我牽掛 天就快亮了,我的心卻哭了 酒卻始終喝不醉,我不敢再看你 多一眼都是痛,啊吧吧吧,啊古昨 哇吧吧吧,啊黑莫,天就快亮了 我的心卻哭了,酒卻始終喝不醉 我不敢再看你,多一眼都是痛 啊吧吧吧,啊古昨,哇吧吧吧,啊黑莫 人間至悲事,莫過于生離死別, 這是無法用淚水洗盡的悲傷。 正如海來阿木將“葬衣”比作“嫁衣”, 體現(xiàn)出對愛女的無比思念,終是不肯放過自己。 每個人都需要經(jīng)歷生離死別,才能坦然面對人生路的磨難, 即使舍不得,放不下,離不開,還得堅持走下去。 每個人的一生都何其寶貴,每一個生命的背后都會牽動他所在的家庭, 一個生命的消失對于素不相識的人而言只是一個數(shù)字, 但對于他的家人而言卻像是天塌一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