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甲狀腺腫大是以缺碘為主的代償性甲狀腺腫大;而甲狀腺機能亢進是由于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過多所致。除甲狀腺腫大外,尚伴有心悸、出汗、消瘦、手抖、情緒易激動以及眼球突出等。二者皆屬于中醫(yī)學“癭氣”的范疇。若甲亢表現(xiàn)多食消瘦者,則屬“消渴”之候;見心動過速者又屬“驚悸”、“怔忡”之證。 本病辨證,初起多實,以肝氣郁結(jié)為先,進而生痰化火,氣郁成瘀、久則可致火郁陰傷。治療應以理氣化痰軟堅為基本治法,癭腫質(zhì)硬者參以化瘀,火盛者兼予清火,火郁陰傷者又當養(yǎng)陰清火。 辨證論治: (1)痰氣郁結(jié)證。 病機:氣郁痰凝、絡(luò)氣失宣。 甲狀腺腫大覺脹、按之尚軟、不痛或觸有結(jié)節(jié)、隨情緒而增減,胸悶、干咳、聲啞、吞 咽不利、食少、惡心,舌苔薄白、或膩,脈細弦。 治法:舒肝解郁、理氣化痰。 例方:海藻玉壺湯加減。 常用藥物:海藻、昆布、煅牡蠣、海蛤粉、竹瀝半夏、香附、柴胡、枳殼、黃藥子。 痰阻咽喉加桔梗、瓜蔞皮、浙貝母、玉蝴蝶。肝郁氣滯加佛手、綠 萼梅、郁金。 痰瘀互結(jié)加桃仁、紅花、莪術(shù)。 (2)火郁陰傷證: 病機:火郁陰傷、虛陽偏亢。 甲狀腺腫大有塊,觸及有震顫感、或頸腫不顯、眼突、手抖、心慌易饑、消瘦,視物模糊、眩暈、面紅多汗、煩躁易怒、失眠。舌苔黃、舌質(zhì)紅、脈弦或者細弦數(shù)。 治法:滋陰清火、化痰軟堅。 方藥:天王補心丹、一貫煎。 常用藥物:沙參、麥冬、玄參、生地、天花粉、夏枯草、牡蠣、海藻、黃藥子、浙貝母、蒲公英、山慈菇、連翹。 肝陰虛者酌加枸杞子、制首烏。 心陰虛者酌加生地、麥冬、元參、酸棗仁、五味子、玉竹。 肝火偏盛加黃連、黃芩、丹皮、梔子。 肝風內(nèi)動加鉤藤、生牡蠣、珍珠母、天麻、制鱉甲、全蟲、僵蠶。
驗方選錄: (1)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甲亢)驗方:生地30克、玄參30克、黃連15克、地骨皮15克、白芍20克、夏枯草30克、煅牡蠣40克、黨參30克。水煎服。一天一付。 (2)治療甲狀腺功能能亢驗方: 白芍10克,烏梅10克,木瓜10克,柴胡6克,沙參10克,麥冬10克,石斛10克,白術(shù)6克,蓮肉10克,桑葉6克,黑山梔6克。水煎服,一天一付。 (3)甲亢丸:滋陰潛陽,補益氣血治療甲亢:元參、生地、麥冬、玉竹、龜板、當歸、白芍、丹皮、女貞子、旱蓮草、人參、黃芪、枸杞子、昆布、澤瀉、茯苓、夏枯草、制首烏、山藥、大棗。 (4)甲亢(癭瘤)驗方: 由于肝膽火郁,津灼為痰,處方:煅牡蠣、夏枯草、蒲公英、黃藥子、橘子核、大貝母、天葵子、銀柴胡、海藻、昆布、紫花地丁、野菊花、甘草。 (5)甲狀腺腫大,橋本氏甲狀腺炎處方:黃藥子十克,香附十克,郁金十克,煅牡蠣三十克,半枝蓮三十克,半夏十克,柴胡十克,枳殼十五克,桃仁十克,紅花六克,夏枯草三十克,皂角刺十克,三棱十克,遠志六克,陳皮十五克,山慈姑六克。水煎服。一天一付。 (6)趙姑娘,27歲,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腫大,長期服用激素甲硫咪唑,難以根治!我接診囑咐停用一切西藥。單獨用湯藥治療,取得明顯效果,有望根治。大致用藥:脈血康膠囊(水蛭)、康復新液,百令膠囊,連翹,夏枯草,元參,煅牡蠣,五味子,赤芍,牡丹皮,天花粉,制何首烏,黃連,山慈姑,半枝蓮,浙貝母,麥冬,蒲公英,玉竹,黃芩,地骨皮,因為腹瀉而加烏梅。有時用沙參。 趙姑娘同時患手汗皰疹用外洗方:地骨皮,艾葉,柏樹葉,地膚子,苦參,徐長卿,黃柏,地骨皮,龍葵。
附錄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驗方: (1)治療甲減,中醫(yī)有方!看似尋常,卻能打破常規(guī):用優(yōu)甲樂治療甲減,其實是刻舟求劍,一味的追求控制指標就像在木船上刻上標記,上岸了再去找劍,注定找不回來,所以長期服用優(yōu)甲樂的結(jié)果就是骨質(zhì)疏松或者股骨頭壞死。 中醫(yī)有一方:柴胡15克,當歸15克,炒白術(shù)20克,山藥30克,黨參30克,黃芪30克, 升麻15克,葛根15,肉桂10克,黑附子10克,熟地15克,茯苓20克,澤瀉10克,陳皮15克。水煎服,一天一付。連續(xù)服用幾個月,逐漸減少優(yōu)甲樂用量。 長期服用金匱腎氣丸也可以治愈甲減。 (2)治療甲狀腺機能減退粘液性水腫方:人參十克,桂枝十五克,黑附子十二克,炒白術(shù)十五克,益智仁十克,椒目十克,半夏十五克,薏苡仁三十克,豬苓十克,茯苓三十克,車前子二十克,冬葵子十克,澤瀉十五克。水煎服,一天一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