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記者講好故事 卜洪漩 合肥市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記者,中共黨員。畢業(yè)于中國傳媒大學,英語專業(yè)文學學士,廣播電視專業(yè)藝術碩士。先后在巢湖市電視臺新聞部、合肥市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新聞頻道擔任記者工作。 ![]() 曾獲得安徽好新聞二等獎、安徽電視新聞三等獎、安徽經濟好新聞一等獎、全國城市電視臺好新聞一等獎、合肥好新聞一等獎、合肥電視新聞一等獎; 合肥市“兩學一做”主題演講比賽一等獎等獎項。 合肥市廣播電視臺“優(yōu)秀共產黨員”。 ![]() 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為我投票 您的點贊是我的動力! 永遠的舊書店 我要講的是合肥一個小小舊書店的故事。 那是2014年的夏天,因為一組“書香城市 閱讀合肥”的主題策劃,我和同事結識了增知舊書店的主人朱傳國。他是一個很質樸的人,談話間又透著一股達觀儒雅的氣質。 1998年,愛書的老朱和妻子開起了這家舊書店,十幾年來,他起早貪黑,走街串巷上門打聽收購、從廢品站里尋寶、從舊貨集散地淘書……這份執(zhí)著,讓這間不大的舊書店,匯集了很多難得一見的舊版翻譯作品、地方文獻和文史哲專著,每當看到讀者在店內淘到一袋子書,帶著喜悅和滿足離開的時候,老朱覺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我們將書店和老朱的故事拍成了一部短紀錄片,沒想到節(jié)目播出之后,從大學教授、記者編輯到作家,無數(shù)的愛書人紛紛慕名而來,在此以書會友,一時間,老朱的舊書店成了原本僻靜的六安路上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 2015年4月,省城一位記者,也是書店的???,在微信朋友圈發(fā)了一篇“一起幫幫老朱,拯救舊書店”的帖子,短短幾句話,立即在愛書人中迅速傳播,原來,老朱兩年前就被確診患上了直腸癌。頻繁的手術、化療幾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積蓄。但是老朱不肯告訴別人自己的難處,直到病體難以支撐,書店時開時關,這患病的秘密才傳播開來。 知道這個消息后,我和同事們立即對舊書店和老朱的狀況進行了報道,并為老朱舉行了愛心義賣。采訪中,飽受病痛折磨的老朱說的一句話,我至今都記得:“一座城市,不能沒有一家舊書店。只有坐在這書店門口,我的內心才能安靜,忘掉一切煩憂”。 媒體的報道、朋友圈的熱轉引發(fā)了一場全城幫助舊書店的動人故事。許許多多素不相識的市民參與了“為增知舊書店代言,我們都是文化擺渡人”的線上線下公益活動,大家紛紛到舊書店,或是買書、或是幫忙,每一位都不僅僅是在買書,而是為了要留住這個不起眼的舊書店。 作為一名記者,我和同事一起關注老朱和他的書店,用鏡頭記錄下了這場拯救舊書店的行動,并扛起了媒體弘揚正能量的責任。2015年4月12日,我們采制的新聞《合肥小小舊書店 牽動萬千愛書人》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一貫惜時如金的《央視新聞聯(lián)播》用將近4分鐘的時間為這一凡人善舉點贊,將愛和溫暖傳遞到了更遠的地方。 《中國文化報》在頭版報道說,從這個全城拯救舊書店的故事,不僅看到了善舉,更重要的是城市中還留存著一批熱愛文化、潛心讀書的文化種子,這是書香社會的基礎和力量。《藏書報》更是呼吁,為了薪火相傳,每一座城市都要盡可能保留一個舊書店。 在一次采訪中,我們了解到,老朱有記收書筆記的習慣,他的《淘書偶記》寫滿了5個筆記本。經過眾多媒體人和文化人的鼎力幫助,大家義務分擔了書稿編校、排版等工作。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老朱的新書《最后的舊書店》出版了。2015年11月8日,大家在安徽圖書城為老朱舉行了新書簽售會。老朱很激動,他說:'我會把增知舊書店越辦越好,讓它越走越遠,讓這故紙留香的文化味,彌漫在廬州城的上空。' 一年后,老朱的第二本書《永遠的舊書店》也出版了,但不幸的是,他的生命也快走到了盡頭。當把從印刷廠取出的樣書以最快的速度捧到他面前的時候,老朱已經不能說話了。妻子給他讀了兩個章節(jié),老朱憔悴的臉上就已經掛滿了淚珠。 兩天后,老朱走了,一位搖櫓20年的文化擺渡人停下了他的船。然而,十幾天后,增知舊書店的門又開了。愛書人的淘書幸福港灣依舊堅守在城市的一角,靜靜等待著人與書的相遇。 ![]() ![]() ![]() ![]() 不久前,合肥三孝口新華書店開設了全球首家共享書店。當我們冒著酷暑趕到現(xiàn)場采訪時,走在四處彌漫的書香里,我忽然想到了增知舊書店和老朱,共享書店里絡繹不絕的讀者,不就是和增知舊書店的是同一群人,一群愛書愛知識的人嗎? 從增知舊書店到共享書店,是一種文化的接力;從老朱到無數(shù)的愛書人,是一座城市書香的弘揚。 如今,24小時閱讀空間、“不打烊”書店、街區(qū)自助圖書館——已經遍布在這座被亞馬遜中國評為“最愛閱讀”榜首的城市。 每次經過這些地方,透過玻璃窗看到靜靜讀書的那一個個背影,我常常會想起老朱在《最后的舊書店》這本書寫的題記: 一座城市不能沒有書店。我今生最幸福的事就是開了增知舊書店,我希望把它開成合肥的一座文化地標,永遠“活”下去。 ![]()
而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新聞工作者,將繼續(xù)用鏡頭、話筒記錄下這一切,見證著這個城市對文化的傳承。 供稿/合肥市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合肥市廣播電視臺 責編/汪潔 劉曉蕾 朱江 |
|
來自: 星河歲月 > 《讀書藏書,書人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