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能夠飛行的動物不是鳥類,就是昆蟲,只因為這些生物生長著一副翅膀,只有長著一副翅膀,才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在扇動翅膀的時候,可以推動空氣,在反作用力下進行飛行。 這些能夠飛行的生物,無不是在進化的過程中,盡量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并且盡量減少身體的重量,像鳥類的骨頭,不僅又硬又細,并且骨頭的中間是空心的,只占到整個體重的5%-6%左右。 可以說鳥類為了能夠飛行,在進化的過程中是煞費苦心,但是在自然界中,卻有一些物種,它們在進化的過程中,也進化出特殊的技能。 為了生存,即便沒有翅膀也能在天空中短暫的飛行,而在這其中,有飛鼠、飛蛙、飛魚和飛蜥蜴,而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就是飛蛇。
一般在大家的認知中,蛇類都是在地面上爬行,走著S形的線路,利用其腹部的鱗片蠕動,慢慢的接近目標。 但是在這個藍色的星球上,卻有這樣一種蛇,它們在進化的過程中,不同于大多數(shù)蛇類在地上爬行,而是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在天空中短暫的飛行。 飛蛇是幾種飛行蛇類的總稱,一般大家口中的飛蛇全是金花蛇屬,其下面有5個物種,這5個物種中,有兩個有爭議。 爭議的原因是不能確認是否存在,只是傳說,并沒有發(fā)現(xiàn)清晰有力的證據(jù),目前發(fā)現(xiàn)比較多的是兩種,一種就是金花蛇,而另外一種被稱為天堂金花蛇,也被稱為天堂樹蛇。 飛蛇這個獨特的品種,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雨林中,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等地方,我國東南沿海以及西南的云貴等地,都曾發(fā)現(xiàn)過飛蛇的身影。 但是遺憾的是100多年來,在我國境內采集到的飛蛇標本數(shù)量還不到10例,也從側面說明了飛蛇這個物種,雖然進化出可以短暫飛行的天賦,但是由于這個技能太逆天了,導致這個物種的數(shù)量比較稀少。 在曾經(jīng)很長時間里,人們對于蛇能夠在天空中飛行的原理,感到非常困惑,如果說其他動物雖然沒有翅膀,卻能短暫飛行的話,是因為其身體重量輕,并且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大,能夠做到這一天。 但是飛行蛇整體形狀就是一個長條形的,這就好比你往天空中扔一根麻繩,然后這根麻繩在天空中可以短暫飛行。 所以對于飛蛇能夠短暫飛行的能力,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也讓科學家們感到困惑和不解,在這些科學家中,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索查,經(jīng)過8年的跟蹤研究,最終揭開了這個謎團。 他在《自然》雜志發(fā)文章稱,這些飛蛇一般體長在1米左右,在飛行前,它們會利用其堅硬的腹部鱗片,攀爬到高處的樹枝上,然后用尾部勾住突出的樹枝,除卻勾住樹枝的尾巴,其整個身體挺直。 在做完這一切的前期工作后,接著飛蛇的尾部猛地一彈,借助這個勢能,飛蛇就離開高處的樹枝,一躍而下。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飛蛇就如同被樹上扔下的麻繩,很快掉落到地面上,但是飛蛇有絕招,正是這個絕招才讓它從樹上跳躍后,在天空中飛舞。 從樹上跳躍的一瞬間,它們會每秒收腹一次,導致整個腹部向內凹陷,就像一個倒扣“U”子形的管狀物體,這么做不僅增加了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而且起到一個降落傘的效果。 在空中滑翔的這段時間里,它們的身體盡量保持與地面平行,并且會呈現(xiàn)S性,在天空中不停的蠕動,就像在空中游泳一樣。 并且在滑翔過程中,利用身體的擺動,它們還能在空中改變方向,做出90°的轉彎,并且最遠的距離可以在空中“航行”100多米。 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奇妙,一條蛇,在進化的過程中,也能滿足空氣動力學原理,在空中巧妙地滑翔。 |
|
來自: 檸檬豬nyzbh9re >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