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武門 公元568年,劉文靜出生于陜西省武功縣。 他出身彭城劉氏,史載是漢高祖劉邦的后人。 ![]() 漢高祖劉邦 劉文靜身材魁梧,相貌英俊,才干突出,極富權(quán)謀。 隋朝末年,劉文靜擔(dān)任晉陽縣令。 晉陽就是今山西省太原市。 ![]() 晉陽古城 二、裴寂 當(dāng)時,裴寂官拜晉陽宮監(jiān),管理晉陽行宮。 劉文靜、裴寂結(jié)為好友。 一日,兩人聊天。 ![]() 裴寂 裴寂說道:“我們兩個官小職卑,如今天下大亂,我們怎樣才能在亂世中建功立業(yè)呢?” 劉文靜笑道:“亂世,對于我們這樣有才能的人來說,何嘗不是一個機(jī)會?我們又何愁不能富貴?不能建功立業(yè)呢?” ![]() 劉文靜 三、李淵 公元617年,楊廣任命李淵為太原留守。 李淵帶著家人,來到了太原。 裴寂和李淵有舊交,便和劉文靜一起,經(jīng)常到李淵家中飲宴。 ![]() 李淵 當(dāng)時,天下有識之士都知道隋朝必亡。 劉文靜、裴寂便鼓動李淵起兵反隋。 四、左膀右臂 五月,劉文靜協(xié)助李淵設(shè)計誅殺了王威、高君雅。 這兩人是隋煬帝楊廣派來監(jiān)視李淵的官員。 ![]() 劉文靜 七月,李淵率軍三萬太原誓師,正式起兵反隋。 裴寂將晉陽宮中九萬斛糧食、五萬段布匹、四十萬副甲胄全都捐做軍用。 裴寂、劉文靜因功,成為李淵最信賴的左膀右臂。 ![]() 李淵 五、出使突厥 李淵決定率軍攻打關(guān)中,又擔(dān)心突厥進(jìn)犯太原,于是,命劉文靜出使突厥。 劉文靜面見突厥始畢可汗道:“唐國公希望和可汗一起進(jìn)軍關(guān)中,到時土地、百姓歸唐國公,財帛、金寶歸可汗。” 聽聞有利可圖,始畢可汗欣然應(yīng)諾,派出兩千士卒同行的同時,還贈予李淵一千匹戰(zhàn)馬。 ![]() 可汗 最終,突厥不但沒有成為李淵的后患,反而成為李淵的幫手。 李淵為此盛贊了劉文靜。 之后,劉文靜又率軍擊敗了隋朝大將桑顯和、俘獲了隋長安留守屈突通。 ![]() 屈突通 六、官拜宰相 公元618年5月,李淵在長安登基稱帝,建立唐朝。 李建成被立為太子,李世民封秦王,李元吉封齊王。 ![]() 太子李建成 ![]() 李世民 ![]() 李元吉 裴寂、劉文靜同時官拜宰相。 作為太原元謀功臣,李淵還賜予裴寂、劉文靜“恕二死”的特權(quán)。 七、淺水原之戰(zhàn) 六月,西秦霸王薛舉率軍進(jìn)犯。 ![]() 薛舉 李淵命李世民、劉文靜率軍征討。 結(jié)果,李世民突發(fā)瘧疾,劉文靜率軍和薛舉軍決戰(zhàn)于淺水原,遭遇慘敗。 事后,劉文靜被削職罷官。 有史書記載:淺水原之戰(zhàn),是李世民親自指揮的,劉文靜是替李世民承擔(dān)了罪責(zé)。 ![]() 淺水原之戰(zhàn) 八、勢同水火 之后,劉文靜跟隨李世民南征北討,屢立戰(zhàn)功,重新升任民部尚書,位居宰相裴寂之下。 劉文靜認(rèn)為自己的才能遠(yuǎn)在裴寂之上,又屢建軍功,卻位居裴寂之下,因此心中不平,常常和裴寂敵對。 劉文靜、裴寂從好友迅速轉(zhuǎn)變?yōu)閯萃鸬某饠场?/span> ![]() 劉武周 公元619年,劉武周率軍進(jìn)犯太原。 裴寂主動請纓,率軍征討,結(jié)果遭遇慘敗,山西臨汾以東的土地全部丟失。 裴寂上表請罪。 李淵不但沒有罷免他宰相之位,反而對他更加寵信。 ![]() 李淵 九、告發(fā) 劉文靜為此憤憤不平。 同樣官拜宰相, 憑什么自己兵敗,就要被削職罷官? 憑什么裴寂兵敗,反而更受寵信? ![]() 劉文靜 一日,劉文靜和弟弟劉文起一起在家中喝酒。 喝醉后,劉文靜痛罵裴寂,并用刀劈柱子道:“總有一天,我要?dú)⒘伺峒?!?/span> 劉文靜的小妾將之告發(fā),誣之謀反。 十、審訊 李淵命裴寂、蕭禹審訊劉文靜。 ![]() 蕭禹 蕭禹認(rèn)為劉文靜雖然對裴寂不滿,但是對于大唐還是忠心耿耿的。 李世民也上表力保劉文靜道:“太原起兵時,劉文靜是最早建議陛下起兵反隋的,裴寂是在劉文靜謀劃周全后,才有這個想法的。大唐建立后,劉文靜屢立戰(zhàn)功,卻和裴寂官爵相差日益懸殊,他心中對裴寂有不滿,但絕無謀反之心。” ![]() 李世民 李淵面露猶豫。 裴寂對李淵說道:“劉文靜的才能、謀略確實(shí)是在眾人之上,但生性陰險刻薄,有仇必報,他對朝廷的不滿,顯露出來。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勁敵,一旦赦免劉文靜,必成大患。” 于是,李淵聽從裴寂的建議,將劉文靜處斬。 ![]() 裴寂 十一、冤殺 劉文靜被處斬,是十分冤枉的。 畢竟酒后失言,痛罵裴寂,并不是十分嚴(yán)重的過錯,更何況劉文靜還有李淵賜予的“恕二死”的特權(quán)。 ![]() 免死金牌 而實(shí)際上并不是這樣的。 劉文靜被冤殺,表面上是劉文靜和裴寂之間矛盾激化的結(jié)果,實(shí)則是李淵和李世民之間矛盾的體現(xiàn)。 十二、李世民 ![]() 李世民 當(dāng)初,李淵擔(dān)任太原留守時,裴寂和劉文靜前往李淵家中飲宴。 裴寂認(rèn)為性格隱忍持重的李淵,是天子的最佳人選。 而劉文靜卻相中了李淵的次子——李世民。 劉文靜對裴寂說道:“李世民非常人也,性格豁達(dá)猶如漢高祖劉邦,英明神武猶如魏武帝曹操,雖年少,卻是天縱英主?!?/span> ![]() 李世民 十三、首席謀士 李淵將裴寂作為自己的首席謀士,曾對裴寂說:“朕能取得天下,全賴裴卿之功。” 李世民也將劉文靜作為自己的首席謀士,凡事和劉文靜商量,每次出征,也必讓劉文靜隨行,為他出謀劃策。 ![]() 李世民 因此,當(dāng)李淵和李世民利益一致時,如推翻隋朝,建立唐朝時,裴寂和劉文靜就會齊心協(xié)力,共謀大事。 而當(dāng)李淵和李世民利益不一致時,如大唐建國后,李淵扶持太子李建成,打壓李世民時,裴寂、劉文靜就彼此敵對,勢同水火。 十四、背后原因 知道背后原因,才知道劉文靜被冤殺,其實(shí)是一種必然。 ![]() 劉文靜 李淵冤殺劉文靜,就是通過斬斷李世民最重要的臂膀,讓李世民放棄爭奪太子之位,安心做個親王。 冤殺劉文靜,這是李淵對李世民的一次嚴(yán)重警告,也是對太子李建成的保護(hù)和支持。 冤殺劉文靜,李淵和裴寂完全站在了太子李建成身邊。 冤殺劉文靜,讓李淵和李世民這對父子之間,產(chǎn)生了無法彌合的裂痕,隨著大唐掃滅群雄,統(tǒng)一天下,李世民表現(xiàn)得越來越優(yōu)秀,越來越難以壓制,這道裂痕演變成了一個可怕的深淵,使得李淵李世民這對父子之間的親情徹底斷裂,最終釀成了玄武門之變這出人間慘劇。 冤殺劉文靜,讓李世民深深地明白了:他要想做太子,不僅要將李建成視為對手,而且還要將李淵視為對手。 ![]() 玄武門 十五、玄武門之變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在玄武門誅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同時,命人封鎖了皇宮,切斷了李淵和外界的聯(lián)系。 直到李世民帶來了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級,李淵才知道玄武門之變的發(fā)生。 之后,李淵便一直被李世民囚禁于皇宮。 ![]() 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登基稱帝后,宰相裴寂立即向李世民提出辭職。 出于朝局穩(wěn)定的需要,李世民極力挽留。 十六、憂憤而亡 ![]() 玄武門之變 公元629年,李世民為劉文靜洗刷冤屈,追授官爵。 同年,裴寂被罷免,被李世民攆出長安。 裴寂上表希望留居長安。 ![]() 李世民 李世民勃然大怒道:“以你的功勞和才能,都不足以擔(dān)任宰相。只是因為我父親的寵信,你才高居宰相之位。你做了那么多錯事,朕都不追究你的罪責(zé)。不對你施以極刑,已經(jīng)是念及舊情了。讓你離開長安,你還有什么不滿的?” 不久,李世民又下詔將裴寂流放到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 最終,裴寂憂憤而亡。 ![]() 裴寂 十七、扼腕嘆息 裴寂和劉文靜一起經(jīng)歷了五個階段:同甘共苦、同心協(xié)力、同床異夢、同室操戈、同歸于盡。 ![]() 玄武門之變 遙想當(dāng)年兩人結(jié)為好友,笑談天下,是多么和睦! 遙想當(dāng)年兩人輔佐李淵,成就帝業(yè),是多么默契! 遙想當(dāng)年兩人反目成仇,勢同水火,是多么迅速! 如今兩人,一個被處斬,身首異處;一個被貶斥,憂憤而亡,又是多么讓人扼腕嘆息?。?/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