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脾胃與治肝膽相結合 脾胃為人體氣機升降之樞紐,脾胃升降正常方能受納、腐熟、運化水谷,傳糟粕于體外。張錫純根據(jù)《素問·六微旨大論》中所說“升降息則氣立孤?!?。創(chuàng)制了升降湯,以調其中氣,使之和平。所謂調中氣者,即升降脾胃之氣也。方中用野黨參、生黃芪、白術健中理脾,廣陳皮、川厚樸、生雞內金、生姜和中健胃,知母反佐川芎舒肝以助脾升,白芍斂陰以助胃降,桂枝具有“善和脾胃,使脾氣之陷者上升,胃氣之逆者下降”的雙向作用,此實為升降并用之良方。 另張氏引黃坤載之言:“肝氣宜升,膽氣宜降,然非脾氣之上行,則肝氣不升,非胃氣之下行,則膽氣不降……由斯觀之,欲治肝者,原當升降脾胃,培養(yǎng)中宮,俾中宮氣化敦厚,以聽肝木之自理,即有時少用理肝之藥,亦不過為調理劑中輔佐之品?!标U明了他將理脾胃與治肝膽相結合,升脾者亦補肝氣,降胃者亦疏膽氣的獨特觀點。 綜上所述,張錫純尊崇經典,博采眾長,治療疾病獨重脾胃,并秉承東垣、葉天士脾胃思想之精髓,對中醫(yī)脾胃學說有獨特的理論見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于后世醫(yī)家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值得認真研討。 |
|
來自: 杏林夜話圖書館 > 《養(yǎng)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