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060字,閱讀需5分鐘—— ![]() 中國建筑的外觀有著極為明顯的特征,建筑屋頂是我國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流暢、曲線和飛檐。作為設(shè)計師的我們要熟記于心,即使作為普通人,也應(yīng)該了解一下,畢竟建筑作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無時無刻都伴隨著我們,下面我就以白話的形式解說屋頂形式。 本次我按照常見與否分為常見形式與小眾形式,常見形式有:硬山、懸山、歇山、廡殿、攢尖、卷棚頂、盝頂、平頂;小眾形式有:十字脊、盔頂、、穹窿頂、圓券頂、萬字頂、扇面頂、單面頂。 ![]() 常見形式 (1)硬山,硬山形式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構(gòu)成,只有前后兩面坡,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樸素,屋頂在山墻墻頭處與山墻平齊,無伸出部分,這種屋頂形式一般多出現(xiàn)在北方民居建筑中,皇家及廟宇較高等級建筑中幾乎沒有。 ![]() 硬山頂圖解 ![]() 硬山頂 (2)懸山,懸山和硬山屋頂很相似,唯一不同之處在于懸山屋頂在山墻處不像硬山那樣與山墻平齊,而是伸出山墻一部分。 ![]() 懸山頂圖解 ![]() 懸山頂 (3)歇山,歇山的等級就高了起來,僅次于廡殿頂,歇山你可以認為它上半部分就是懸山,下半部分像是廡殿一部分,它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組成,故稱九脊殿;歇山頂常用于宮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園林中,分為單檐和重檐形式。 ![]() 歇山頂圖解 ![]() 單檐歇山頂 ![]() 重檐歇山頂 (4)廡殿,廡殿的等級要高于歇山,它是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組成,四面都是曲面,又稱四阿頂,廡殿也分為單檐和重檐形式,重檐歇山頂是我國古代建筑中等級最高的建筑形式,是皇權(quán)的象征,一般用于皇宮,廟宇中最主要的大殿。 ![]() 廡殿頂圖解 ![]() 重檐廡殿頂 (5)攢尖,攢尖沒有正脊只有垂脊,垂脊一般多為雙數(shù),單數(shù)的較少,攢尖一般多用于亭臺樓閣等,建筑平面多為多邊形及圓形。 ![]() 攢尖頂圖解 ![]() 攢尖頂亭子 ![]() 攢尖頂建筑 (6)卷棚頂,也稱為元寶脊,前后屋面在相交出形成弧面形式,多用于園林建筑中,宮殿中,太監(jiān)及傭人等住房多為卷棚頂。 ![]() 卷棚頂圖解 ![]() 卷棚頂 (7)盝頂,盝[lù]頂上半部分由四個正脊圍成平頂,下半部分像是廡殿一部分,現(xiàn)在仿古建筑中這種頂較多應(yīng)用。 ![]() 盝頂建筑 ![]() 盝頂建筑 (8)平頂,簡單來說,平頂就是屋頂是平的,這種建筑在現(xiàn)在民居中也很常見,多出現(xiàn)于干旱少雨的地區(qū)。 ![]() 平頂圖解 ![]() 平頂民居 ![]() (1)十字脊,十字脊可以看成是兩個歇山頂十字相交。 ![]() 十字脊圖解 ![]() 北京城十字脊角樓 (2)盔頂,從字面看就很形象,像古代士兵所佩戴的頭盔一樣??斣谖覈糯ㄖ胁欢嘁?,比較典型的要數(shù)岳陽樓。 ![]() 盔頂建筑 ![]() 岳陽樓 (3)穹窿頂,又稱“圓頂”,外形多為多邊形或圓形,典型建筑如伊斯蘭清真寺的天方,我國蒙古包等圓頂建筑也屬于穹窿頂。 ![]() 穹窿頂圖解 ![]() 穹窿頂 ![]() 蒙古包 (4)圓券頂,又稱“拱頂”,用磚或者土坯砌筑成的半圓形拱頂房頂,或是兩間,或是多間相連,多分布在山西一帶。 ![]() 圓券頂 (5)萬字頂,“卍”字紋是我國古代裝飾中常見的一種紋樣,“卍”字讀“萬”,寓意“萬事如意”“萬壽無疆”,建筑屋頂也用“卍”字樣,即為萬字頂。 ![]() 萬字頂 (6)扇面頂,扇面頂字如其意,像扇面一樣的頂。 ![]() 扇面頂圖解 ![]() 扇面頂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