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腎氣湯 中醫(yī)方劑 加減腎氣湯,中醫(yī)方劑名。出自《雜病證治新義》。具有溫補腎陽,強壯腰脊之功效。主治腎陽衰微,腰部綿綿作痛。 出處 《雜病證治新義》 功用 溫補腎陽,強壯腰脊 主治 腎陽衰微,腰部綿綿作痛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附注TA說 組成 熟地,山萸,山藥,茯苓,丹皮,澤瀉,肉桂,熟附片,杜仲,破故紙,胡桃肉。 用 水煎服。 功用 溫補腎陽,強壯腰脊。 主治 腎陽衰微,腰部綿綿作痛。 方義 本方是由善治虛勞腰痛之《金匱》腎氣丸加味而成。方以腎氣丸(熟地、山茱萸、山藥、茯苓、澤瀉、丹皮、熟附片、肉桂)溫補腎陽,加杜仲、破故紙、胡桃肉補腎壯陽,強健筋骨。較之腎氣丸補腎壯骨之力更勝。 附注 附方1腎氣丸 組成 干地黃八兩(24g),薯蕷(即山藥)四兩(12g),山茱萸四兩(12g),澤瀉三兩(9g),茯苓三兩(9g),牡丹皮三兩(9g),桂枝、附子(炮)各一兩(3g)。 功用 溫補腎陽。 主治 腎陽不足,腰痛腳軟,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質(zhì)淡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咳喘、水腫腳氣、消渴、轉(zhuǎn)胞、久泄、陰疽等屬腎中陽氣虛衰者。 出處 《金匱要略》卷下 附方2 加減腎氣湯 組成 大熟地(縮砂仁四分拌),丹皮,懷牛膝,懷山藥,帶皮苓,車前子,陳萸肉,澤瀉,地枯髏。 主治 寒水侮脾,水腫脹滿,以分利不應(yīng),且又見喘,脈形濡緩者。 |
|
來自: 新用戶7157olZa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