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太74歲生日的時候,大兒子和姐姐弟弟打了起來,大兒媳被二姐甩了一個耳光,二兒子被大兒子踹了一腳。 “你怨我們伺候不好你,你覺得誰會伺候你就找誰去,以后我們不管了!” 大兒子對著李老太喊了一嗓子,拽著媳婦摔門而去,完全不顧李老太坐在地上哭天喊地的折騰…… 李老太叫李玉蓮,她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 年輕時的李老太長得漂亮,是個標(biāo)準(zhǔn)的大美女,可是婚姻卻不如意。 她是由父母做主嫁給丈夫王振清的。王振清個子不高,瘦小枯干的,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他有個會木工的手藝。 父親當(dāng)年也是看中了這一點(diǎn),再加上王振清出了名的好脾氣。 知女莫如父,他知道自己的女兒脾氣暴躁,尤其是嘴不饒人,如果找個脾氣不好的男人,一天揍三頓也不會黑天。 李老太反抗過,不過被父親以斷絕關(guān)系相要脅還是妥協(xié)了。 她把所有的怨氣都撒到了自家男人身上,結(jié)婚后三天兩頭找碴吵架。 可無論她再怎么鬧騰,王振清就是不接招,想聽了,聽幾句,不想聽了,拿著鋤頭鐮刀上了山。 或者是接些木匠活住在外面,三天五天不回來。 李老太每次找碴慪氣,都像打在棉花團(tuán)上,既無奈又憋屈。 吵吵鬧鬧中,他們先后生了4個孩子,兩女兩男。 按說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還不得一樣疼?可李老太不這么想,4個孩子,她喜歡三個,惟獨(dú)大兒子,從一落地就不喜歡。 因為大兒子模樣像極了丈夫。 孩子們長大了,李老太依然不喜歡大兒子,因為4個孩子,只有大兒子沒出息。 大女兒嫁了個當(dāng)兵的,隨軍去了外地成了半個公家人,二女兒上了中專,分配到了縣中學(xué)教書,小兒子投奔姐夫當(dāng)了兵,娶了個官家女。 只有大兒子,繼承了他爹的模樣,也繼承了他爹的手藝,成了一個莊戶木匠,留在了農(nóng)村里。 每年生日節(jié)假,城里的那幾個回來,哪個不是大包小包往家拎?再看老大和他媳婦,也就知道逮只雞割塊肉,都是上不了席面的東西。 本來,李老太也想去城里享福,可奈何王老頭死活不樂意去,說什么葉落歸根,說什么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老頭不去,兒女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不能把老倆口分開。 為此,李老太埋怨了老伴一輩子,直到七年前王老頭去世后的葬禮上,她還罵了他好一頓,說他耽誤自己享福了。 只是,三個兒女,誰也沒提再讓她跟著去城里享福的話。 鄰居有多事的,偷偷問大兒媳:“你姑姐小叔的,沒提接你婆婆去住???” 大兒媳為人實在,說話也實在:“就我婆婆這脾氣,去誰家都想當(dāng)家作主,時間長了這誰能受得了啊……” 鄰居竊喜。 李老太就一直呆在家里,跟著大兒子過。 那幾個姐弟想著,老人跟著大兒子過,他們給一部分生活費(fèi),也算是自己盡一份孝心。 可李老太不讓,說大兒子種了她那份地,管她生活是應(yīng)該的。 她依然從心底瞧不起大兒子兩口子,整天指桑罵槐地給他們臉色看。 大兒子勸媳婦,別跟老人計較,她說什么只當(dāng)沒聽見就好了。 誰知道,李老太越來越過份,有了智能機(jī)以后,二女兒把她不用的一部手機(jī)送給了她,并教她學(xué)會了視頻。 在家里稍不順心,就從視頻里給幾個兒女訴苦,說大兒子和兒媳的不是。 起初幾個兒女不信,擱不住十次視頻她有九次告狀,慢慢地他們也犯起了嘀咕。 那幾天李老太摔了一跤,掙著筋了,她便哭著說是兒媳婦不給做飯吃,都快要餓死她了。 恰巧李老太74歲生日也到了,他們便約好了一起回家,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大兒子兩個人早早地準(zhǔn)備好了一大桌子飯菜,因著老太太腿腳不好,還專門給她準(zhǔn)備了一把高椅子,墊著一層厚厚的墊子。 吃飯時,老太太專門去挑大魚大肉,大兒媳忍不住說讓她少吃點(diǎn)。 老太太戲精上身,立馬抹起了眼淚:“人老了干啥呀,吃點(diǎn)東西都遭埋汰,老頭子哎,你快來把我?guī)ё邌h……” 大兒媳一愣,還沒反應(yīng)過來,二姑姐的巴掌已經(jīng)招呼到了臉上: “我娘還沒吃到你掙的呢,你就這么對待她! 有你這么給人當(dāng)兒女的么?” 大兒子看到自己媳婦挨了打,就要向前討個說法,卻被二弟扯住了胳膊: “咱娘一直說你們倆口子不待見她,舍不得給吃舍不得給喝的,我和咱姐還不信。 如今親眼看見了,你還有什么可說的?信不信我連你一起打,就打你個不孝順!” 老大聽了,掙了幾下沒掙脫,反身一腳踹到了老二的小腿肚上: “我不孝順,我不孝順我伺候了咱娘六七年,我不孝順,我不孝順這些年爹娘的醫(yī)保社保都是我給交! 你怨我們伺候不好你,你覺得誰會伺候你就找誰去,以后我們不管了!” 大兒子轉(zhuǎn)頭對著李老太喊了一嗓子,拽起媳婦摔門而去。 只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覷,外加李老太哭天嚎地的呼喊聲…… 后記: ?后來,因為李老太的贍養(yǎng)問題,二兒子去找了村主任,說明來意后,村主任差點(diǎn)氣樂了: “你母親什么脾性,相信你比我們都清楚。要是說你哥你嫂不孝順,問問村里人誰會信? 你說你嫂子不讓你母親吃大魚大肉,這個我知道,今年村里老人免費(fèi)體檢,你母親血壓血脂都高,我還專門囑咐你哥了一聲……” 老二知道,自己錯怪了哥嫂。 姐弟三人去給老大道歉,老大明確表示不用,母親以后四家輪流養(yǎng),一家三月也行半年也可。 只是,李老太去了二兒子家呆了一個月,老二兩口子差點(diǎn)離了婚。 只好讓兩個姐姐提前接了去。 大兒媳說,只要李老太自己想回來,她不攔著。但她不會主動去接: “嘴上的孝順誰也會,我就想讓他們也試試和老人在一起是什么滋味! 省得他們整天站著說話不腰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