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創(chuàng)業(yè)不走尋常路,他的致富寶典不能見光??恐翡J的商業(yè)嗅覺,他賺到了別人賺不到的錢,一年營業(yè)額就達到了1000多萬元。這種見不得光的植物究竟是什么? 這個正在夜色下忙活的男人叫王勝輝,是定州人,他的工作只能在晚上進行。為了防止這些植物見光,他建造了一個無光的生長環(huán)境。這些植物要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下待夠22天,才可以采摘,而采摘后的植物也要避免與陽光的接觸,然而就是靠著這種植物,王勝輝一年狂賺1000多萬元。 原來這種植物就是蒜黃,它如果接觸到光線,就會長成蒜苗,所以只有避光生長。1斤的大蒜就能長出3公斤的蒜黃,所以蒜黃更受種植戶們的喜愛。 王勝輝的家鄉(xiāng)家家戶戶都以種蒜黃為生,所以自打懂事起,他就靠拉大蒜維持生計。他本以為自己的生活會一直平靜如水,然而就在2008年,一個機遇改變了他的命運。 同村的一個人想要和他一起合伙做蒜黃生意,那人提出只要王勝輝能把蒜黃在武漢的市場打開,那人就將蒜黃的利潤分他一半,在金錢的誘惑下,王勝輝同意了。 王勝輝拉著20噸的蒜黃去到了武漢市白沙洲最大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大市場,他覺得只要能打開這里的市場,那么以后就不會愁銷路。 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推銷蒜黃比種植蒜黃更難,王勝輝在農(nóng)貿(mào)市場轉悠了好幾天,沒有一點收獲,看著鄉(xiāng)親們辛苦種的蒜黃天天被倒掉,他心急如焚。 這時王勝輝注意到市場上蒜黃最大的經(jīng)銷商涂春華,他想著要是能與涂春華搭上線,那這問題不就解決了嗎?但涂春華他有自己固定的貨源,所以去王勝輝那里拿貨拿得就很少。 于是王勝輝決定上門拜訪涂春華,讓他看到自己的誠意,但結果都以失敗告終。不過王勝輝沒有放棄,他靠著經(jīng)驗積累的三串數(shù)據(jù),能準確預測蒜黃市場價格的波動,這讓涂春華刮目相看,也讓涂春華主動和他達成了合作關系。 蒜黃的市場打開了,但2011年又出現(xiàn)了一個新問題,有一次一個經(jīng)銷商表示,如果王勝輝的蒜黃質量再提升不上來,就會和他終止合作,這讓王勝輝犯起了嘀咕,蒜黃哪里出問題呢? 原來王勝輝收購蒜黃的時候是按照長度定價的,于是種植戶們?yōu)榱硕噘嶅X,就把蒜黃的采收期延后了好幾天。然而正常采收的蒜黃可以存放8天,而超期的蒜黃放一天恐怕都會出問題。 為了穩(wěn)住客戶的心,王勝輝立馬去了唐山,重新收購蒜黃補發(fā)給客戶,然而就是這次唐山之行,讓王勝輝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原來唐山種植蒜黃采用的是現(xiàn)代保溫大棚,種出來的蒜黃不僅產(chǎn)量高還質量好,而定州這邊一直都是老式的土棚,這讓王勝輝產(chǎn)生了危機感,如果不馬上進行變革,蒜黃的市場很快就會被唐山霸占。 回到定州后,王勝輝拿出自己四十多萬元的積蓄,與兩個人合伙湊了100萬,承包了8畝地,建起了25個大棚種蒜黃,因為有了之前的教訓,王勝輝這次嚴抓質量問題,所以只用了45天,他就賺了70多萬元。 然而賺大錢的路并沒有維持太久,在2013年的時候,因為王勝輝種的韭黃比正常的韭黃矮,產(chǎn)量又少,這讓王勝輝很是擔心,他開始全國各地尋找答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蒜黃長不大的原因找到了。 原來先把大蒜培育成發(fā)芽,再種到棚里就會錯過黃金生長期,不僅拉長了生長周期還導致了質量下降。但經(jīng)過改良后,王勝輝的蒜黃一年就售出了200萬。 就在王勝輝生意越做越紅火的時候,一次在和黃峰林的洽談中,讓他的財富版塊又擴大了一塊。黃峰林告訴他,每年他所花費的運輸費都可以再開一項業(yè)務了,為什么不考慮在當?shù)刂棉k公司呢?王勝輝聽了后覺得他說的在理,于是他立刻就開始尋找解決辦法。 王勝輝想在武漢直接建立蒜黃培育基地,只不過武漢僅有兩個月達到了蒜黃的種植標準。但王勝輝沒被打倒,他不僅要在武漢種蒜黃,還要種植反季節(jié)蒜黃。 一個外地人想要在武漢立足地談何容易,于是他就想和黃峰林合作一起吃下這塊蛋糕。他怕黃峰林不答應,于是提出賺的第一年的利潤都給黃峰林,如果賠了自己給黃峰林出錢。黃峰林被王勝輝的誠心打動,兩人開始了合伙。 因為王勝輝對種植蒜黃經(jīng)驗豐富,又對溫度的把控到位,所以在他的嚴格把控下,種下大蒜的兩個月后,蒜黃就長出來了,而且蒜黃的質量還很好,即使運到市場上依舊很新鮮。 王勝輝的蒜黃一上市就收獲了消費者的喜愛,而且他還將韭黃做了分類,把定州的蒜黃售出中高端人群,武漢種植的蒜黃按照精品售出,滿足了各級消費者的需求,蒜黃一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000萬。 王勝輝用自己的成功為后人提供了借鑒經(jīng)驗,他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變革,成功于他來說只是時間問題。 看了王勝輝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