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品黃荷花古詩六首:開向秋江誰比貌,騷人何用更餐英
荷花原產(chǎn)我國,這種水澤植物是最古老的被子植物,經(jīng)歷了地球數(shù)次災(zāi)難,頑強(qiáng)在我國的水澤地帶存活。正是因為是古老的遺存,所以在人工種植和干擾之前,在廣大的水澤地域,往往荷花都非常類似,比如一個區(qū)域是粉色的荷花,那么數(shù)十里甚至數(shù)百里都是同類型的荷花。它們可以追溯到同一個母本。
荷花靠蓮子和藕根繁殖,所以當(dāng)一個區(qū)域荷花盛開時,有一種花朵類似的壯觀,象征家族的繁茂。所以古詩有,同心蓮的稱謂,這種同心蓮,是廣義的,是指的荷花產(chǎn)自一個家族,同根,花開近似,宛如兄弟姐妹家族同心。古代看中人口的增殖和延續(xù)。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代表家族繁榮蔭蔽。所謂開枝散葉,連綿不斷,最形象的是荷花。
那么談這么多,是來談黃荷花的珍貴和稀少。

由于荷花生長的穩(wěn)定性,一片荷花,大約需要十萬年或者幾十萬年,才能逐漸產(chǎn)生適合在某一區(qū)域生長的顏色。
比如唐朝白居易在長安和家鄉(xiāng),往往看到的紅色或者粉紅粉紫的荷花多。他40多歲從京城貶謫江西九江做地方官,在廬山,發(fā)現(xiàn)這里的寺廟種植的是純色的白荷花,深感驚訝。但是從荷花的植物特性,也能夠理解。這是原始荷花在九江水澤經(jīng)過長期演化,形成的品種。白色的荷花更香,想必是荷花為了適應(yīng)這里山地氣候,形成的。所以他很想將白荷花移植到長安。但是當(dāng)時長安的審美,流行紫色和紅色,也就是各地的荷花品種,紫色紅色的荷花早已經(jīng)落戶京城。
十年之后,白居易到杭州和揚州,再次看到這里的野生的白荷花,這種白荷花比九江還好看。那么這里的白色荷花來源于哪里呢?從地理上看,來源于福建。那是上古荷花的另外一處遺存。
晚年白居易致力花卉的推廣種植,將江南的白荷花引進(jìn)長安。
那么白荷花和黃荷花有什么聯(lián)系呢?
唐朝一定在某個地方,有黃的荷花。只是這種荷花由于交通和審美,沒有太多人知道。
而且通常黃色的花朵,都有著秋天開的習(xí)慣,耐寒,吸收秋天太陽的光,可以約略知道,這種荷花生長在高緯度的山林水澤,有人肯定見過,但是白居易沒有見過。白居易是園林專家,但是他不是徐霞客那樣的旅游人士,白居易在于到一個地方,盡力研究當(dāng)?shù)氐幕ɑ?,所以黃荷花和白居易沒有緣分。
到了宋朝,宋朝和唐朝在花卉種植和欣賞上有兩點不同,一種主流最高檔的審美,不是紅色紫色,而是象征帝王和富貴的黃色,金色,二是花卉有著巨大的文化市場,宋朝人流行四季種植簪戴欣賞不同的花卉,這些需求無疑推動了花卉新品種的發(fā)現(xiàn)和人工栽培。
舉幾個例子,黃牡丹是宋朝培育成功的,姚黃牡丹欣賞盛行于宋朝。
臘梅是宋朝從深山發(fā)現(xiàn),并且流行都市的,原始名稱叫作黃梅。
宋朝人喜歡黃色和黃色的花,黃葵,黃杏,銀杏,菊花,臘梅,黃瑞香,都是宋人的摯愛。
那么,在唐朝名不見經(jīng)傳的黃色荷花,也被人們留心發(fā)現(xiàn)并且引種。
這是時代的審美,讓黃荷花走進(jìn)都市的水塘庭院。
且物以稀為貴。

“淺白輕黃兩未分,飛來人世作朝云。
天教細(xì)雨常遮護(hù),留得清香數(shù)日聞。”北宋 · 韓維《 黃蓮花 其一 》
韓維北宋中期宋真宗時期人,他看見過盛開的黃荷花。
那黃荷花,和白荷花顏色近似,是那種淡淡薄羅一樣的淺黃色。
黃荷花成片開放,仿佛是天上早晨的黃云,落下人間。
最好看的是雨中的黃荷花,不僅姿態(tài)婀娜高貴,更有一種特殊的芬芳,幾天不散。
那么植物的花卉有素凈和艷麗之分。
通常艷麗的花朵,靠色彩吸引蜂蝶和動物,前來搖曳授粉。但是素凈的花,格外用香氣保證物種的繁殖和延續(xù)。
所以他說黃荷花香,是準(zhǔn)確的。

“只將蕭灑與溫醇,敵盡千花百草春。
欲賦清詩寫深愿,卻疑潛笑白頭人?!?/span> 其二
淺黃色比白色柔和,在宋朝是溫柔富貴的顏色。
黃荷花靜靜開放,那水中灑脫的姿態(tài),那顏色的富貴溫和,賽過了春天里的百草千花。這是將黃色的荷花隱喻黃牡丹,所謂天香國色。
我打算用清麗的詩來寫黃荷花,我打算許下荷花一樣的愿望,但是看見黃荷花端莊溫柔地開放,仿佛淡淡在笑。
它在笑什么呢?是它的大氣瀟灑,仿佛嘲笑白發(fā)的詩人沒見過世面吧。
高貴的黃色荷花,不是悲秋的人,能夠領(lǐng)略那種風(fēng)露中的低調(diào)和淡然美。
這也暗示了,黃荷花多開在早秋,比其他荷花的花期晚。你的中年,是我的青春,我雖然來遲,并不傷感,沒有你們世人的年華秋悲。

“一水盈盈獨立時,六銖衣薄透冰肌。
臨川已沒龍丘遠(yuǎn),辜負(fù)芳妍乞好祠。”其三
詩人看到了最清麗的黃色荷花,獨立在一片水中。
那黃荷花花瓣,遠(yuǎn)看像紗衣一樣輕盈。六銖衣,是指的佛教中的仙衣,但是后來往往是指的修道穿的黃色的衣裳。
他在這里,將黃荷花比作仙袂飄飄的道家仙子。
真是可遠(yuǎn)看不可褻玩。而且是帶著虔誠和尊重去看它的仙意。
不知道為什么鐘愛黃系的宋朝人為什么沒有廣泛種植黃荷花。
或者還是因為這是野生品種,在蓮藕的和蓮子的品質(zhì)上遜色早已經(jīng)存在白荷花紅荷花。
中國人的審美,往往也頗現(xiàn)實,又要好看,又要好吃。
不過黃色荷花作為珍品,還是保存下來,當(dāng)然非常小眾。

"水花分別種,紅白敢爭妍。
南國靈根老,中央正色鮮。
宮妃重入步,院吏誤相傳。
安得濂溪種,移來共歲年。" 明 · 朱誠泳 《詠黃蓮花》
朱誠泳是誰?是明朝宗室,世襲秦王。不過在明朝,這些世襲的藩王不能參與軍政,但是朱誠泳興辦學(xué)校,致力教育,被稱為一代賢王。所以在他府上能夠看到黃荷花,是正常的,或者是下面地方官員的進(jìn)貢,或者是皇室得到珍惜品種,賞賜給了他。
黃色的蓮花是荷花中奇異的品種,黃荷花開時,紅白荷花都黯然失色。
當(dāng)南方的荷花都已經(jīng)凋謝時,黃荷花開得正好,色彩鮮明。
黃荷花之美,仿佛盛裝的宮廷妃子,端莊卻搖曳,而這里的人,都誤會這是歷史上潘妃的步步金蓮。也就是人們都說這是金蓮花,但是被博學(xué)的朱誠泳否定了。
南朝齊東昏侯蕭寶卷寵愛潘妃,又篤信佛教,在宮殿的地面鋪設(shè)金色蓮花的地磚,讓愛妃行走在上面,從此金蓮是個亡國的詞。作為大明秦王,怎么會接受這樣的說法。
黃蓮花,代表著宮廷的清貴,至少代表他的清且貴。
所以他說,我要將它種植在書院里,黃荷花有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又有他身為秦王的那種的貴重。早秋開花的黃荷花,象征大明永恒。

“芙蕖異種擅輕盈,宛在中央弄色明。
日瑩緗云香雨過,月移金井露華清。
似隨西土毗盧現(xiàn),不逐東昏顧步生。
開向秋江誰比貌,騷人何用更餐英?!?nbsp;明末清初 · 彭孫貽 《黃荷花 》
這是明末清初彭孫貽寫的黃荷花、顯然這是庭院移植的黃荷花,且就開在院子里的池塘中。
黃荷花開始,色彩嬌嫩鮮明,被月光照耀更加圣潔。
仿佛盧舍那的佛容佛光,端莊優(yōu)雅,絕對不是蕭寶卷的步步金蓮。
如果這種荷花開在汨羅江上,屈原就不會吃菊花的落英,因為黃荷花看起來更有仙意和食補(bǔ)的效果啊。
我很懷疑他的黃荷花來自朱誠泳的王府,因為遣詞造句,都有朱誠泳的痕跡。

“幾度江南唱采蓮,秋容疑在洞庭船。
臨波檀暈雙文淺,坐蕊蜂王一色妍。
全學(xué)道裝浮太乙,可隨仙掌削金天。
菊衣更覺嬋娟甚,制芰靈均更惘然?!?/span>其二
我曾經(jīng)到過江南,看見過無數(shù)次荷花盛況,但是黃荷花還是第一次見,那淡淡黃色,仿佛像洞庭秋色。
那黃荷花花是黃的,蕊也是黃的,蜂王進(jìn)入黃荷花里,都渾然一色。
這是誰穿著道教的衣裳浮在澄澈的天水間,那蓮花如掌,高擎秋天。
像菊花一樣的衣裳,更覺得荷花之美,如同月色,屈原若是看到了,該如何寫呢?
這也是明末遺民的一種無奈困境。是像屈原蹈水殉國,還是像荷花一樣,靠自己的高潔沉淀和改造濁世?
那么至少在清朝早期,還是有黃荷花人工種植和觀賞的。

黃荷花來源于何處?一定來源于山野。
沒有廣泛推廣種植,其原因,一是這種野生荷花在根莖和蓮子的食用性能上遜色其它荷花,二是可能異地種植,成活率不高,容易死亡。
有一種說法是黃荷花在中國已經(jīng)絕跡。
但是,我不相信,我相信在北方的原始的山林水澤,一定還存在這種略微耐寒,早秋開花的黃色荷花,只是等著有心人發(fā)現(xiàn)珍惜。
現(xiàn)在的黃荷花,是美國黃荷花和中國荷花雜交的品種。
不過美國的黃荷花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因為植物學(xué)家說,荷花起源于中國,這不能不想到在上面居住的原住民,是否在很久遠(yuǎn)之前,來自中國大陸。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