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兒童的人格教育》這本書讀了很長的時間。我選擇的閱讀方式是精讀。遇到比較認同的或者比較有啟發(fā)的句子時,會劃下來并收錄在我的教育哲思名人名言或者讀書筆記中,用于指導、提醒我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生于1870年2月7日,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qū),個體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 最初接觸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是讀了一本叫做《被討厭的勇氣》的書,書中青年與哲人的對話充滿個體心理學的智慧,并且給了我很大的信心,讓我相信想要改變隨時可以發(fā)生,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阿德勒先生的書中有許多很確定的結(jié)論,與他堅實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密切相關。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接觸到許多確定的東西感覺很心安且珍貴?!秲和娜烁窠逃愤@本書對我也有很大的啟發(fā),不僅讓我了解自己的學生、孩子,更讓我了解自己為什么會成為現(xiàn)在的自己。讀書的過程像一次與大師的談話和心理咨詢,更像一場自我救贖的旅行。這篇讀書筆記想談一談書中自己比較有感觸的話。 “我們必須認識到,如果兒童不犯錯誤,兒童教育就沒有必要了。” 兒童階段孩子們都在不停的試錯。就像摔倒過幾次才能學會走路;很多次把飯和湯灑在衣服上才能學會正確使用筷子或勺子;與其他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或矛盾之后學會了包容和合作;體育賽場上的一次勝利包含先前無數(shù)次嘗試和失敗?!笆∈浅晒χ浮!比绻覀兺龍D孩子們不犯任何錯誤便能取得成就、成功,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漫長的時間,所謂速成的東西也許都只是形式上的,真正的成長一定是腳踏實地的,是做好準備的。 “了解兒童是只依賴一個人還是會同時依戀多個人同樣非常重要。”“任何一個兒童都不應該把所有的情感和注意力只集中于母親身上,因為母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將孩子的興趣和信心傳播到孩子的同伴那里?!?/strong> 孩子身邊有許多人。家庭中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學校中還會有同學和老師等等。阿德勒先生特別強調(diào)兒童應發(fā)展社會情感,有一部分就是與同伴的合作,在合作并完成一件事情中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通過觀察孩子進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能否適應,便能看出家中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是被寵壞的?被極其精細的照顧著?還是鼓勵合作和試錯的? 有的父親或母親認為孩子是屬于自己的,不想讓孩子與任何其他人過多接觸,這里邊也許有一些不安全感,認為孩子與其他人接觸或者親近之后就與自己不親近了,甚至覺得會失去孩子從而使自己變得不被需要或毫無價值。書中提到祖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縱容往往是由于老人們“害怕自己將不再被需要,由此而產(chǎn)生了過度的自卑感?!焙⒆由磉叺某赡耆硕荚跔帗屩蔀楹⒆有睦锬莻€非常重要的人。其實有些時候不是孩子需要我們,而是我們更需要孩子;不是我們能夠控制孩子,而是孩子把我們控制的死死的。 “如果我們了解到孩子的確制造了麻煩,那么我們可以確信,母親和孩子的關系太過親密,而沒有成功的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strong> 做過老師的人都知道孩子是不盡相同的,人生而不同,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昂⒆拥纳铒L格通常形成于他四五歲時。... ...在他五歲時,他對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的態(tài)度通常已經(jīng)成形固定,而且在他余下的生命中幾乎保持相同的態(tài)度和方向... ...”。如果一個孩子或者學生經(jīng)常制造麻煩,我們應該意識到他在這個環(huán)境中是處于劣勢的。 還或許只是孩子或父母沒有協(xié)助孩子做好準備。正如書中所說“如果我們想知道兒童開始出現(xiàn)問題的時間,那么一個稱之為新環(huán)境的詞可以立馬給出答案。”如果僅僅因為孩子沒有準備好,而由家長或教師給出的孩子智力有問題的結(jié)論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同時阿德勒強調(diào)此時的懲罰是沒有用的,孩子們有時會故意惹事來告訴成年人懲罰對于他們是無效的。此刻來自別人的接納和理解顯得尤為重要。一個被接納和理解的人才會從心底生發(fā)出想要改變的念頭。 “在生活中,我們常??梢钥吹剑彝コ蓡T總是支持最小的孩子。在所有的童話故事里,最小的孩子都超過了他所有的哥哥和姐姐?!?/strong> 阿德勒先生對于“最小的孩子一直都是征服者”進行了論述。他給出了“兒童在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性格特征受其在家庭環(huán)境所處的位置影響”這樣一個觀點。作為父母可能不會覺得自己是偏心的,但孩子會這么認為即使這種想法是錯的。所以家庭中大一點的孩子會故意犯錯來引起家長的關也就不覺得奇怪了。此刻,作為父母也許不應該將孩子們比來比去,他們雖說一奶同胞但也是生而不同的。設身處地地了解兒童的處境很重要。 我曾經(jīng)聽過一句話覺得非常好,那就是“跟別人學,同自己比”。我們不是完美的人,也做不到事事完美。在某一方面別人比自己強太正常了,可以和別人學好的方面,但是同自己比會讓人不那么焦慮。同自己比會馬上給自己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我們最了解肯信任的自己。只要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明天比今天進步一點,做到自己的最好就可以了。接納自己,我的很重要的一個價值在于我是我。 “如果一個15歲的孩子還不知道自己將來想變成什么樣,那么可以認為他完全失去了信心,必須得到相應的幫助和治療?!?/strong> 孩子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和啟蒙十分重要,也許作為父母和老師,我們窮盡自己所能就是為了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心中的摯愛。他未來想過什么樣的生活?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不一定具體到每一個細節(jié),但是必須有一個大致的方向。在這個萬物迭代的時代,明晰自己未來的方向更加重要。沒有一個明晰的方向,就會受到身邊各種聲音的影響,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影響到你,只能說明你的自我意識極低。我們可以問問孩子你將來想要做什么?并從他的日常行為和言語中發(fā)現(xiàn)細節(jié)并協(xié)助他進行思考。即使經(jīng)常推翻自己的想法,也是一種收獲,起碼知道了自己不適合做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