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徐悲鴻受泰戈爾邀請,去印度國際大學講學。此時日本侵略者正在中國發(fā)起猖狂進攻,悲鴻先生身在國外,心憂國內(nèi),努力用繪畫來交朋友,用藝術(shù)來抗戰(zhàn)。 在印度期間,徐悲鴻創(chuàng)作了幾百幅作品,其中著名的有《泰戈爾畫像》《甘地速寫》《愚公移山》和《群馬》。 泰戈爾是徐悲鴻的知己,徐悲鴻先后為泰戈爾畫過十幾幅畫像,其中下面這幅彩墨畫最為著名。畫中的泰戈爾鶴發(fā)童顏,目光中透著智慧的光芒。唯有知己,才能畫出這樣的精神氣質(zhì)來。 ![]() 徐悲鴻另一幅著名的人物畫是關(guān)于圣雄甘地的。 1940年2月17日,甘地來到國際大學訪問,徐悲鴻受邀參加歡迎集會,他抓住這個機會,在集會之時為甘地畫了一幅肖像速寫。 作品中,甘地面目慈祥,目光堅毅,頭向前傾,似乎正在傾聽,也好像正在深思。廖廖幾筆,勾畫出人物的風采。 ![]() 1940年夏天,泰戈爾安排徐悲鴻到喜馬拉雅南麓的大吉嶺避暑,在這里,悲鴻先生畫了100多幅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愚公移山》和《群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