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明白開車的時候要時刻保持注意力集中,但在長時間駕駛或者路況條件相對較差的時候,很容易會出現(xiàn)一些錯覺,這些錯覺與錯看不同,它是人類知覺的一種特性。所以,不管是新手還是老司機,都會遇到這些錯覺,車主們行車時一定要多加留意! 一、速度錯覺 ![]() 行車過程中駕駛員大多是根據(jù)觀察到的景物移動作參照物來估計車速的,路邊景物多時易高估車速,景物少時易低估車速;長時間以某一速度行駛后會對該速度產生適應,對其速度易于錯估。從高速進入市區(qū)后,這種感覺會很明顯,以為車速很慢,但實際還在一個很高的速度上。 這就需要駕駛員時不時看一眼儀表盤或者導航提示的車速,行車過程中控制車速。超速駕駛是非常危險的。 二、隧道錯覺 ![]() 在隧道內行車,駕駛人視野彎窄,而且隧道兩側景色單調,缺少變換,使駕車速度感和前后、左右距離感不夠靈敏。特別是對于隧道內前方減速或停止的車輛,容易誤認為是高速行駛。 因此,在隧道內要有高度的警覺感,注意前方、左右側車輛的運動狀態(tài)及速度,合理控制車速,并且嚴禁超車。 三、距離錯覺 ![]() 行駛在路上,駕駛人有時會對來車的車長、會車間距、跟車距離產生錯覺,使會車的距離不夠或跟車的距離過近而導致事故發(fā)生。特別是在高速公路上駕車,常有高速不覺快的感覺。這是因為高速公路視野寬闊,路旁的靜止參照物少。 因此,建議在高速上采用行車間距的米數(shù)和車速的千米數(shù)相同的方法。(例如車速為100km/h,那么與前車要至少保持100米的間距) 四、寬度錯覺 ![]() 在一些道路上行駛的時候,很多時候會以為車輛快要碰到護欄了,但是一看后視鏡,卻發(fā)現(xiàn)還有一段距離;有時候會車的時候,也會對車輛的邊緣距離把握不夠準,這些都是因為車主對于車輛的熟悉度不夠,一般開的久了就會比較熟悉了。同時建議大家在狹窄的道路行駛會車的時候,要習慣看后視鏡。 五、彎度錯覺 ![]() 行車速度的快慢,會隨著公路的彎度而改變。駕駛人會覺得山區(qū)比平坦路面容易轉彎。變速的程度如何也會造成錯覺,有的彎道看起來不急,過彎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轉向不足。 所以,過彎道前,要注意降低車速,留出足夠的空間。 六、坡道錯覺 ![]() 在距離很長的坡道上下坡,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錯覺: ①產生好像是在平路上行駛的感覺; ②在下長坡接近坡底、坡度變得越小的時候,會覺得已變成上坡,若這時加大油門,車速會更快; ③在上坡途中坡度變緩時,往往也會以為已變成下坡,若這時減小油門,易使車輛溜坡。 在這里提醒大家,行車時多觀察道路提示牌,熟悉前方道路情況,注意行車安全。 以上這些錯覺只是一小部分,車主平時開車還得多留心觀察。不管開車技術多么熟練的老司機,也要有足夠的安全意識,才能更好的地保證行車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