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里說 ——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這件事,它不是一個知識、不是一個能力。 它是一個經(jīng)驗,是一個經(jīng)歷,是一個積累。 要鍛煉它,就只有多看、多學(xué)習(xí)、多思考。 這需要時間、需要精力、需要練習(xí)、需要耐心。 那,有沒有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們,跳過這些,直接一下找到某件事的本質(zhì)。 還真有 —— 既然,「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是一個需要時間,才能積累出來的東西。 那,肯定有一些高手,已經(jīng)付出了時間、精力、耐心,達(dá)到了這個階段。 所以,我們想要獲得這個能力,直接參考他們的建議,不就好了嘛? 因為本質(zhì)上,我們并不是,想要獲得這種「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能力。 而是想要,獲得這種能力帶來的結(jié)果。 所以,我們可以,暫時不去糾結(jié),這個東西的原理、邏輯,為什么這樣是對的。 而是,直接按照高手的建議,聽話照做。 在實踐中,慢慢獲得一些正反饋,這是「行」。 有了正反饋,我們就會有更多動力,去研究為什么,然后做到「知」。 最后達(dá)到,知行合一。 我舉一個例子 —— 有人覺得,練好寫作,核心是要找到好的方法、技巧、課程。有了這個方法,不練習(xí),或者少練習(xí),就能寫出好文章。 但事實上,練好寫作的核心(本質(zhì))是什么? 答案就是:多寫。 因為寫作是一個技能,而任何技能,都遵循熟能生巧的客觀規(guī)律。 只要大量刻意練習(xí),就一定能寫的越來越好。 這點,幾乎每一個在寫作方面,做出成績的人都講過?;蛘撸瑥乃麄兊恼鎸嵔?jīng)歷中,就能明顯看到。 這就是,練好寫作的本質(zhì)呀。 那,為什么很多人,知道這個,但做不到呢? 因為,但凡是「本質(zhì)」的東西,都屬于「常識」,都太簡單了。 比如 ——
簡單到讓人聽后覺得:就這?怎么可能這么簡單? 眾生皆具如來智慧,皆因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