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孫會系鞋帶了 昨天午飯時,同事張麗娜老師跟我說,她現(xiàn)在看到小帥感覺不再是從前那個“小帥”了。此時的小帥,比起以往更加懂得了課堂規(guī)矩,不再是那種讓人感到麻煩的刺頭了。孩子們的每一個點滴的改變,都是讓人驚喜的。作為老師,更應(yīng)該為這種改變,而感到心動和激動。盡管是一點點,但對于他們來說,這是開始。因為長期以來,孩子們的內(nèi)心是麻木的,看不見自己的長處的。小帥的爸爸因為其他原因,沒有照顧小帥,我也把他的改變發(fā)給這個爸爸。小帥的爸爸發(fā)來一條信息:“謝謝校長所做的一切!很感謝!”我沒有做什么,只是去發(fā)現(xiàn)和看見孩子們的光。另外,我只會寫一點他們的故事。但是,我有一個明顯的感覺,當我寫了小帥的故事,而再次看見小帥時,會多了一些柔軟。這幾天,同事們紛紛跟我說,最近寫東西風(fēng)格完全變了。是的,因為有了一線的教學(xué)和對學(xué)生直接接觸。我有了更多可寫的東西,我希望把每一個孩子都寫一寫。讓每一個孩子,與我相處的時光里,能夠在我的文字中找到他自己。第一次,跟他媽媽說要讓孩子學(xué)會系鞋帶。到了第二天,孩子搖搖頭,看來沒有任何動靜。第二次,又發(fā)了一條語音給他媽媽。今天孩子告訴我,他只會系蝴蝶結(jié)。我還特地讓他在我面前示范一次,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非常不熟練,一只鞋子沒有5分鐘是系不好的。不過,最起碼人家已經(jīng)會系了。這就是一種改變。今天,我在校園廣場,看到班主任鄭老師給孩子們測試跳繩。小孫同學(xué)就是不跳,坐在榕樹下的長條木椅子上一動不動。任人拉,任人推,始終移不動他那圓圓的身子。我一看,趕緊說:“怎么你們都拉不動,那就我來拉?!蔽译p手握著他的雙手,拉著他起來,然后用小碎步朝前走,就像拉著他坐滑梯。他似乎也感覺到了這種趣味,立即咧開嘴,笑了。后來,我一邊摸著他的肚子,一邊跟他開玩笑:“這里是雞腿,右邊一定是昨天晚上喝的牛奶吧?你看都還沒有消化呢,趕緊去跳繩?!?/span>沒想到,他真甩開繩子跳起來,而且一分鐘跳了八十幾個。這個身體圓圓的小孫,就是因為不運動,所以更容易發(fā)胖。我把他跳繩的消息,也告訴了他媽媽。希望這些點滴的改變,也能夠讓他媽媽引起重視。對于小孫來說,可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奶奶的溺愛。小孫奶奶曾經(jīng)跟我說,小孫喜歡戴高帽??赡軓男?,孩子就是在一個說不做就不做的環(huán)境里長大的。對了,他還有一招就是哭。一哭,可能奶奶就會滿足他。而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需要兩方面的愛:一方面是母性之愛,也就是要盡量滿足孩子的一些需求;一方面是父性之愛,也就是讓孩子知道有時候也會說“不”的。我聽家庭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的講座,知道了孩子在0-3歲時期是需要安全感的獲得的,到了3-6歲時是需要體驗“不”的。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沒有體會到什么叫“不”,他長大后就會很麻煩。在張文質(zhì)老師的《奶蜜鹽》一書里,也是有這樣的論述。其實,這些論述,都源于弗洛姆的《愛的藝術(shù)》關(guān)于父性之愛與母性之愛的觀點。因此,對于學(xué)前的家庭教育滲透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園應(yīng)該要在這方面加強與家長互動,讓家長意識到這個年齡段對孩子的終身影響。尤其是抖音時代,從幼兒就開始被手機掌控了的孩子,未來真的很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