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授,孩子在幼兒園打人了,怎么辦? 小明和小軍兩個孩子打架,小明被小軍打哭了。小軍家長堅(jiān)決要求小軍要向小明道歉,可是小軍堅(jiān)決不肯。 你作為小軍的家長怎么辦? 最重要的不是道歉或者不道歉,也不是叫孩子來論理,看看哪個孩子更有理,而是讓兩個孩子一起來討論,當(dāng)與伴沖突時,“不動手”又該怎么化解沖突更好? 讓孩子懂得:別人被打的感受;打是不解決問題的,你打別人一下,別人打你兩下。 面對孩子間的沖突,最應(yīng)該做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xué)會非暴力的解決沖突;學(xué)會尊重別人。 許多孩子道完歉又要繼續(xù)打人。道歉象是完成任務(wù)似的應(yīng)付。打人道歉就可以了,沒有任何愧疚。 父母不要參與進(jìn)去。 孩子打人后可以道歉,但不貶低自己孩子! 今天有個家長給我講了一個案例,兩個大班孩子起沖突了,老師給推人的家長說了這件事情,然后晚上推人一方家長的給被推的一方打電話道歉,把自己的孩子說得一錢不值,然后孩子也在電話里面給另一方家長道歉。被推的一方家長很詫異,他認(rèn)為,小孩子之間的沖突用不著上升成這樣一個層面,也許今天他們打成仇人,明天再繼續(xù)做好哥們。 我的朋友,就是受害的一方家長表述了這樣的觀點(diǎn):第一,不能因?yàn)檫@一次的沖突就貶低你自己的孩子。第二,孩子之間的沖突我們可以教他們方法,但是解決問題還得靠他們自己。第三,我認(rèn)為是老師給你壓力了你才會給我電話,我可以對老師說這沒有什么。 2. 如果孩子打媽媽,我們只要簡單地說:“不能打媽媽,這樣會痛。”很多時候,幼兒打人,只是因?yàn)樗恢涝趺春蛣e人接觸,而且掌握不好力量。所以我們還可以提供解決方案:“我知道你喜歡媽媽,你可以輕輕地摸,也可以輕輕地抱。”我們給孩子示范,讓他知道正確的方式。 如果孩子繼續(xù)打人,成人則可以與他玩“打人游戲”:規(guī)則是“他打你一下,你打他一下?!蓖娴倪^程中,媽媽逐漸加大打的力量,讓他感受被打的痛。反復(fù)幾次后,孩子就知道打人給人帶來痛苦,他就不會輕易打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