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 慣 這一段阿姨困在老家來不了,沒人接送,我們家姐倆兒開始自己上下學。 兩周過去了,還挺順利的,特別是放學,不必再早早守著水泄不通的校門口張望,對大人和孩子來說,都不啻為一種解脫。 回想剛?cè)雽W的時候,每次接放學,擠在人群中望眼欲穿。 ![]() 好不容易出來了,有路隊長舉牌,嘹亮地喊著“一班一班,真不一般”,然后兩個小毛頭可可愛愛地鉆出來,左右各擎一個,高高興興回家去。 揉揉眼就六年級了,班級的隊伍早已不萌不喊口號,一個個憊懶的準青春期大娃,甩著書包走出來,滿臉不好惹,各有各的丑。 確實沒必要接了,倆一米七的大姑娘,一條馬路外的學校,還接啥?只是會感慨,時間過得太快。 如果把小學六年比作人生,高年級家長們就有點看透小學的暮年心態(tài)了。對老師沒那么殷勤了,對家委會職責也沒那么上心了,滿腦子都是準備開啟下個階段的惶惑。 之前吃過的虧,占過的便宜,后悔的事兒,都隨風去吧,反正也沒法重來了。 ![]() 不過也許……我可以從一名高年級家長的角度,來給各位低年級家長們總結(jié)總結(jié),念叨念叨,那些小學階段,可以注意的事兒。 今天先說點兒基礎的習慣問題吧。 寫作業(yè)的習慣養(yǎng)好 就這么說吧,不管你和你家娃有多大能耐,也不能輕視學校的作業(yè)。 一是要養(yǎng)成到家就寫作業(yè)的習慣。到家換了衣服洗了手,別又吃又喝又玩又躺一會兒的,必須立即就寫作業(yè),寫完了再玩。 這個習慣要從低年級就開始培養(yǎng),“有任務就立即做,做完再玩”的思維定式一旦養(yǎng)成,后面可以省很多力氣,否則到了高年級,或者初中,課業(yè)一上來,日子都沒法過。 通過各種手段鼓勵+要求,能在學校完成就更好了,也別說人家好不容易寫完了你馬上給加活兒,可以適當休息一下,再說別的。 ![]() 二是要養(yǎng)成認真寫作業(yè)的習慣。別對付,對付慣了,老師罵,家長罰,是個惡性循環(huán)。 這個就需要家長督促、檢查了,小低的時候發(fā)現(xiàn)寫不好,該罰罰該罵罵,有那么幾次就扳過來了,前面挨點累,后面真省心;前面家長偷懶,后面生氣煩心。 特別是語文作業(yè),千萬別對付,那些一點點查字典、預習、組詞、摘抄,孩子如果走心的話,比在外面上什么語文課都強,幾年下來,絕對不一樣。 寫字的習慣養(yǎng)好 我其實屬于那種比較固執(zhí)己見,不聽勸的家長。比如從小不給娃弄任何文體特長,比如從小堅決不讓練字,愛怎么寫怎么寫…… 那時候,我總覺得字寫得咋樣無所謂,現(xiàn)在啥年代了,網(wǎng)上咔咔打字,誰還寫字???孩子也沒事啊,將來高考說不定都機考了。 我承認現(xiàn)在后悔了,二寶的字雖然沒有字體,但好歹快而整齊,大寶的字簡直辣眼睛,沒法看。加上總寫錯,檢查《默寫小達人》時我常常三尸神暴跳,七竅內(nèi)生煙。 ![]() 我覺得低年級的時候,娃反正也得寫字,大家還是多規(guī)范規(guī)范,不說寫出啥書法來,起碼橫平豎直還是得要求。 別忘了,練字也包括練英文字! 另外在沒有線的地方寫字,不行就養(yǎng)成底下打橫線的習慣,寫多了,不打線也可以很整齊。 我感覺,大寶的字,到了初中后,會給我?guī)砀酂?,各位引以為鑒吧。 講效率的習慣養(yǎng)好 其實小學課內(nèi)的話,確實沒有很多作業(yè),寫啊寫啊的,總會寫完的,但我覺得寫得快和慢,區(qū)別可大了。效率高,剩下時間,干點什么不好哇? 有的小孩子,你也難說他是認真、不會,還是磨時間,就坐在課桌那里,磨啊磨啊的寫不完。 罵一頓嚇唬一下,可能很快就寫完了,隔兩天不管,就又在那里摳橡皮、發(fā)呆,就是不把眼前那P點作業(yè)快做完。 ![]() 有的娃可能是怕做完以后媽媽再給留新任務,反正也玩不著,那就一直磨唄。對于這種孩子,我建議實行比較明確、言而有信的獎懲制度,慢慢糾正磨蹭的習慣。 對于寫完了并沒有新作業(yè),但莫名其妙就要拖延、磨蹭的孩子吧,那也真就是讓人血壓高……跟性格有關系,我們家孩子爸爸其實從小就這種。 多想想辦法吧,鼓勵,或者看著,慢慢的習慣養(yǎng)成了,后面就不太用一直盯著了。 有人擔心過分求快,質(zhì)量會不好,這個吧,我本人從上班第一年就常被領導勸說不要“蘿卜快了不洗泥”,二十年過去了,在“快”字上,還是占了太多便宜。 省下的時間,能玩多少游戲啊咳咳。 效率優(yōu)先,兼顧質(zhì)量吧。 ![]() 動腦的習慣養(yǎng)好 人吧,各有天賦和興趣,孩子可能喜歡數(shù)學,可能喜歡語文,可能喜歡英語,無論是啥,動腦子的,總比不動腦子的學得好,學得快。 就算是運動員,會動腦子的,也更出成績。 我現(xiàn)在覺得,低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孩子動腦特別重要。這個不是說你去上一堆奧數(shù)課就可以,奧數(shù)課上多了,硬灌,反而容易把孩子灌傻。 當父母的,在娃小的時候,還是要啟發(fā)多思考,啥事多想想,思考出幾個層次來,無論是做奧數(shù),還是寫作文,肯動腦子,這東西才有進境。 說一句寫一句,給個套路就套題,這都是小低學習的大忌。 ![]() 自我管理的習慣養(yǎng)好 還有一點比較后悔的是,從低年級開始,給孩子當學習秘書當?shù)锰艿搅恕?/p> 每天上啥課,教材、作業(yè)在哪里,每天做什么教輔……慢慢的等你想放手了,她們啥也找不到,整天“媽兒媽兒”的跟羊羔子一樣,賊煩人。 跳繩隔幾天丟一個,上課前就知道喊媽要教材,啥啥都不管,最后造成很多麻煩。 學習也是,干完一樣就知道問媽媽,下一項是什么,自己腦子里缺乏規(guī)劃。 當然了,孩子是還小,等初中能知道自己一樣一樣該怎么安排學習就不錯了。可至少要從小學開始培養(yǎng),經(jīng)管自己東西的習慣。 爹媽可跟不了一輩子當秘書! ![]() 所謂的習慣,其實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養(yǎng)成的,但會時時刻刻支配你人生的一種神秘物質(zhì)。 不是所有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習慣一旦養(yǎng)成,糾正的難度比較大,所以不如一開始就養(yǎng)好它。 小低階段,家長們別心軟,別犯懶,比如寫作業(yè)這種,從一開始就嚴格要求又快又好地完成,比如動腦這個,別自己一嫌煩就萬事休。 小中階段,繼續(xù)鞏固好習慣,修正不良習慣,家長還不能放手。即使沒有小升初、學奧數(shù)等迫切任務,也不能對孩子過于放縱,應該讓規(guī)律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小高階段,則可以嘗試放手了,一是避免即將到來的青春期沖突,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二是著力培養(yǎng)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對自己負責;三是這個階段,其實習慣已經(jīng)形成了,說啥做啥都晚了。 一路走來,有功有過,哪個家長都不是圣人,有驕傲,也有遺憾,所以,別焦慮。 ![]() 看看自己,困得不行了還在那嘎達扒拉手機不睡覺;老板留的活兒一拖再拖,不到deadline也不開始干…… 先試試能不能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再來push娃吧。 圖片 | 網(wǎng)絡截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