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誦讀美文 
《道德經(jīng)·第三十七章》中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span> 世間之物看似林林種種,變化莫測;人情世故好似紛繁復(fù)雜,不可琢磨。 實則一切都是規(guī)律循環(huán),都在道法的運行之中。 人生在世,無論是起心動念,還是為人處事,都要遵道貴德,為人厚道,做事得道,做人地道,才是我們行走世間最好的法寶。 為人厚道,必有厚報 《道德經(jīng)·第七十九章》中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span> 上天公正無私,對待萬物一視同仁,但是遇到那些心懷善意、待人厚道的人,便會格外仁慈、寬厚一些。 漢朝時,有個人叫張繼康。 父親去世后,因念及哥哥早逝,嫂嫂帶著侄子,孤兒寡母生活艱難,就把家里祖宅和十幾畝肥地留給了她們。 而自己和妻子住在茅草屋里,種著幾畝貧地。 誰知,嫂嫂非但沒有感激,反而把婆婆趕出了家門,還四處散播謠言,說他分家時藏了私錢。 眾人紛紛為他打抱不平,他卻笑笑不說話,把母親接來照顧,還經(jīng)常幫助教導(dǎo)侄子。 后來,侄子做了大官,為表感恩,將他們一家接來盡心侍奉,猶如雙親。 古人常說:“厚道之人,必有厚報。” 世間之事,皆有輪回。 或許你的善良暫時無人理解,或許你的厚道總是不被認同。 但是只要時間足夠長,內(nèi)心足夠純粹,你便會發(fā)現(xiàn),善良都有回音,厚道都是福報。 做事得道,心想事成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里面說:“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span> 意思是:一個人順應(yīng)天地變化,順勢而為,不強求,不執(zhí)著,才能走得長久,不會陷入困境。 深有感觸,春開百花,冬落霜雪,世間事物皆有它的規(guī)律。 順應(yīng)自然變化,便可事半功倍,而違逆事實真理,則會困難重重。 從前,一位道長,想挑選一名接班人。 于是對兩名弟子說:“你們?nèi)サ乩镎恢犒溗耄章渲?,誰拿來的麥穗大,就讓誰管理道觀?!?/p> 聽后,兩名弟子興致勃勃的出發(fā)了。 不久,大弟子就拿回了一株顆粒飽滿的大麥穗。 而直到黃昏,小弟子才悻悻的拿回一株中等個頭的麥穗。 原來,大弟子發(fā)現(xiàn)東邊的土地肥沃,陽光充足,很快就在這里找到了大麥穗。 而小弟子只顧埋頭尋找,最終不僅沒有得償所愿,反而疲憊不堪。 很多時候,事情本身并不困難,但若忽視客觀規(guī)律,一味蠻干,只會離目標越來越遠。 《莊子·應(yīng)帝王》中講:“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span> 真正厲害的人,沉著冷靜,事來客觀分析,順勢而為;事去活在當(dāng)下,順其自然。 洞察事物本質(zhì),按照規(guī)律做事,所以往往能夠得心應(yīng)手,心想事成。 
做人地道,一生順遂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五章》中有言:“人法地,地法天?!?/span> 教導(dǎo)我們:做人要向大地學(xué)習(xí),腳踏實地,實實在在。 人生這場修行,遇到的所有人、事、物,都是我們修行的功課。 唯有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面對它們,才能不斷提升自己,掃除障礙,越過越順意。 古時候,京城新來了位茶商,在南門開了一間茶樓。 來往的都是一些走南闖北的腳夫、商販,利潤微薄。 而商人的哥哥恰是管理商行的官員。 于是,有人提議他多去結(jié)交達官貴人,招攬貴客。他卻一一拒絕,只是用心選茶,熱情招呼來客。 后來,局勢動蕩,權(quán)貴沒落,很多茶樓因此倒閉,而他因為經(jīng)驗豐富,茶水便宜,且積攢了口碑,生意竟更好了。 人生很多事,其實沒有捷徑可走,局限眼前的利益,貪圖短暫的舒適,只會一葉障目,不僅磋磨了時間,也荒廢了自己。 《格言聯(lián)璧》中說:“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百年光陰,事事難料。 “慢就是快,穩(wěn)就是贏”,做人腳踏實地,不貪求,不迷失,不攀比,走好自己的路,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 《菜根譚》里有句話說:“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span> 人活一世,總會遇到一些困難,經(jīng)歷各種考驗,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遭遇哪種挫折,都不要忘記遵守本心,敬畏大道。 唯有心懷善念,順應(yīng)自然,踏實務(wù)本,才能通關(guān)升級,掌握人生的走向。 善待他人,為人要厚道,必會有厚報; 順勢而為,做事要得道,才能見成效; 腳踏實地,做人要地道,終是有回報。 余生,愿我們擁有踏實認真的耐心,洞察世事的智慧,和善待他人的善良。順境時,乘勢而為;逆境時,修煉自己。淡定從容,一生安穩(wěn)。 點亮“在看”,轉(zhuǎn)發(fā)給身邊的朋友,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