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紫陌(富書作者),來源:富書(ID:kolfrc) 一個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朱子家訓》有云:“家門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余歡?!?/p> 家人之間和睦相處、相親相愛,即使再貧窮,也會覺得快樂。 幸福的家庭,不在于經(jīng)濟條件如何,而是家庭成員之間能否互相尊重、齊心協(xié)力。 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最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內(nèi)耗。 ![]() 婆媳間紛爭不斷,傷了家庭和氣 前些天,看了電影《世間有她》。 劇中,周迅飾演的兒媳沈鑰和婆婆是性格迥異的兩代人。 婆婆是體統(tǒng)的奉獻精神,生活重心全部放在兒孫身上,而媳婦是主張人人平等的現(xiàn)代女性,兩人觀念不同,矛盾紛爭不斷。 新冠肺炎爆發(fā)后,沈鑰不幸感染,婆婆怕她傳染給兒子和孫子,便想讓兒媳搬出去住。 ![]() 后來,婆婆也開始發(fā)燒,但她卻不在意自己的身體,每天只是不停地給兒子打電話,憂心兒孫在外面過得不好。 并且責怪兒媳不關(guān)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婆婆的挑剔和指責,讓沈鑰倍感委屈和氣憤,索性不再與婆婆交流。 一天,沈鑰剛剛經(jīng)歷了病痛的折磨,見婆婆也一整天沒吃飯,便做了蛋炒飯端給婆婆,婆婆卻沒心思吃,堅持要去給兒孫送帶魚。 沈鑰只好說她去送,拿著帶魚沖出了家門,在雨中崩潰痛哭。 回家后,沈鑰接到媽媽的電話,強顏歡笑地說自己和家里一切都好,婆婆每天給他們做好吃的。 婆婆聽了愧疚不已,這才意識到對兒媳缺乏關(guān)愛,承諾要照顧好沈鑰和自己,兩個人終于冰釋前嫌。 有人說:“所謂父母子女,不過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p> 孩子大了,會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也要學著照顧自己。 作為父母,該放手時就要放手,更不能跨越界限,過度干涉子女的生活。 其實,婆媳之間并非競爭關(guān)系,而是合作關(guān)系,因為她們都深愛著同一個人。 唯有彼此相處融洽,所愛之人才能夠過得輕松幸福。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p> 只有一家人和和氣氣,互敬互愛,家庭才能夠興旺發(fā)達、幸福美滿。 ![]() 夫妻間冷漠疏離,涼了愛人的心 夫妻間最傷感情的,不是吵架,而是冷暴力。 近在咫尺的兩個人,卻仿佛隔著一堵看不見的墻,讓人無力到心碎。 詩人戴望舒,曾對施絳年一見傾心,并為她創(chuàng)作了那首不朽的朦朧詩《雨巷》。 然而,當他出國留學時,施絳年卻移情別戀。 好友不忍心看到戴望舒總是黯然神傷,便將妹妹穆麗娟介紹給他,兩人很快步入婚姻。 ![]() 戴望舒與穆麗娟的婚紗照 也許是激情退卻,也許是舊情難忘,婚后不久,戴望舒便開始對妻子越來越冷淡。 在外面談笑風生的他,回到家中,卻對妻子視若無睹。 整日沉浸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中,每天不是看書就是寫稿,對妻兒不聞不問。 穆麗娟不堪忍受這種讓人壓抑的生活,便提出了離婚。 直到這時,戴望舒才開始反思和后悔,并試圖挽回妻子,可是,穆麗娟已經(jīng)傷透了心,堅決地結(jié)束了這段婚姻。 想起戚薇在《心動的信號》中說過的一句話:“結(jié)婚并不是戀愛的終點站,你們一起上車,能不能一起坐到終點,其實不好說?!?/p> 婚姻并不是感情的終點,任何長久的關(guān)系,都需要兩個人共同維系。 曾看到網(wǎng)上有位妻子的痛述: 丈夫每天下班回家,先上一小時的衛(wèi)生間,吃過飯后開始和網(wǎng)友聊天、打游戲,直到凌晨。 整個過程中,唯一和她說的話,就是喊她幫忙倒水。 妻子想不明白,為什么之前濃情蜜意的人,竟變得如此冷漠而疏離,雖同居一室,卻像是合租。 這樣的婚姻,真的很令人痛心。 塞繆爾曾說:“婚姻的成功取決于兩個人,而一個人就可以使它失敗?!?/p> 一個幸福的家庭,需要兩個人共同努力。 倘若一方全情投入,另一方卻冷漠疏離,天長日久,必會涼了愛人的心。 ![]() ![]() 親子間表達不當,拂了孩子的意 周末是小姨生日,邀請大家一起慶祝。 開飯前,表妹拿出準備好的生日禮物,一條價格不菲的絲巾送給小姨。 大家都夸表妹孝順,剛參加工作就懂得回饋父母。 不料,小姨卻一頓數(shù)落:“竟買這種不實用的東西,瞎浪費錢。就你這大手大腳的,掙那點錢好干啥的……” 原本興致勃勃的表妹頓時沒了笑容,默默地回了自己的房間。 而小姨卻拿起絲巾反復比量,臉上帶著滿足的微笑。 看得出來,小姨很喜歡這個禮物,也為女兒的孝順開心,只是沒有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 明明是心疼女兒給自己花錢,說出來的話卻變成了指責和埋怨,讓人難以接受。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有類似問題。 孩子考試沒考好,父母心里著急,本想安慰幾句,說出口的話卻是:“誰讓你平時不好好學習,現(xiàn)在知道后悔了。” 孩子感冒了,明明又擔心又心疼,嘴上卻說:“讓你多穿點就是不聽,這下不嘚瑟了吧?” 孩子興致勃勃地講述自己的成就,明明心里樂開了花,還是板著臉說一句:“看把你能的,和那些優(yōu)秀的人比,還差得遠呢。” 久而久之,孩子不再主動去表達,有什么事情也不愿再和父母溝通,逐漸疏遠了與父母的距離。 據(jù)中青報做過的一項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 2000多名18-35周歲的青年中,高達90.6%的受訪者坦言,被父母進行語言打擊過。 為了怕孩子驕傲和懈怠,我們總是實行“打擊式教育”。 殊不知,那些否定和打擊,不但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和敏感,還會影響到親情。 《人性的弱點》中說:人生來就是喜歡被人稱贊的。 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表揚和鼓勵,適當?shù)目滟澞軌蛟黾雍⒆拥淖孕判?,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不要羞于表達對孩子的感謝和關(guān)愛,這會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肯定,更加懂得感恩和付出。 ![]() ![]() 冰心曾經(jīng)說過:“一個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p> 家是我們的休息區(qū)和加油站,讓我們卸去一身的疲累,積蓄重新出發(fā)的勇氣和力量。 而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 需要所有人共同去營造。 婆媳之間,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家庭才能更和諧; 夫妻之間,多一些溝通和交流,感情才會更穩(wěn)定; 親子之間,多一些認可和鼓勵,親情才會更融洽。 不管世事如何變化,家人都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是我們永遠的依靠和牽掛。 點亮“在看”,余生,愿你我都能擺脫家庭內(nèi)耗,珍惜身邊的親人,在愛與被愛中度過余下的所有歲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