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雖是泉州市下轄的縣級市,通過一些資料了解,在千年以前,南安豐州曾是泉州最早的縣治所在。豐州九日山上的延福禪寺,是整個福建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西晉太康年間。當(dāng)時“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尚未爆發(fā),中原衣冠士族也未曾南渡,南安已然建起了佛寺。南北朝時期,古印度高僧拘那羅陀遠渡重洋,最終登陸泉州,駐錫于九日山延福禪寺之中,翻譯了較早的《金剛經(jīng)》譯本。由此可見,南安佛家文化之深厚久遠。那么這五座石塔有什么特點呢? ![]()
南安五塔巖石塔,共約五米多高,雄峙于懸崖峭壁之上,俯瞰著山川形勝,以閩南地區(qū)隨處可見的花崗巖巨石雕鑿而成,蔚為壯觀。五座石塔由基座、須彌座、塔身、塔剎四個部分組成,除了高度略有差異,幾乎一模一樣,仿佛五個孿生建筑物,依依相望。 ![]()
石塔是南宋時期新型的球形塔,塔身呈現(xiàn)出圓形的六瓣瓜棱狀,在石壁上鑿出不規(guī)則的佛龕,雕刻出活靈活現(xiàn)、神態(tài)各異的佛像,頂部是傳統(tǒng)樓閣式的六角飛檐。塔剎做相輪葫蘆尖狀,佛塔的邊沿原本懸掛風(fēng)鈴,如今隨著歲月流逝,只留下了依稀可辨的痕跡,而不見了當(dāng)年的鈴聲裊裊。 佛塔居高臨下,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天空,白云悠悠,令人頗有出塵之感。石塔背后是依山而建的龍水寺,又名為五塔巖寺,這里山巒疊嶂、樹木幽深,不失為一處探險訪古的勝跡。每一座現(xiàn)存較久的石塔,它們的存在都有著歷史。佛塔在人們的信仰中依然有著重要的存在意義。 ![]()
在旅游方面,佛塔也已經(jīng)成為人民文化游息的場所,福建佛塔以其挺拔的風(fēng)姿,美化了八閩的山山水水,許多古塔也成為了該城市的標(biāo)識和象征。比如還有泉州的東西塔,福州的黑白雙塔等,這些古塔成為了現(xiàn)代園林布局的中心,成為當(dāng)?shù)氐闹饕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