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官古城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西南約15公里處,地處錢塘江北岸,這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古鎮(zhèn),為良渚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漢代時這里是曬鹽制鹽場所,并設(shè)司鹽之官,由此而得名。從明代起海寧成為錢塘江觀潮的“第一勝地”。錢江潮至鹽官形成“組練長驅(qū)十萬夫”的“一線潮”名聞天下。 在鹽官古城有一個觀賞一線潮的最佳地點,它就是“海寧鹽官觀潮景區(qū)”。景區(qū)坐落在鹽官古城最南側(cè)的錢塘江畔,擁有漫長的江岸線,每年都吸引著眾多的游客來到這里一覽錢塘江“一線潮”的蔚為壯觀?,F(xiàn)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測完核酸,來到景區(qū)入口處,一座六柱五門式石牌坊,上題 “天下奇觀”四字,自古以來,天下奇觀海寧潮就以其獨特且壯美的雄姿讓人神往,更是引得不少文人墨客賦詩贊譽,留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聲驅(qū)千騎疾,氣卷萬山來”,看錢江潮涌,浩浩蕩蕩。 海寧涌潮又稱錢江潮,自古蔚為天下奇觀,它是太陽、月球?qū)Φ厍虻囊偷厍蜃赞D(zhuǎn)產(chǎn)生的離心力及錢塘江河口特殊的喇叭口地形所致,海寧鹽官天天可觀潮,月月有大潮,每天可觀兩潮,每潮有三看:大缺口碰頭潮、鹽官一線潮、老鹽倉回頭潮。每月農(nóng)歷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為大潮日,尤以中秋時節(jié)的江潮為佳。 1923年9月28日,農(nóng)歷八月十八觀潮節(jié)。祖籍浙江海寧的著名詩人徐志摩與友人胡適、任鴻雋、朱經(jīng)農(nóng)、馬君武、陶行知等觀潮的雕塑樹立在鹽官觀潮景區(qū),還原了90年前徐志摩等人觀賞錢江大潮的場景。 我們晨八點剛過就來到景區(qū),導(dǎo)游告訴我們:觀潮需要耐心等待,屆時人山人海。早點進去選擇有利位置,聊聊天、打打牌,靜候江潮洶涌而來。我們來到占鰲塔旁,大槐樹下,眼前的江面平靜地,當耳邊聽到隆隆的聲響,那就是一線潮要到來的前兆。 當潮水在眼前如萬馬奔騰之勢奔流而過時,耳邊的轟鳴聲、游客的驚呼聲此起彼伏,我們的心也隨著潮水浩浩蕩蕩一路前行。 隨著錢塘江潮遠去,來自全國各地的滾滾人潮踏上返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