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耀庭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忍痛凈身,再次醒來時,大清亡了。成了中國最后一位太監(jiān)的他,后來過得如何?
孫耀庭的家庭很窮,早年父母都在一位私塾先生的家中做長工,那時候的他,也曾跟著私塾先生讀過幾年書,日子算是勉強度日??蓻]多久,他的父母都失去了工作,一家人只能以乞討為生,日子也越來越艱苦。 
為了改變生活的現(xiàn)狀,孫耀庭做了一個讓父母解憂的決定:他要進宮當(dāng)太監(jiān)。畢竟,當(dāng)時進宮當(dāng)太監(jiān),至少還有口飯吃,更何況他家里還有其他兄弟姐妹,他家的香火也不會斷了。
更何況,天津的靜??h出過一位小德張,當(dāng)年在宮里權(quán)勢滔天,紅極一時,孫耀庭就是受到了小德張的影響,他想要進宮做太監(jiān),以此來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起初父親并不同意,但因為孫耀庭一再堅持,父親拗不過他,只好同意了。
但其實,太監(jiān)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當(dāng)?shù)?,想要入宮沒點門路根本進不去。再有就是想入宮必須先凈身,去凈身房也是要錢的,而且費用很高,家里也拿不出來那么多錢。
思來想去,父親便找來孩子的舅舅,準(zhǔn)備在家給孫耀庭凈身。
因為手法和工具不專業(yè),手術(shù)過后孫耀庭傷口感染,發(fā)起了高燒,一連在家里躺了好幾天。
當(dāng)他從炕上醒過來的時候,滿心歡喜,以為自己終于可以進宮做太監(jiān)了,卻沒想到,父親給他帶來了一個壞消息:“兒子,大清朝已經(jīng)亡了!”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孫耀庭像發(fā)瘋一般地嚎啕大哭,發(fā)泄著心里的情緒。
父母不敢讓他做重活兒,生怕他的傷口復(fù)發(fā),小命不保??煽吹胶⒆诱赵诩抑杏粲艄褮g,父親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直到1916年,孫耀庭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機會。
當(dāng)時溥儀的叔叔載濤,府上缺少人手,孫耀庭的大嫂認(rèn)識其中一個太監(jiān),于是將孫耀庭推薦了過去,就這樣,已經(jīng)凈身了的孫耀庭,在載濤府當(dāng)職。
雖然沒能入宮伺候皇帝,但好歹也算是找到了一份能夠養(yǎng)活自己的差事。
進入府中后,孫耀庭性格機靈,又踏實肯干,很快就得到了府上一個老太監(jiān)的賞識。老太監(jiān)對他傾囊相授,把自己的經(jīng)驗都交給了他。此時的孫耀庭,沒有想到,機會再次落到了他身上
1917年,貪圖享樂的溥儀,不顧當(dāng)初的約定,重新招募宮女和太監(jiān),看到機會的孫耀庭,拿出自己攢下的錢財,賄賂宮里的太監(jiān),順利進入了皇宮。

一開始,孫耀庭是在九堂副督領(lǐng)任德祥手下當(dāng)差,因為他會來事,深得器重。后來,有一次端康皇太妃去看戲,恰巧孫耀庭在一旁侍奉。
因為伺候得不錯,他直接被端康皇太妃看中,他被調(diào)到了對方身邊。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fā)展,孫耀庭或許也在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夠成為皇帝身邊的太監(jiān)。
然而,1923年的6月,皇宮里突發(fā)大火,大火被撲滅后,宮中損失了大批的珍寶和宮殿。
溥儀大怒:“宮里的太監(jiān)宮女一個不留,全部趕走!”
結(jié)果,倒霉的孫耀庭,還沒來得及在端康皇太妃面前表現(xiàn),就被趕出去了。沒了生計手段的孫耀庭,只好灰溜溜地回老家去了。
但命運就像彈簧一樣,彈得他暈頭轉(zhuǎn)向。
他前腳剛到家,京城就又傳來消息,因為皇宮里人手不夠,又要重新召回一批人,他再次被召回。
這一次回去,孫耀庭的地位水漲船高,成了婉容身邊的太監(jiān)。
一心想著要出人頭地的孫耀庭,為了給皇后留下一個好印象,可謂是費盡了心思。擔(dān)心自己半夜站崗時會睡著,他便在鞋子里放上了渾身是刺的蒼耳,只要一打盹兒,把腳踩實了,立馬就會被蒼耳的刺扎醒。
然而,袁世凱病逝后,馮玉祥帶著兵闖進了京城。和袁世凱不同,在闖進京城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謂的滿清遺老全部趕出皇宮,溥儀也不例外。
跟在婉容身邊兒的孫耀庭,又到了攝政王府當(dāng)差。僅僅過了一個月,不甘寂寞的婉容就跑去找溥儀了,自己也徹底丟了差事。
這一次回到老家,孫耀庭待了兩年的時間,兩年后孫耀庭又懷揣希望回到了京城,還住進了出宮太監(jiān)的居留地:萬壽興隆寺。
后來,孫耀庭原本可以拿到國家給予的補貼,但他卻不愿意當(dāng)一個沒用的人。因為小時候讀過幾年書,他便主動申請工作,去管理北京的寺廟。
生活雖然不算富裕,但是基本的生活條件都能夠得到保障。自己的工作也不再需要看別人的眼色,此時的孫耀庭才真正明白,自力更生才有出路,有一個好的社會環(huán)境才能幸福過日子。 
1995年,他有感而寫:“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以表達自己的情懷。一年后,94歲的孫耀庭因病離世。隨著孫耀庭這位老人的辭世,“太監(jiān)”這個具有悲劇色彩的一類人,也徹底消失了。
孫耀庭老先生從大清朝一直生活到了九十年代,他在近百年的風(fēng)雨中,依然能幸存,并得以善終,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