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uart Gold 訪談 找到一個在你身體里的時刻 Steuart從你身邊走過去的時候, 風是涼的。 學校里無數(shù)偷偷的崇拜者, 也是因為在想什么時候也能“偷來”那份優(yōu)雅。 —— 燕子 之愛創(chuàng)始人 點擊查看訪談上篇: 身體的感知藝術 | Steuart 訪談錄(上) 采訪對象: ![]() Steuart Gold 加州整合學院“軀體心理治療”中心臨床主任;畢業(yè)于紐約藝術名校茱莉亞學院,25年的專業(yè)舞蹈家,后轉向身體導向的心理學領域;善于通過呼吸、感覺、運動、觸覺等身體感知,探索自我意識、信念與情感聯(lián)結。 采訪人: 燕子(之愛 Stage Ai創(chuàng)始人,加州整合學院整合心理咨詢畢業(yè)生) 小山(加州整合學院表達性藝術療愈畢業(yè)生) 01. 我最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是靈魂呢? S:這是個好問題,但并不簡單。因為我覺得有一些東西是人人都可以感應的,但另一方面,每個人又是那么不同。因為我和個人工作的比較多,我不能說對這個人有效的方法,就對另一個人有效。 你知道,我們沒有一個標準化的模版,所以最好的方式可能是不斷實驗。像我不覺得我能給大家講課,或者給大家某一些培訓,但是我會把我的工作坊變成一個實驗室,雖然我自己也是讀了不少學科的書。那么有一次我讀到“道觀”這個字,就非常有意思,你看“觀”這個字不光代表普通的廟宇神壇,還有一個“觀看”的動作在里面,觀的是什么呢?好像就是把宇宙萬物拿來細細研究。 透過舞動、透過觸碰,透過藝術,透過大自然,這些都是很好的條件,我們不是去創(chuàng)造靈魂,而是創(chuàng)造可以讓靈魂自然流動的環(huán)境。 ![]() Q: 那我想知道,您理解的美是什么呢?因為我們回顧歷史,幾乎是從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天起,就有藝術出現(xiàn)了,您覺得這是為什么呢?如果美是如此重要,您覺得美存在在我們身體的哪里呢? S:這又是個很大的問題。我覺得在我們問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要首先想到多樣性,因為在沒有辦法欣賞不同形式的美的時候,我是沒有辦法給出一個單一的答案的,我也覺得沒有一種實相。我們各自都對美有自己的感受,也許我們可以回到剛才的問題。 因為我也經(jīng)常思索,我覺得身體是首當其沖要考慮的,人不能沒有身體,身體是生命精華的所在,不然一個生命就沒有全然地展現(xiàn)。但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悖論,就是我覺得身體同時也是一個容器,藝術、靈感、愛、自然,這些東西都要透過一個容器去流動,某一個時候,身體不在了,可是生命的精華卻被留下了。 你們知道,我深受道家文化的影響,道德經(jīng)里就描述過,身體像一條船,去向河對岸你需要這條船,但到達對岸了,你就不再需要這條船了。所以回到你的問題,靈魂在哪里呢?一定在身體里,但靈魂不是身體產(chǎn)生的,身體是一個容器。 ![]() 02. 那這些從藝術中的滋養(yǎng)和啟蒙,是怎樣啟發(fā)你的心靈工作的呢? S:關于這個問題,我們肯定能有一個很長很長的討論,不過其中一點我覺得很重要:我們的文化,至少在我成長的文化里,我們習慣了某種獲知方式——事事要眼見為實,可以度量的,可以證實的。 當然這些層面是真相的一部分,但除此之外,還有太多太多了,只是我們沒法用肉眼看到,或者沒法度量,或是沒有科學證實,可是那不代表那些不真實存在。在藝術里,我們把我們可以透過另外的通道去感知,我覺得這樣,我們好像可以觸碰到更廣闊空間。 我感覺很多時候我們痛苦,或者向心理工作者尋求幫助,是因為我們在同一種獲知方式的通道里感到限制,當我們可以打開我們的不同獲知通道,這本身就是成長了。 這里有一句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的話,我愛不釋手: All the natural movements of the soul are controlled by laws analogous to those of physical gravity. Grace is the only exception. Grace fills empty spaces, but it can only enter where there is a void to receive it, and it is grace itself which makes this void. The imagination is continually at work filling up all the fissures through which grace might pass. (所有靈魂自然的動態(tài)都被自然律統(tǒng)領著,像物體的重力。恩寵是唯一的例外,恩寵充盈虛空,只有虛空可以容納它——然而也是恩寵本身制造這樣的虛空。想象力不斷填充著恩寵可能經(jīng)過的縫隙。) 我覺得藝術就像神的恩寵,她創(chuàng)造了一個空白,一個縫隙,在這個縫隙里,恩寵可能會降臨,可是去向這個空白,這個縫隙的過程,可能是無比痛苦和無助的,多少空虛和孤獨,讓人無法動彈。 Q:就像你說的,怎樣可以聆聽到更廣闊的空間,這就不能只用我們最優(yōu)先的獲知方式,頭腦的方式,因為頭腦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特權和不平等。但打開更多的獲知通道,我覺得甚至是一種讓心靈更自由的過程。 S:是啊…… ![]() 03. 接下來你想回應哪個方面呢? S:有一個問題是關于旅行的。我應該可以這樣講吧,我跳舞的時候,世界各地差不多都跑遍了,這點也真的是特別幸運的。那讓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讓我觸動的記憶,大概是關于其中一段舞。 當時我們在一個天主教的彌撒里表演,是在一間大教堂里,音樂是東歐的一位作曲家寫的,我們跟著這首作品巡演。因為舞臺就在大教堂里,我感覺那次的表演不光是表演,而是一個神圣的儀式,在場的觀眾也不會鼓掌,當然編舞和音樂都很重要,但對我來說,我知道我不是在為了喝彩而起舞,在某一些時刻,我真的有種超脫自我的感覺。 Q:所以聽起來不光是在橫向空間的旅行,而是有一個縱深的經(jīng)驗,被一個比自己更大的存有承載的感動。 S:是啊,所以在很早的時候我就明白,作為一個舞者去旅行,我可以去到幾乎任何地方。因為這里面沒有語言的障礙,一個動作接一個動作,就是動作本身,也把這些動作和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人分享。 關于詩歌,我很喜愛詩歌,雖然并不是很了解其中的格律,但你和真如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到了幾首。其中《道德經(jīng)》,是一篇很宏大的詩篇,這是我不斷學習的文本,所以這里我想分享一個道德經(jīng)的片段,還有一首瑪麗·奧利弗(Mary Oliver)的詩,她有一句這樣講的: Instructions for living a life: Pay attention. Be astonished. Tell about it. 生命指南: 留心 被驚艷 講述它 多美啊! 到現(xiàn)在我們講的都是喜悅和慶祝的一面,那么早一點的時候我們談到了孤獨和渴望。我們也不能忽視真實的悲傷和孤立,確實在獨處中我們可能會更接近自我的本質(zhì),同時這也是孤獨的,不同于別人。 ![]() 04. 現(xiàn)在我們可以簡單講一講春天這場工作坊的主題嗎? S:我覺得我們以上所講的都和主題有關。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好像四分五裂,沒有辦法完整地經(jīng)驗自己,成長和治愈是一個自然的進程,自然界的每一個個體,生來就有趨向完整的能力。放在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里,首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怎樣減少阻礙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的條件,然后就是怎樣創(chuàng)造一個環(huán)境,讓這種能力得以更完整地表達自己。 所以我們在一個團體里,不論是面對個人,還是面對彼此,怎樣創(chuàng)造一個環(huán)境,讓這樣的能力得以展現(xiàn)。 今天我們講了音樂、舞動、大自然、詩意的語言,以及內(nèi)在深入的工作,和彼此的連結,這些種種方式,都是某種邀請,邀請我們本自具足的天賦得以舒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