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對于家產(chǎn)的分配,不像分水果那么簡單,因為只要涉及到錢財,必然會觸動到人性。 是啊,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各種各樣真實的案例。 有些老人窮盡一生打拼下了一份家業(yè),等到年紀越來越大、力不從心的時候,就會把家業(yè)傳給自己的兒女。 但往往這個時候,就會出現(xiàn)許多未知的情況,有些兒女自從掌握了錢財之后,就對父母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甚至變得冷酷無情。 之前我們老家的村子里就有一位老人,原先是村里典型的“富豪”,但自從他把家業(yè)交給兒子之后,慢慢卻成為了村子里的“貧困戶”,每年靠著救助金生活。 而說起原因其實很簡單,他的兒子自從拿到家產(chǎn)后,就帶著老婆孩子去了大城市,從此就像是消失了一樣。 不但沒有盡到贍養(yǎng)的義務,更是把人性的復雜性展示得淋漓盡致。 所以網(wǎng)上有人就說:老人年紀大了,如果想要把“家產(chǎn)”交給子孫的時候,不但要看當下的處境,更要對自己的未來提供足夠的保障。 而一般情況下,如果你想給兒女分家產(chǎn)的話,那么一定要看看自己的兒女是否滿足以下三點。 01.兒女“謙讓不爭”之后,才可以放心交給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爭家產(chǎn)”的案例層出不窮,也給很多老人敲響了警鐘。 甚至很多兒女為了爭老人留下的家產(chǎn),鬧的兄弟不和、大打出手,從此形同陌路。 我想任何一位老人都不愿意看見兒女們?yōu)榱思耶a(chǎn)而爭得頭破血流吧。 而且最關鍵的是,當兒女們?yōu)榱思耶a(chǎn)開始爭執(zhí)不下的時候,就說明他們內(nèi)心深處,更在乎的不是老人的未來和健康,而是利益。 因為敢動心動念去爭家產(chǎn)的人,往往已經(jīng)用心不良,少了孝順之心,內(nèi)心深處埋藏的也不過是自私自利而已。 所以說,如果老年人想把家產(chǎn)交給兒女,首先一個因素就是要考察兒女們是不是有“謙讓不爭”的心境。 因為懂得不爭的人,往往才能堅守住自己的本心,也具備一個成熟的人該有的原則和底線,不會被利益蒙蔽,也不會因為利益去做違背良心的事情。 這種情況,到了晚年老人家也有依靠,否則如果兒女們“利在則聚,利散則離”,那么晚年生活就會出現(xiàn)很多的問題。 02.兒女“誠心誠意照顧”之后,才可放心交給他們什么是誠心誠意地照顧老人呢?我想人活一世,許多老人到了晚年,心里都會有一桿秤。 而只要是真孝順,那么細節(jié)上是不會騙人的。 我有一次在醫(yī)院住院,碰上一個老太太,她心臟不舒服,我就發(fā)現(xiàn)她的大兒媳每天做好飯給老太太送來,嘴上像是抹了蜜一樣,特別能說會道。二兒媳每天伺候在床前,伺候吃穿、任勞任怨。 我們同病房的人都夸老太太的兩個兒媳特別孝順,結(jié)果老人就笑著說:“是啊,我們家老二媳婦確實孝順”。 而至于老大媳婦倒是閉口不提,后來才知道,原來這個老大媳婦特別精明,之所以每天一日三餐,雷打不動地去醫(yī)院送飯,圖的是老人家手里的幾套房子。 所以說,是真心實意,還是假意逢迎,老人活了一輩子,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判斷出來的。 而只要是真心實意去照顧老人、伺候孝順的,那么就可以放心地把家產(chǎn)交給他們,否則,還是要慎重一些。 03.兒女們能夠“自食其力”之后,才可以放心交給他們這個時代,啃老話題一直屢見不鮮,那么為什么總會有這些問題呢?其實簡單說就是兒女對父母的依賴太重了,少了自力更生,多了鉆營依靠。 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老人不假思索就把家產(chǎn)交給他們的話,那么勢必就會讓他們更加的無所畏懼,從而不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過好日子,而是游手好閑,好吃懶做,最終坑了父母,也害了自己。 另外這里面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沒有自食其力能力、總是依賴父母的人,他們很難體會到父母的不易,而總是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變得自私自利,因此想要指望他們贍養(yǎng)老人頤養(yǎng)天年,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所以說,沒有自食其力,不會自己賺錢的兒女,老人們最好要守住自己的家產(chǎn),否則就像《活著》里的富貴一樣,最終會失去一切,也導致幸福家庭走向沒落。 其實,對于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本事的兒女來說,根本不會覬覦老人的家產(chǎn),因為對于他們而言,自己能夠把日子過好,而且父母的就是父母的,他們也需要去經(jīng)營自己的晚年生活。 所以說,如果家里是這種兒女的話,也可以把家產(chǎn)交給他,因為值得信賴,也能老有所依。 在我看來,老年人無論到了任何時候,都要給自己留夠生活的錢,不要把所有的家產(chǎn)都交給兒女,因為這就像是一場賭博,如果輸了,那么晚年生活將會凄凄慘慘。 最后也想問問大家,你覺得兒女是怎樣,才能把家產(chǎn)交給他們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