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我們經常祝福別人“好運連連”,但“運氣”這種東西似乎很玄,看不見摸不著。至于“好運”,也不知從何開始討論。 如果從科學范疇探討,“好運”或許可以理解為,現實中發(fā)生了小概率的驚喜事件。比如有人買彩票中大獎,有人踏準了風口,有人在最好的時間段買了房。那么,幸運是完全的偶然,還是有跡可循?有社會科學家認為,“好命”的人不是天生,而是個人行為的結果。英國心理學學者查爾斯·懷斯曼致力于研究運氣心理學,他認為,所謂幸運的人其實不過是善于用意外的機會來幫助自己,與其說是運氣使然,倒不如說是自己的行為和性格所致。他發(fā)現,幸運的人,比較開朗、熱情,樂于接觸新的機會與經驗;相反,不幸的人比較孤僻、刻板,不善于抓住突然降臨的機會。英國院士斯蒂芬馬克也發(fā)現,幸運的人有一些共同點:他們愿意嘗試各種事物,愿意改變環(huán)境,并廣泛與人交往。總的來說,經驗開放性越高,遇到的機會就越多,獲得好結果的幾率就大。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似乎可以通過行動,讓自己變得更幸運。 首先,勇敢嘗試。雖然不知道好運氣會不會降臨到自己頭上,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連必要的條件都不具備,好運即使來了我們也抓不住。有研究發(fā)現,在籃球賽場上進球多的人,并不是投球最準的人,而是投球次數最多的人;還有研究發(fā)現,最有可能寫出得獎作品的,不是一直追求質量而是在數量上下了功夫的人。所以俗話說的“機會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是真理。生活中,不去嘗試沒接觸過的事,只會躲在家里什么都不做的人,不太可能有好運;職場中,多做一些工作、多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就更有可能抓住發(fā)展的機會,才有可能交好運?!跋胍胁势?,至少得去買一張彩票吧?!?/p> 其次,培養(yǎng)堅韌、樂觀的性格。多嘗試,可以擴大成功的幾率。遺憾的是,大多數人會在嘗試失敗后就放棄。所以,多嘗試的前提是“即使失敗了很多次以后,仍然能夠堅持”,這就需要非常堅韌和樂觀的性格。在參加中共一大的會議時,毛澤東并不是重要人物,只擔任會議記錄員,可是最后走上天安門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是他而不是其他人??此菩疫\,實際上,卻是毛澤東在漫長艱辛的革命道路上,從來沒放棄和懷疑過自己的選擇,而是對未來始終充滿希望,百折不撓,最終帶領中國走向了勝利。牛津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怂乖谒臅小稙槭裁葱疫\的人一再走運,不幸的人繼續(xù)倒霉》中指出:真正的樂觀主義并不是帶著粉紅色的眼鏡看世界,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各種困難和阻力,甚至為了長遠的、更大的回報,忍受眼前短暫的痛苦。 再次,善待他人。好人有好報,“報”的時機可能是隨機的,會以“好運”的形式出現。始于善意就是種下幸運的種子,總有發(fā)芽、開花的那天。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愿意幫助鄰居,處處關心照顧別人,有了很多朋友,那么哪天你遇到困難,被幫助的可能性就越高。這就是“得道多助”的道理。 去年7月鴻星爾克鞋業(yè)緊急捐贈5000萬元物資支援河南災區(qū),針對其大額捐款行為,網民紛紛表示心疼:“感覺你都要倒閉了還捐款這么多?!庇谑窍破鹆艘惠嗻櫺菭柨水a品搶購狂潮,是其善行打動人性。“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是一個永恒的真理。 最后,多說“是”。有本書叫《對生命說“是”》,告訴我們:假如我們接受生命是不安全的、總在改變的,那么唯一能讓我們感覺充滿能量的路,便是勇于活在不安全里。這是一種生命態(tài)度。勇于對改變說“是”,甚至對混亂說“是”。無論生命帶給我們什么,我們順流而行便是。對于生活、工作、人際中發(fā)生的變化,多說“好的”“可以”“是”。不要對生活充滿抱怨,不要在一些惡性循環(huán)里苦苦掙扎,也不要對厄運持否定態(tài)度,接納生命的種種。然后努力生活、認真工作,不懼前路艱險,不畏未來坎坷,永遠樂觀向前沖。心態(tài)改變了,愿意動起來、走出去,幸運的果實就有可能砸到你的頭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