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秋天早就來了,但氣溫仍居高不下。 深受“秋老虎”折磨的大家,吃不香睡不好,時不時胸口還像壓了塊石頭般,總覺得悶悶的,情緒也相當?shù)吐?,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這是肝氣不順的表現(xiàn)。 中醫(yī)認為,肝主疏泄,喜調達而惡抑郁。若肝氣不舒暢、情緒抑郁,皆可以引起肝郁氣滯,進而影響氣血的運行,人體就容易出現(xiàn)失眠、消化不良、胸悶等癥狀。 因此,肝氣的通暢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想要疏肝理氣,我們該怎么辦呢? 很簡單,我們可以常按揉這3大“疏肝穴”—— 按揉“疏肝穴”,去肝火、理肝氣! 1、肝俞穴 經(jīng)常捶打肝俞穴,能夠促使氣血流通、調節(jié)臟腑,可達到疏肝理氣、養(yǎng)肝明目的作用。 此外,刺激肝俞穴還能促進肝膽的濕氣排出。 取穴:位于背部脊椎旁邊,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 圖源:家醫(yī)自制 操作方法:捶打或按揉此處,可直接刺激肝俞穴。 捶打時,要快慢適中、剛柔相濟,力度以能使身體振動而不感到疼痛為宜。每天捶打2次,每次3~5分鐘為宜。 2、太沖穴 太沖穴作為養(yǎng)肝要穴之一,經(jīng)常揉按,能起到疏肝理氣、平肝熄風的作用,還有利于舒緩不良情緒,并緩解伴隨情緒不佳而來的胸脅脹悶感。 此外,太沖穴還可平肝熄風,能緩解肝陽上亢型高血壓常見的頭暈頭痛、急躁易怒等癥狀。 取穴:在第一、二足趾間,向足背的方向摸尋約2橫指寬度,按壓有凹陷感處即是。 ![]() 圖源:家醫(yī)自制 操作方法:用雙手同時揉按左右腳的太沖穴,力度以能感受到酸脹感或脹痛感為宜。每次持續(xù)3~5分鐘,早、中、晚各1次。 3、大敦穴 大敦穴是足厥陰肝經(jīng)上的主要穴道之一。肝經(jīng)從大敦穴處開始,巡行到生殖器、肝、腦、眼等部位。 因此,按揉大敦穴不但能疏肝理氣,激發(fā)人體少陽之氣,以達到清肝明目之效,還能緩解因肝火旺盛而引起的目眩、腹痛、肌肋痛。 取穴:在腳拇趾靠第二腳趾那一側甲根邊緣約2毫米處。 ![]() 圖源:家醫(yī)自制 操作方法:按壓大敦穴,直至感到有酸脹感即可。 除了按揉穴位外,大家在日常還可做做以下幾件小事~ 做好2件“養(yǎng)肝事”,整個人都舒暢 1、保持心情舒暢 如前文所言,“肝喜調達而惡抑郁”,心情陰郁、急躁易怒或引發(fā)肝臟氣血瘀滯不暢。 反之,心情舒暢、心態(tài)平和,則有利于肝氣正常升發(fā)和調節(jié)。 而萬物蕭條的秋天,更易滋生“悲秋”情緒,因此,許多人會出現(xiàn)情緒失落、焦慮、悲觀的抑郁情緒,這就不利于肝氣疏發(fā)。 想要疏肝理氣,大家可以趁著天氣好,約上三五好友登高望遠,換個好心情。 同時,保持樂觀開朗豁達的情緒,以使肝氣順達,從而起到養(yǎng)生防病的作用。 對于肝病病人來說,更應隨時保持心情舒暢,過喜、過怒等異常情志刺激都會損傷肝臟,嚴重可能會加重病癥。 2、多練“噓”字功 想要達到疏肝明目的作用,大家可以堅持練“噓”字功。 練習時音調要柔細勻長,使氣呼盡,“噓”后調息時要閉目凝神,尤其是肝病病人。 做法:兩腳自然分開站立,采用腹式呼吸,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吸氣時兩唇輕合,舌抵上顎;呼氣時收腹、提肛,同時發(fā)出“噓”音,并盡力瞪目。 (養(yǎng)生每日推送) |
|
來自: 新用戶1448837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