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穴:相當(dāng)于傳統(tǒng)腧穴承漿穴。 《針灸甲乙經(jīng)》中載:在頤前唇之下。 【取法】正坐仰頭。 在頦唇溝的iE中凹陷處取之 【作用】具有健脾和胃、調(diào)理三焦、疏通運化的作用。 【主治】小兒厭食癥、小兒消化不良。 【治法】取厭食穴常規(guī)消毒后,用1寸毫針迅速刺入3~4分,行捻轉(zhuǎn)補瀉手法,留針20分鐘,期閻每隔5分鐘行針1次,對5歲以下小兒也或不配合之小兒,可用疾速捻針5~10秒鐘后出針,不留針,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6次為1個療程。此外,也可采用指壓法代替針灸,但手法一定要有力而柔和,盡量不傷及正常皮膚和組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