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治的角度看,社區(qū)團購會面臨哪些問題?從中可以總結出怎樣的道理?在下面這個案例中,也許可以帶來一些啟示。 案例 社區(qū)團購興起后,某小區(qū)也迅速組建了大大小小的團購群。其中,有一個團購群參與的人數(shù)最多,提供的團購物資較豐富,在成功開團幾次后,逐漸在小區(qū)中聲名鵲起。由于大量團購的物資需要有人分揀和發(fā)放,“團長”便希望在每棟樓都招募一個志愿者,負責把本樓棟的團購物資發(fā)給居民。不料,這個提議卻遭到了一些非議,一些有代表性的居民發(fā)言如下。 A居民:“團長,你說說有多少回扣?讓我們免費出力,而你自己賺錢,這樣不好吧?!?/span> B居民:“要么明確說好分發(fā)物資有多少錢,但別說是做志愿者。要么大家都不拿錢,但供貨商有沒有給團長補貼,也要講清楚。” C居民:“上次團購多出來三箱牛奶,團長說發(fā)給小區(qū)里孤老了,不過看照片中的房型,不像是我們小區(qū)的呀。這照片不會是假的吧?” D居民:“孤老的照片是我拍的,連這也要質疑嗎?你是不是存心來這個群里搗蛋的?!?/span> …… 一時間,群里針對此事的討論絡繹不絕,有提出質疑的,有為“團長”說話的,也有互相爭吵的。在膠著了大白天后,局面終于有了轉機,一些居民把話題引向了積極地一面。 E居民:“大家都別吵了,讓我們聚焦事情本身,以解決問題為主?!?/span> F居民:“團購都是自愿行為,大家覺得價格合適就買,不合適就不買,別扯到個人身上。” G居民:“我是5號樓的,我可以做志愿者?!?/span> H居民:“我是8號樓的,9號樓和我們連在一起,我可以給兩幢樓一起發(fā)物資?!?/span> …… 就這樣,在居民們的充分討論之后,終于達成了共識,確定了分發(fā)物資的志愿者,使得團購得以繼續(xù)開展。 在這個案例中,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 1 一是有明確的社區(qū)需求。團購行為確實符合社區(qū)居民當下的需要,這是推動事件最重能夠順利解決的重要前提。哪怕在過程中遇到爭執(zhí),但只要居民的需求是真實的、迫切的,大家最終都會想辦法去解決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2 二是能主動限制負面爭吵行為。在微信群討論的過程中,有好幾次都形成了互相爭執(zhí)的局面,火藥味很濃。索性大家最終沒有把這種負面的氣氛不斷擴大,而是有意識地勸阻一些過激的言論,讓理性討論成為主流。 3 三是有充分的意見表達。短短一天時間里,微信群就產(chǎn)生了成百上千條消息。大家在討論的過程中,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這對推動主流意見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4 四是能積極傳播正能量。在該案例中,當?shù)谝晃痪用裢ι矶觯硎驹敢獬袚驹刚叩墓ぷ骱?,立刻形成了榜樣,使得更多的居民也愿意紛紛表態(tài),主動去做志愿者。這種舍己為人的正能量,給問題的解決帶來了一錘定音的效果。 從案例中可以得知,推動自治需要有一個明確、迫切的需求,讓大家圍繞問題展開充分討論,并在過程中主動限制負能量言論的傳播,積極提倡正能量的討論氛圍。這樣,社區(qū)居民就能夠完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jiān)督,居民的自治能力和自治意識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