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走,去嘉興!游覽筆記(園林篇四)

 吳越盡說 2022-09-13 發(fā)布于浙江

走,去嘉興!游覽筆記(園林篇四)


吳躍進


園林篇(四)


⑩ 梅花洲景區(qū)



梅花洲位于南湖區(qū)鳳橋鎮(zhèn)。梅花洲不是梅花產(chǎn)地,而是因地形而得名,這里河港交錯,阡陌縱橫,地形如同梅花的花萼。




如今,小河依舊,老宅斑駁,給梅花洲增添了幾分歲月的滄桑;南朝古寺石佛寺晨鐘暮鼓,寺前兩株千年銀杏傲然佇立,三步兩爿橋上藤蔓纏繞,綠植掩映;這些千年遺產(chǎn),歲月留痕,向游人展示梅花洲的舊時今朝。




梅花洲地處嘉興南部,地勢較高且周圍還有多處高墩土丘,組成土墩群落,東有白墳墩,北有劉家墩和白虎墩,南有盛家墩及半山,河道環(huán)繞土墩群,水網(wǎng)密布,先人選擇這里居住,繁衍生息。白墳墩曾經(jīng)出土馬家浜文化到春秋戰(zhàn)國各個時期的文物;梅花洲也曾發(fā)現(xiàn)過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




五千年前人類文明的篝火就照亮了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扎根于此,并且代代相傳。佛寺、古杏和石橋流傳千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充當(dāng)了傳承者,繼往開來,讓游覽過梅花洲的人們?yōu)橛凭脿N爛的中華文明而倍增自豪。





【石佛寺】



據(jù)記載,唐至德二年(757)因四尊石佛的出世,因而建寺,原本深鄉(xiāng)僻壤從此聲名遠(yuǎn)播,宋明兩朝皇帝曾先后賜名。明嘉靖年間,吏部侍郎姚弘謨游石佛寺,在《重修石佛教寺碑記》中記載石佛寺有“八景”,即金剛檜、菩提樹、一鑒泉、四佛石、梅花洲、青蓮池、香花橋、白云邱。




后來幾經(jīng)戰(zhàn)火和文化浩劫,到上世紀(jì)末,石佛寺僅存部分寺基,而梅花洲只留下三步兩爿橋、香花橋和兩棵銀杏樹,其余都蕩然無存。文明慘遭浩劫,好在終究沒有斷根。




2007年石佛寺重建奠基,梅花洲景區(qū)建設(shè)同時展開。重建后的石佛寺中路建筑有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而后從南至北依次為大雄寶殿和藏經(jīng)樓,僧房、齋堂則分列兩側(cè),北面是禪修堂。




梅花洲以石佛寺為核心,相繼建成梅洲廣場、商務(wù)酒店、桃林、西街、翰林書院、農(nóng)業(yè)觀光園、文創(chuàng)拓展區(qū)等,修繕了馮氏老宅、河岸石橋等,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返璞懷舊、回歸自然的梅花洲,一座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




【一對古銀杏】



兩棵古銀杏樹均位于石佛寺西側(cè),一樹在河?xùn)|,一樹在河西,隔河相望,至今有1240多年樹齡,東杏高28米,樹圍5.85米,為雄性;西杏高25米,樹圍5.78米,為雌性。這兩棵參天古樹,樹干挺直,枝繁葉茂,春夏翠綠,深秋金黃。觀賞者絡(luò)繹不絕。


東杏(雄株)


西杏(雌株)

唐代之前就把銀杏樹代替菩提樹,佛門稱之為“圣樹”,所結(jié)出的果實稱“圣果”,江南各地名剎古寺內(nèi)都可以看到高大和古老的銀杏樹。




唐代有一首《圣果寺》的詩流傳至今,詩云:

路在中峰上,盤圍出薜蘿。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

古木從青靄,遙天浸碧波。下方城郭近,鐘磬雜笙歌。





用來吟詠這兩棵古銀杏樹頗為貼切。歷經(jīng)千年頑強存活的一對古樹,是尋覓人類文明和文化遺產(chǎn)活的標(biāo)本,也是人類最忠實的伙伴。



【三步兩爿橋】



三步兩爿橋造型小巧精美,是兩座連在一起的單孔石拱橋,相傳始建于唐代,由寺內(nèi)僧人化緣募建。雖為連體,但獨立造型,各有名稱,東南為聚秀橋,南北朝向,橋長13.55米,寬2.15米;西北為常豐橋,東西朝向,橋長13.55米,寬2.7米。據(jù)傳說,橋名出自明朝當(dāng)?shù)叵銧T鋪老板的兩位千金的名字。




兩座拱橋呈90度直角,且兩橋之間只有三步距離,故稱三步兩爿橋。爿,是當(dāng)?shù)赝猎?,量詞,一座橋當(dāng)?shù)亟幸汇輼颉?/p>




三步兩爿橋位于五條水系交錯之處,利用河流的地形特點營造,構(gòu)思精巧,腦洞大開,造型別具一格,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江南水鄉(xiāng)橋梁建筑的設(shè)計智慧和工藝水平,是嘉興現(xiàn)有最古老的石橋之一。



【香花橋】



位于石佛寺前,南北向,跨長生河,始建年代與石佛寺同時,舊時位列“八景”之一,重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光緒二十年(1894)再次重建。



此橋為單孔石拱橋,東西橋首均有“香花橋”字樣。北側(cè)石階五級,南側(cè)石階三級。橋東側(cè)有柱聯(lián):“波涵汪澤貫千流,缽傳石佛歸宗風(fēng)?!?/p>



香花橋周圍景色宜人,過橋北側(cè)有一汪水池,夏季睡蓮盛開,幽香陣陣,周邊綠樹鮮花,四季盛開,每每路過,空氣中傳來鳥語花香,名副其實。



【馮氏老宅】




位于儀賢橋西堍,占地2000余平方米,建于清末民初,共三組宅院,自西向東并列,西側(cè)二宅是江南建筑風(fēng)格,為里人富商馮守六于清同治之前所建;中路為南北排列三進房屋,南屋兩側(cè)有廂房,北屋與南屋間有庭院,北屋人稱堂屋,高7米,系馮守六建于清同治年間;東路臨河共三進,具有徽派建筑特點,南二進為兩層樓房,北為堂屋,東側(cè)沿楊廟塘,河埠有碼頭,此宅為民國初馮仲卿建造。





馮宅坐北朝南,以磚、木、石為建筑材料,木構(gòu)架為主,大梁及梁托等處均雕有精致紋飾,中院馬頭墻相對而立,墻面繪有清供壁畫;廂房樓有精雕細(xì)刻的木窗;儀門有磚雕門樓,上有“八仙過?!眻D案,中間題匾“氣若幽蘭”。







這幢老屋的屋后就是馮家碼頭

馮氏老宅建筑群融合徽派建筑與江南傳統(tǒng)建筑兩種風(fēng)格,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兩地的文化交流,在嘉興少見。



【西街】




石佛寺地處嘉興至海鹽的交通要道,歷史上經(jīng)濟發(fā)達,在清代中期已經(jīng)有繁華的集市,清朝政府在石佛寺設(shè)置軍事性質(zhì)的“石佛寺汛”,民國時期成立了石佛鎮(zhèn),形成東、西、南、北四條商業(yè)街??箲?zhàn)時期,石佛鎮(zhèn)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逐漸蕭條。







西街在20世紀(jì)70年代還只是條石板小道,街邊有豆腐店、茶館、兒科診所等。近年已改造成為特色旅游商街,經(jīng)營的都是鳳橋的特色老字號商品,包括鳳橋特有的竹刻、陶笛、船模、老布鞋、干花以及各種傳統(tǒng)小吃。



鳳橋竹刻




西街文創(chuàng)文博



【翰林府第】



位于西街北側(cè),原為馬氏老宅,當(dāng)?shù)胤Q為“馬家廳”、“走馬堂樓”。相傳,清朝雍正年間馬家廳曾懸有“高風(fēng)偉柏”御賜匾額,民間有“走過三江六碼頭,走不過馬家弄蒂頭”之說。





翰林府第以“鏡因幽勝,名以美傳”而成為本地文人名士游覽、讀書、詩詠、歸隱、避難之所。


翰林東院


翰林西院



馬家老宅被稱為翰林書院,因為曾經(jīng)是古代文人學(xué)士苦讀的地方。明末以來在石佛寺隱居的名士文人很多,其中有岳飛后裔、原嘉興知府岳元聲,有聞名于世的大收藏家項元汴,與董其昌齊名的著名畫家李日華,以及大文豪朱彝尊及其祖父朱國祚,知名文士彭孫貽等。


 



翰林府第東側(cè)有御碼頭,碼頭上的石構(gòu)件保持原樣,過去到梅花洲大都走水路,大戶人家皆有私家碼頭,馬家的這個碼頭因接過圣旨而被稱為“御碼頭”。


過去的御碼頭

未完待續(xù)。
寫于 2022-04-07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