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輩子吃到的第一塊兒月餅,大概是我到了五六歲的時候。——遠在江西當兵的三爸往家里寄了一盒月餅,還有一個竹床,四把竹椅子。 那個時候我們對月餅沒有一點兒概念,當然也沒有過中秋節(jié)吃月餅這樣的講究了?!嗽率暹@一天,在我們那個時候的小山村里,跟平常的日子沒有什么區(qū)別,還是像平常一樣的忙碌,還是像平常一樣的吃飯睡覺上學。唯一有點兒不同的是,近十五月亮圓很圓很亮的那幾天晚上,我們村里都是一大家子人搬個小桌子,拿著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明亮的月光下,說很長時間的閑話,桌子上放著院子里樹上打下來的核桃,白天摘下來的熟透的柿子,還有大棗。然后,當小孩子們一個一個打起哈欠的時候,大人們就叫他們趕快去睡覺。 那天月餅寄回家的時候,應該是半下午了。我們在外面玩耍結束剛回到家,奶奶就叫我們趕快洗手,說有個好東西給我們吃。一般情況下,想叫我們洗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可是,聽到有什么稀缺的好東西,我們急忙跑到洗臉盆跟前“撲騰撲騰”地洗開了手。然后,還要把手舉起來給奶奶看一下,以示我們是真的洗過了的。 奶奶從炕頭柜子里很小心地掏出用老式中藥鋪子里用來包中藥的黑黃麻鞋紙緊緊包裹著的一包神秘東西,放在案板上,細致地解開老式紙繩子。我們就看到一個小巧玲瓏的像象棋一樣大小的東西。奶奶說,這就是月餅。因為只有一包,而且一包里只有六個,全家人分不下來,我們幾個小孩子就只能分開一人吃一點兒。我們看著那個叫作月餅的小東西,急于想嘗到它真正的味道,就急忙雞啄米一樣地點頭,嘴里“嗯嗯嗯”地答應著。 奶奶拿廚刀把月餅切成了四瓣兒,然后遞給我們。奶奶切的時候,我們的小眼睛都被拉直了。奶奶遞過來的時候,我們的兩個手掌展開并攏,非常珍惜地把那塊月餅捧在手心里,轉動著手掌左邊右邊地轉圈兒看著。不是我們不敢吃,而是我們舍不得吃。 終于,我們下了口:先是用舌頭尖兒甜一下,甜,真的是很甜,比我們喝的糖精水甜。然后,用牙齒輕輕地薄薄地切下來一點點兒,盡量讓月餅在齒縫間多逗留一會兒,好讓自己記住月餅的味道。晚飯前,當月餅被我們這樣舔食完之后,我們就剩把手掌也舔一遍了。反正,那天晚飯,我就沒舍得洗手,我要努力讓月餅的味道在自己的手掌心盡量保持長久一些。 那一包月餅,奶奶好像還給我們分過兩三次,然后奶奶就把包月餅的紙抖落開,告訴我們,“月餅吃完了,不要再想著了?!蔽覀兗扔悬c失落,但是又有點希望,急切地盼望著明年的八月十五快快到來,我們就又可以吃到月餅了。 急切的希望,讓時間顯得過得太慢太慢。我們在家的時候爬在窗臺上看外面,我們上學的時候打量教室外面。坡上頭下雪了,坡頭的草木開花了;杏熟了,蘋果熟了,核桃熟了柿子熟了的時候,八月十五就到了。 第二年三爸寄回來的是一包點心。我記得很清楚,就是像現(xiàn)在的德懋恭一樣的水晶餅。點心還是給那張老式麻鞋紙包成了個四棱子,包了好多層。奶奶解開來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拓著紅印子的跟月餅一樣大小的白顏色的“月餅”。奶奶說那是點心,更好吃。 點心不好切,我們就一人可以吃到一個。我發(fā)現(xiàn),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一直期盼的事情不但實現(xiàn)了,而且還能超出你的期望值。——一個整塊兒點心帶來的幸福感,遠比四分之一塊兒月餅強多了。 我清楚地記得,那天領到自己的那塊兒點心后,我偷偷地跑到了老家院子前面那棵柿子樹底下的石頭上,一直拿舌頭把點心舔食到了母親叫吃晚飯。點心,比月餅給我留下的味蕾記憶更深刻更久遠。 這以后,老家那里人們的日子有了很大變化,人們逐漸有了過八月十五的習慣。那一天下午,父親早早從地里回來,然后騎著自行車去祖庵鎮(zhèn)上了一回集,買回了兩包月餅,——其實還是點心。一包給我們晚上坐在月下吃,一包給爺爺奶奶送過去。 那一年八月十五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記憶的“中秋節(jié)”。晚飯后,母親在院子里桐樹底下的石桌上擺滿了核桃,柿子,毛栗子,大棗,蘋果,芝麻餅,中間的盤子上是叫我們讒言欲滴的點心。我們一家人坐在明亮的月光下,月光透過寬闊的桐樹葉子,斑斑點點的灑在我們的身上灑在我們的臉上,就像我們心里的甜蜜和幸福,把分解開來了一樣,在那里興奮地跳躍。 此后,“中秋節(jié)”就正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一年就有了三個重大節(jié)日:春節(jié),端午節(jié),和中秋節(jié)。有意思的是,都是跟吃有密切聯(lián)系的?,F(xiàn)在想來,我對童年的記憶,無論是什么,都跟吃有關系,都扯不開。 等到上了大學,上了班,月餅就成了很平常的東西。那一天,學校會給發(fā),單位會給發(fā)。可是我獨獨喜歡尋找那種叫作點心的東西來吃,它就是我鐘情的“月餅”。 月餅真正泛濫開來,也就是近些年的事情。包裝越來越精美,品牌越來越多,但是味道卻越來越差??粗依锒褲M的月餅,我真有點感到好笑:“小時候是沒的吃,現(xiàn)在還是沒的吃?!蔽仪皫滋烊コ匈I了一盒德懋恭牌水晶餅,吃到今天是最后一塊兒。至于那些月餅呢?放著吧。 人生大概就是這樣吧,所謂的好東西,我們不過是吃個稀罕。一旦多得叫人煩的時候,就不那么可愛了?!魏问虑?,好像都跟這月餅一樣,因為稀缺 ,所以珍貴。 ![]() (作者簡介:陳啟,陜西西安人。2008年歌曲《因為有你,因為有我》(詞,曲)發(fā)表于《中國音樂報》。散文《吃麥飯》入編2019年中考沖刺卷陜西專版。) |
|
來自: 新用戶3134eDv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