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讀者的一封信: 晚情老師,您好 我和老公是相親認識,相處八個多月,互相見過家長。 因為疫情,雙方家長先視頻聊天,敲定了彩禮婚期等。 今年五月份領(lǐng)證完,疫情解封,雙方家長才線下見面,現(xiàn)在還有10多天就要舉辦婚禮。 雙方家長見面之后,因為彩禮等問題,我媽媽不太高興,進而開始挑剔很多之前已經(jīng)不介意的問題。 我覺得這些事情都說通了,但現(xiàn)在臨近婚禮,我媽媽對我婆家和我老公又各種不滿意。 剛談戀愛時,我媽跟我說彩禮六萬八、有三金就可以,私下我跟老公交流也說的這個數(shù)。 兩個媽媽視頻聊天時說的彩禮,其他人不在場。 我媽復述是:我婆婆說給十萬,我媽覺得多,六萬八就行,我婆婆說不差那些錢,就十萬。 結(jié)果我媽一直以為是十萬,等到見面時只給了六萬八。 我媽認為是因為領(lǐng)證了,婆家就降價了,認為這是不在意我,沒有看得起我和我娘家的表現(xiàn)。 并且認為我老公對這個事知情,覺得他們家是故意的。 雖然沒有當場發(fā)作,但因為這件事,對我婆婆一些夸自己兒子的言行,和我老公工作沒有調(diào)轉(zhuǎn),結(jié)婚后我要一起還房貸等等,開始各種挑剔,越來越不滿意。 我老公覺得再給四萬,但是我媽又覺得不是錢的事,不肯要,但老因為這個事帶到其他事發(fā)脾氣。 對于當著婆婆面干點活,或者我婆婆用我東西什么的,就覺得人家沒素質(zhì),不懂禮數(shù),給我下馬威。 雙方家長見面,開始約在我倆上班的城市,后來老公問我,讓我媽去他家行不行,正好我倆也回去。 我覺得沒啥,我媽就覺得這是第一次見面,哪有女生家長去男生家的,非常生氣。 在這事情上,我覺得說得有點道理,就跟老公說還是讓雙方家長都來我倆的城市。 見面時候,我公公沒有來,因為種地,說是地離不開人,我媽就很生氣,覺得見面不來,就是對我和她不重視。 我跟她溝通過我的想法,本來以為說通了,當時她也答應得挺好的,因為婚禮臨近,我婆家沒有打電話給她邀請參加婚禮,又發(fā)了脾氣。 我問問她的行程什么的,也不說,就只是發(fā)脾氣,開始翻舊賬,還是以前這些事,覺得我婆家不懂禮數(shù)。 其實是我覺得她之前對我老公不滿意,對婆家不滿意,我覺得不滿意就少來往嘛,我自己跟她溝通就好,結(jié)果她又挑這個理。 甚至把我妹妹也帶進這些事情里,怪我不懂得維護我媽,只會挑我媽的毛病,維護別人。 我的想法: 彩禮問題,因為倆媽聊天沒有第三方,感覺說不清,也不想鬧大。 因為我不確定我媽媽有沒有在婆婆說十萬之后,客氣說什么六萬八就行; 也不能確定我婆婆是聽叉了還是故意的,如果婆家和老公真有什么別的想法,可以再觀察,自己留心。 首飾給了七金,六萬八在預期之內(nèi),我沒有我媽那么生氣介意。 現(xiàn)階段老公對我很好,我不想找婆婆對質(zhì)之類把事情鬧大。 本來我媽說十萬都給我過日子,變成六萬八之后,我就把錢都給我媽存著,原定給我的陪嫁錢也沒帶過來,都給我媽一起存著了。 我覺得自己也不是一點后路沒留。 我媽介意一些婆婆的言行,說給我下馬威啥的,我其實有時候也會有同樣的感覺,但都不是原則上的大事。 跟婆婆有些合不來都很正常,一年到頭跟婆婆見不了幾面,能溝通的溝通,能解決的解決,都不是啥值得往心里去的事情。 我就是覺得現(xiàn)階段我跟老公感情很好,過得也開心,該留心的我也有留心,既然還想好好過,就沒有必要盯著這些事情不放,一直翻舊賬。 我和我老公也反思了一些問題,比如彩禮問題,我倆在倆媽聊完之后就沒有溝通,還有一些事情如果想到了互相提醒,就會好一些等。 現(xiàn)在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我的想法有什么問題,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跟自己媽媽講通道理,這類矛盾有沒有什么好的處理方法? 留言區(qū)等著你! |
|
來自: 金蘋果6 > 《生活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