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茂淵與李開弟 張廷重一生中最想掌控的三個女人,全部被妹妹張茂淵帶離: 1924年,其妻黃逸梵在張茂淵的幫助下,登上前往英國的客船前往歐洲美術(shù)學校,脫掉強加于身的“母性”“妻性”,吹響新生活的號角。 無獨有偶,其女張愛玲也在張茂淵的幫助下,以遠東區(qū)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倫敦大學,即便張廷重的“出國強迫癥”復(fù)發(fā),強加阻攔也未果。 要說張茂淵是因為私人恩怨,坑害自己的親哥,也不見得如此。 ![]() 張愛玲的父親張廷重 “姑姑張茂淵是個怪女人,她特立獨行,淡漠得仿佛要超脫紅塵之外。” 張愛玲《姑姑語錄》中記敘的張茂淵,就是這樣一個對人和事可以理性到無情的女人,至于為何針對的人總是張廷重,答案是明擺著的: 捧戲子、吞吐阿芙蓉、館藏姨太太,靠著母親的遺產(chǎn),張廷重過著墮落的生活,令張茂淵所不齒。 樁樁丑事也破碎了黃逸梵及女兒張愛玲的“和美新式家庭夢”。 ![]()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 在張茂淵看來,她所行之事并非“大義滅親”,而是盡力而為地在腐朽的貴族家族中“救出了”兩個女人而已。 剩下的一個張茂淵“救出”的女人,是張茂淵自己。 那一年她24歲,仍未嫁人,生在沒落封建家庭中,卻崇尚自由戀愛。 張廷重除了濫用“夫權(quán)”“父權(quán)”以外,還曾試圖以“兄權(quán)”威逼利誘,讓張茂淵也走嫂子的老路,嫁給所謂門當戶對的遺少。 也正是由于沒打好這個“小算盤”,讓張廷重在家中的權(quán)威全面崩塌: 去英國留學的,不止黃逸梵,還有張茂淵。 這家中的女人,他一個也管不住。 ![]() 張愛玲 然而,作為第一批“出走的娜拉”,張茂淵肩上的擔子并不輕,她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嫂嫂負責。 此行,黃逸梵是背著:“撇下4歲的女兒張愛玲、3歲的兒子張子靜,和小姑逍遙歐游”的罵名而來的,容不得她辜負。 嫂嫂是湖南人,在嫂嫂的觀念里,“湖南”與“勇敢”是同義詞,這一點張茂淵極為欣賞。 雖早早升級做母親,但她歷來不肯耽于母性,張愛玲《對照記》里有許多黃逸梵的玉照,結(jié)婚多年后她依然如清純少女一般。 她歷來和“人母”、“人妻”謹慎地保持了適當?shù)木嚯x,生怕被人“裝進套子”,她依舊志存高遠。 ![]() 黃逸梵 張茂淵十幾歲的時候,便遇到了黃逸梵這個知音,“一起去見識西方世界”,是她們的共識,是作為“籠中之鳥”的她們,早年的夢想。 她們的出走是驚世駭俗的,是對家族尊長表達反叛的,是作為女性放棄受委屈后以“回娘家”等“軟抵抗”方式來解決問題的; 是脫離仍麻痹自己的“遺少”的控制,擺脫隨波逐流的消極心態(tài),向“舊時代”鞠躬后,在“新時代”中安置自己,迎接先進文化的。 做好這一切,讓張茂淵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頭腦中這般的思慮,使得張茂淵望向大海的目光當中,多了幾分惆悵。 ![]() 張愛玲及張茂淵 然而,似乎痛苦的存在就是為了襯托光明與幸福的可貴。 船身伴著潮起潮落顛簸起伏,暈船的不適感向張茂淵襲來時,陽光卻躲過了烏云,灑下來,映襯的海面波光粼粼,船舷處透著陽光。 一個人向她走來,那人臉上的絨毛清晰,映襯著他整個人都是在發(fā)著光的,滿眼關(guān)切的樣子平添了幾分溫暖。 他戴著金絲邊眼鏡,斯斯文文的長相,讓張茂淵很有好感。 那來人,便是李開弟。 ![]() 張茂淵 李開弟出生于1902年,閔行鎮(zhèn)北街易園鈍暇,比張茂淵大上一歲。 父親李衡齋是清末秀才,易園最后的主人。 1951年11月至1953年2月,任上??h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常務(wù)委員會副主席。 李開弟本人5歲進私塾,8歲進務(wù)敏小學,12歲考入交通部所屬上海工業(yè)專業(yè)學校,升附中后,于1924年再上海交通大學專業(yè)畢業(yè)。 此行的目的,便是李開弟獲取公費赴英國留學,前往英國曼切斯特完成學業(yè)。 由此不難看出,李開弟是青年才俊,是毋庸置疑的“先進人士”。 ![]() 張茂淵 所謂一見鐘情,怕不就是這樣的畫面: 二人素不相識,對方卻跑前跑后的遞毛巾,泡龍井,熱情殷勤; 身處異國他鄉(xiāng),兩人卻能以同語言天南海北的暢談,對方還用自己不熟悉的語言,為自己英文朗誦拜倫的詩,感受拓展“新大陸”的喜悅; 身為女子,故作堅強,踏上未知征途,想要獨自“撐起一片天”時,對方卻說“海風涼”,在自己瘦弱的肩頭,披上一條霞披。 那霞披,布料質(zhì)感涼涼的,中間的一塊寶石被青綠絲線穿著,是半透明的淡紫紅色,輕輕嗅著,仿佛還帶有對方的味道。 那霞披,他未曾說過需要歸還,她未曾禮貌提問“是否需要歸還”,便在那一刻,默認成為了二人的定情信物。 李開弟的出現(xiàn),讓愁苦的氛圍瞬間散開,一切莫名變得美好起來,平日里冷若冰霜的張茂淵,內(nèi)心似乎也在慢慢融化。 ![]() 張茂淵 因不凡的容貌與才情,上海名媛張茂淵成為了學校里的風云人物,是眾人眼中的“女明星”。 當1927年暑假,與李開弟一同參加英國北部舉辦的留英中國男學生會夏令營地好友嚴智珠,還曾興奮地向他介紹張茂淵。 李開弟只能笑笑,對于張茂淵的事情,他李開弟還需要他來告知? 1927年年底,李開弟安排了乘船計劃,先后到比利時、法國去游玩一圈后,決定進入英國人開設(shè)的安利洋行,擔任工程師。 張茂淵、李開弟分別于1928年、1929年從歐洲完成學業(yè)后回國。 與張茂淵一同回國的,有嚴智珠夫婦和嫂嫂黃逸梵,他們與李開弟都成為了一個圈子里的朋友。 ![]() 張愛玲(左) 1932年9月,上海大華飯店內(nèi),李開弟穿著新郎服飾,接著喜帖,招呼著來人,忙碌的不亦樂乎。 張茂淵妝容得當,和一位閨名為夏毓智的女子并排坐著,二人此前未曾謀面,卻一見如故,像是不多日便能變成閨蜜一般。 可當婚禮司儀喚著新郎、新娘的名諱入場時,走上前的人,卻是坐在張茂淵身邊的夏毓智,閔行的富家女。 張茂淵在當日,卻做了婚禮的女儐相,行為舉止落落大方,看不出任何不妥之處。 一對佳偶乃天成,在場所有人為他們鼓掌祝福,包括張茂淵。 ![]() 張愛玲與弟弟 于看客而言,這故事情節(jié)急轉(zhuǎn)直下的程度,像是一場短暫而燦爛的美夢。 然而,當日在郵輪上,并非沒有情緣發(fā)生,張茂淵與李開弟二人,也并非只有萍水相逢那么一點緣分。 郵輪航行持續(xù)幾日后,他們到達了目的地,他們對彼此的陪伴從朝夕相處的海上生活,走向了各自為營的學院生活。 張茂淵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李開弟在英國利物浦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他們像所有熱戀的情侶一樣,甜蜜地計劃著未來。 情緒濃度之高,使得李開弟穩(wěn)穩(wěn)坐在了張茂淵“初戀”的位置。 ![]() 張茂淵(左一)、黃逸梵(右一)與張愛玲 劇情似乎變得狗血了起來。 張茂淵現(xiàn)身婚禮現(xiàn)場,難道是想要唱一出“愛而不得”的戲碼? 若是張茂淵像那些民國“奇女子”:得不到丈夫的愛,婚姻名存實亡,卻堅持要別人稱她為“張夫人”的于鳳至; 賠上身家名聲也要撲向愛情的陸小曼;像趙一荻,像張幼儀……,或許真的有可能。 張茂淵留下的只有一句“等不到今生,我就等來世!” ![]() 左起張茂淵、張志潛、張志沂兄妹合影 都說“女人的第六感是最準的”,但夏毓智卻在給張茂淵的信中,親自為二人“下場辟謠”: “真的,當初我一點也不知情,你把你的戀情暗藏在內(nèi)心深處,我竟然一點沒有察覺出來。” 當李開弟決定退出了張茂淵的世界后,張茂淵也退出了李開弟的世界。 沒有任何曖昧的,退回到“朋友”的位置。 張茂淵又開始做回了自己,時常像個旁觀者一樣,頗有趣味又冷靜地觀察著自己的生活。 冬天的夜清冷綿長,被窩里冰涼一片,她鉆進被窩的時候說:“冬之夜,視睡如歸。” 她洗完頭發(fā)后,水變黑了,自嘲:“好像頭發(fā)掉色似的?!?/strong> 她自嘲自己是“文武雙全”,說:“文能寫信,武能納鞋底。” ![]() 張茂淵的母親(右) 婚后,李開第被安利洋行派往香港工作,大兒子也隨之出世,愛妻作伴,事業(yè)順遂,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然而,張茂淵的生活同樣豐富。 “收留”了1930年留洋回國后,因再也看不上丈夫而離婚的黃逸梵,張茂淵與她一同搬進了位于法租界的白爾登公寓。 張茂淵憑借著豐厚的家族遺產(chǎn),黃逸梵憑借著和弟弟黃定柱平分家產(chǎn)所得的滿滿幾大箱古董,二人過起了“小富婆”的生活。 然而,隨著張茂淵的投資失敗,黃逸梵的坐吃山空,哥哥張廷重比那本加利的吸毒(后被中西療養(yǎng)院戒毒)。 張茂淵開始做起了“職業(yè)女性”。 ![]() 張茂淵 她找工作非常挑剔: “若是個男人,要養(yǎng)家糊口,沒有選擇的余地,怎么苦也得干,像我這樣沒有家累的,做著不開心的事,愁眉苦臉地活著,卻是為什么呢”。 聽此言論,怕是會覺得張茂淵找的大概是“閑差”。 她做的卻是英商行的會計,德國人辦的電臺播音員,光明戲院的“同聲翻譯”。每一種都是難度極大的工作,需要過硬的金融、英語能力。 每份工作她還都做得得心應(yīng)手,如電臺播音員的工作,每天工作半小時,月薪就高達幾萬。 ![]() 張茂淵 在旁人看來,活得如此努力,卻又如此精彩的張茂淵,似乎是在證明著自己,也在以此“報復(fù)”舍棄自己遠去的李開弟。 唯有張茂淵知道并非如此,她從來不憎恨李開弟。 分手之事要怪他,也只能怪:他耐心不足罷了。 二人究竟因為什么分手? 對此,夏毓智卻在給張茂淵的信中這樣解釋: “我早知道你和李開弟是情投意合的一對,當初李開弟對你的出身有偏見,對你的個性也不甚了解……” “等到李開弟了解你的為人后,我已經(jīng)懷孕,和李開弟再也分不開了,李開弟苦惱過,悔恨過,內(nèi)責過,但一切的一切都晚了?!?/strong> ![]() 左起:李斌之女、李斌、張茂淵、李斌之子、李開第 原來,張茂淵雖身出名門望族,與血氣方剛的有識之士十分相配,但此名媛非彼名媛。 張茂淵的祖父,被當時人稱“民族敗類”,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 其父張佩綸也并非英雄,“馬尾一戰(zhàn)”的失敗,他懦夫行徑難辭其咎; 其兄又是個打嗎啡、嫖妓的浪蕩子。 這樣的家世背景,在外人看來雖名貴,在他看來卻是劣跡斑斑,不愿與之為伍。 他當時與張茂淵二人相識不久,誤認為她官宦之女的身份,給她帶來的唯有嬌嬌之氣,是一根“只會依附大樹的藤”。 ![]() 李開弟給張愛玲寫的信 然而,張愛玲卻更了解自己的姑姑,也曾對其有過入木三分的描述:
張茂淵冷淡的脾性,和她的家庭也不無關(guān)系。 父親娶小18歲母親做續(xù)弦,成為他的第三任夫人。 從懵懂童年到青春少艾,張茂淵親身經(jīng)歷了家道中落、由盛轉(zhuǎn)衰的過程,小小年紀,便已看盡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 若非對家族內(nèi)部有諸多不滿,她一介女子,本就勢單力薄,為何要和唯一同父同母的哥哥撕破臉? ![]() 李鴻章 除了他人的說辭,張茂淵一路看著張茂淵從富家小姐,搖身一變,成為當時罕見的“職業(yè)女性”,也終于才算真正“認識”了張茂淵。 然而,這其中蹊蹺,讓人無從理解的部分,或許是:為何這一句句猶如“紅娘牽線”一般的說辭,出自李開弟的妻子夏毓智之口。 即便她與張茂淵真的像初識時,對彼此有“閨蜜”般的好感,最終也成為了閨蜜,站在“情敵”的角度,或許不詆毀,便已然是溫柔。 這其中的理由,或許是兩個字:恰當。 除了張茂淵不曾以昔日情愛,與李開弟曖昧,李開弟也是一樣,即便懊悔,也堅守住了朋友的位置,未曾有半分糾纏之意。 “發(fā)于情,止于禮”是對二人最好的形容。 ![]() 張廷重(左二),黃逸梵(右二),張茂淵(右一) 只是二人作為彼此的“朋友”,似乎傾盡了太多心力、財力,在“友誼”這兩個字中,詮釋了一份無法比擬的“友誼”。 多年來,李開弟夫婦與張茂淵始終互相走動,幫忙照看彼此的家人。 李開弟的大兒子,因喜愛音樂成為一名著名的音樂家,在廣州樂團當團長,其成長過程不乏張茂淵以及黃逸梵的照料。 1938年至1941年,本應(yīng)考入倫敦大學的張愛玲,卻被戰(zhàn)爭困擾,未能成功赴英就讀,轉(zhuǎn)而進入香港大學,李開弟便成了她的監(jiān)護人。 因受李開弟如父親般的照顧,她尚能在攤頭吃上油煎的蘿卜餅,偶爾還能喝上牛奶,吃上甜面包、三角餅、椰子蛋糕。 當李開弟因為曾于九三學社外貿(mào)支社的主人委員一職,其身份成分在那個年代開始被針對,接連受到?jīng)_擊。 作為出身晚清貴族的張茂淵,處境又能好到哪去? 窮困潦倒時,張茂淵賣掉了所有身外之物,唯獨那塊披霞。 ![]() 張愛玲童年照 作為李開弟的“朋友”,張茂淵還會在自己生活困頓時接濟他; 李開弟被罰去掃大街,張茂淵不顧忌流言紛紛,還是隔三差五去幫他干活、照顧安慰他; 李開弟妻子病重期間,李開弟和張茂淵輪流去醫(yī)院照料陪護。 人心都是肉長的,作為特殊的“旁觀者”, 夏毓智終是丈夫和閨蜜叫到前面,留下遺言: “抱歉,這輩子耽誤你們在一起,我走后,希望你倆能夠結(jié)為夫妻?!?/strong> 至此,補齊了想對李開弟、張茂淵說的全部內(nèi)容。 ![]() 張愛玲及弟弟 幾十年保持單身生活,拒絕無數(shù)富家子弟追求的張茂淵,成為眾人眼中美麗卻不可摘的花,如今已有凋零之勢。 歲月也在李開弟臉上留下斑駁的痕跡。 他們錯過了彼此最好的年華,也錯過了那些需要靠容顏,為自己爭得吸引力的時機,他們反而給彼此自己看了最狼狽的樣子: 一個人老珠黃,一個步履蹣跚,一個被污名拖累,一個被家族拖累。 他們在不值得“被別人愛”的時機里,抓住了時間段,終等到機會為彼此淪陷。 終于,李開弟在征求子女同意后,迎娶了張茂淵,那一年她78歲。 ![]() 張茂淵與李開弟 這段婚姻最終結(jié)成,捅破窗戶紙的,還是那個平日里冷淡高傲的張茂淵。 她給李開弟寫信:“不是我不愿意再等,我怕時間不等我?!?/strong> 李開弟也回信說:“雖然我曾經(jīng)走遠,心卻沒有離開過?!?/strong> 二人的愛情,開頭結(jié)尾十分清晰,從沒有模糊的分界點,也無從尋覓曖昧的痕跡。 真正相愛的人,若不能在一起,是很難曖昧的,因為愛意如同地動,如同雪崩,一旦開始便萬劫不復(fù),怎可能僅僅維持在彼此的眉眼傳情? ![]() 李經(jīng)璹(菊耦)和她的兒女張志沂、張茂淵 不過,在對這份愛情的珍惜程度上,李開弟總差了張茂淵那么幾分。 或許正因如此,命運便安排二人生離死別的傷痛,由李開弟來負擔。 張茂淵晚年患了乳腺癌,李開弟對她悉心照料,為了她遍訪名醫(yī),并隱瞞病情,獨自承受心痛如麻的滋味。 張茂淵以83歲的高齡,在患癌之后竟又活了7年,連醫(yī)生都驚訝地稱這是“愛情的力量”。 張茂淵90歲生日時,李開弟精心為她準備了小型生日晚會。 一周后,張茂淵在他的陪伴下安然離世。 兩個人共同攜手度過了12年的歲月。 這段歲月,于二人而言,勝過此前的幾十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