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伙伴說:在大森林里看到了一棵幾百年的參天大樹,瞬間就釋然了。 這樹歷經(jīng)那么多年的滄桑,自己才歷經(jīng)幾十年,我們所吃的苦怎么和這棵樹相比呢? 相比較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們人類確實像樹一樣,多年生木本,可以多次開花結果。 我們這個樹種,活的長一點的有百來歲,吃的苦確實比不上千年古樹。 樹靠葉子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變成食物。我就不行了,我的胃沒法轉換太陽能,我得吃瓜果蔬菜,魚肉蛋白。 樹的根可以吸收土壤里面的能量,下面根深蒂固上面就枝繁葉茂。 要是根不得勁,太淺,都不需要魯智深倒把垂楊柳的力氣,我就能給他拽起來,根離開土壤,擱太陽下一曬,樹就嗝屁了。 我們也有根,我們的根是中醫(yī)里面的腎,不單單是腎這個器官,是我們的先天之本,是能控制整個生殖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的這個腎。 手淫過度就相當于在挖自己的根,于是會有頭發(fā)脫落,花白等現(xiàn)象。樹根弱了,植物就長不好,葉子就會枯黃掉落。 搞農(nóng)業(yè)的都知道:植物里面有一款產(chǎn)品叫做“生根粉”,可以強壯植物的根,讓植物長得更好。 人類這棵樹有沒有“生根粉”呢?有,紫河車,人的胎盤干燥物。 在我們還是一顆種子的時候,胎盤就像樹根一樣,深深的扎進母親體內,不斷地汲取營養(yǎng),灌輸給我們。 而且這營養(yǎng)非常均衡全面的,含有各種激素,微量元素,酶等,于是紫河車陰陽雙補,不寒也不熱。 人胞乃補陰陽兩虛之藥,有反本還元之功。 人體的毛發(fā),是因為肌表氣血充足才長得好,肌表氣血又源自于里面的腎氣,樹木葉子茂盛,必定是因為根深蒂固。 要肌表氣血充沛,必須保證腎中有動力,元氣充足,如同樹木培其根本,則枝葉花果悉皆茂盛。 補脾是治本,通過紫河車益腎,卻是治根,直接找到氣血的發(fā)源之地,紫河車乃血肉有情之品,尋常草木不能及。 人若體虛虧損到極處,必須假借血肉有情之品鞏固之,而后方用草木藥培養(yǎng),飲食五谷滋灌。 胎盤是一個重要的內分泌器官,提供氧氣、養(yǎng)料以及廢物處理功能。扮演著肺、肝、腎和其他內臟的角色,直到胎兒自己的器官長好為止。 國人自古視胎盤為保健養(yǎng)生滋補上品,它能從根本上醫(yī)治和調節(jié)人體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激活人體內的衰老細胞及細胞再生功能,使人精力旺盛,青春煥發(fā)。 胎盤含蛋白質、糖、鈣、維生素、微量元素、免疫因子、性激素,助孕酮、類固醇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能促進乳腺、子宮、陰道、睪丸的發(fā)育,對甲狀腺也有促進作用。 臨床用于治療子宮發(fā)育不全、子宮萎縮、子宮肌炎、機能性無月經(jīng)、子宮出血、乳汁缺乏癥等均有顯著療效,對肺結核、支氣管哮喘、貧血等亦有良效。 紫河車這味藥材,目前存在一些問題,關于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做了以下思考,和大家一起討論: 可從國外進口,來源就從中國人口,擴展到世界人口?;礇]變,數(shù)量更多,且國外不太利用這味藥材。 對于不是非紫河車不可的病人,則不用或少用,盡量用其他植物藥替代。 醫(yī)生在使用紫河車時,需提交病例申請,符合中醫(yī)行業(yè)制定的非使用不可的癥狀標準,才可抓藥。 我們的頭發(fā),指甲,童子尿等均可入藥,且未提到倫理之爭。 胎盤是自然分娩的生理產(chǎn)物,和我們長長的頭發(fā)類似,曬干后磨成粉和這些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將胎盤埋入地下,任其自然腐爛,其能量會轉移到各種小昆蟲體內。 于是通過食物鏈,在不同物種間傳遞能量及相關激素,使得大自然生生不息。 許多昆蟲藥含有較多性激素,我們也用來治療不孕不育癥。 人類直接利用紫河車里面的能量,給有需要的人治病,有何不妥呢? 紫河車可能存在某些病毒傳染的風險。 紫河車的來源建議由國家統(tǒng)一管理,對自愿提供的健康產(chǎn)婦給予一定的補貼。 既可以避免紫河車成為交易的商品而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又便于安全和質量的控制。 同時可提取其有效物質,將其制成更加適合的劑型使用,如注射劑,提取物凍干粉等。 獻血面對的人群較廣泛,尚且可以控制疾病的傳播,產(chǎn)婦在生產(chǎn)時需要做各項檢查,紫河車質量的控制,可以參考血液控制呀。 薔薇果所在的環(huán)境如此干燥,還能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因為根努力呀。 超鏈接: 2:植物生根粉 大家想了解什么藥材呢?加作者微信,一起討論呀。 聲明 醫(yī)家講求“辨證施治”,人人“證”皆不同。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探討學習之用,不構成用藥建議,如有需求,請謹遵醫(yī)囑。 參考文獻 [1]中藥飲片紫河車的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及現(xiàn)存問題分析[C]//.第十九屆全國藥學史本草學術研討會暨2017年江蘇省藥學會藥學史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2017:233-235. [2]郭廣英,劉家安.紫河車功效及藥理作用探析[J].中國民間療法,2014,22(11):77-78.DOI:10.19621/j.cnki.11-3555/r.2014.11.073. [3]爺孫倆的中醫(yī)故事 曾培杰陳創(chuàng)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