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加工食品是指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的工業(yè)加工而制成的食品或飲料,通常會通過增加食品添加劑來增加食物的口感、色澤,并延長其保質期。這類食品往往高糖、高脂、高納、高能量,容易誘發(fā)炎癥反應,加速大腦的神經(jīng)衰退和血管病變。無獨有偶,一項發(fā)表在BMJ,題為“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with colorectal cancer risk among men and women: results from three prospective US cohort studies”的研究表明,食用大量超加工食品的男性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比一般男性要高出29%,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關聯(lián)性在女性身上并不存在。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加工肉類,其中大部分屬于超加工食品類別,是結直腸癌的重要危險因素。超加工食品的添加糖含量高、纖維含量低,會導致體重增加和肥胖,而肥胖是結直腸癌的既定危險因素”。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20萬名參與者在三項大型前瞻性研究中的反應,這些研究評估了參與者的飲食攝入量,隨訪時間長達25年。研究者每隔四年向每位參與者提供一份食物頻率問卷,并詢問大約130種食物的食用頻率。研究人員對參與者超加工食品的攝入量從低到高進行排序,他們發(fā)現(xiàn)超加工食品攝入量處于最高五分之一的參與者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最高。研究發(fā)現(xiàn):■ 男性罹患結直腸癌與超加工食品之間最密切的關聯(lián)來自肉類、家禽或魚類的即食產品,比如香腸、培根、火腿、魚餅;■ 男性罹患結直腸癌風險增加與含糖飲料的過量攝入有關,比如蘇打水、水果飲料和含糖牛奶等。這項研究中比較值得關注的是,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酸奶等超加工乳制品與女性患結直腸癌的風險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也即超加工食品的攝入并非對所有人都有害。研究人員甚至表示:“像酸奶這樣的食物可能會抵消其他類型的超加工食品對女性的有害影響”。研究團隊中的宋明陽教授認為:“需要進一步研究確定超加工食品帶來的影響是否存在性別差異”。這三項研究中的每一項隨訪率都超過90%,因此,研究人員有足夠多的數(shù)據(jù)支撐。正如研究人員所說,盡管化學加工食品有助于延長保質期,但是許多加工食品都存在健康風險,因此,我們應該意識到大量食用這些食品的風險,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這類超加工食品的攝入,避免其對人體產生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