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月的詩句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繁華往事,已跟香塵一樣飄蕩無存;流水無情,野草卻年年以碧綠迎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梅花的詩句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這是兩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獨放的性格,勉勵人克服困難、立志成就事業(yè)的格言。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聽說春天來了,我還沒見過,出門走走循著寒梅尋訪春天的消息 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花和雪花都認(rèn)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壞了詩人,難寫評判文章。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白梅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嚴(yán)冬,傲然開放,不與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開,芳香便傳遍天下。 早梅(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它遠(yuǎn)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人們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jīng)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陸游《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jīng)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fēng)雨的摧殘。梅花并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fā)出縷縷清香。 詠物寓志,表達(dá)了自己孤高雅潔的志趣。這正和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頤)以蓮花自喻一樣,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陸游曾經(jīng)稱贊梅花“雪虐風(fēng)饕tāo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落梅》)。此文章主要表明了詠梅的高潔情操,體現(xiàn)出詠梅堅強不屈的精神,值得讀者們的學(xué)習(xí)。 《卜算子詠梅》毛澤東 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風(fēng)風(fēng)雨雨把冬天送走了, 漫天飛雪又把春天迎來。懸崖已結(jié)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麗競放。雖然美麗但不與桃李爭艷比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 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她卻在花叢中笑。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金尊 通:樽) 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fēng)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fēng)光占盡。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用不著俗人敲著檀板唱歌,執(zhí)著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 。 合:應(yīng)該 微吟:低聲地吟唱 狎 親近而態(tài)度不莊重。 梅花——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凌寒:冒著寒冷氣候。遙知:距離很遠(yuǎn)就知道。為:因為。暗香:不易感覺到的清香。 墻角處有幾枝潔白的梅花,冒著嚴(yán)寒獨自傲然盛開。遠(yuǎn)遠(yuǎn)看已知道那不是雪,因為有一陣陣清香飄來。 墨梅——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清氣:清香之氣。乾坤:天地。詩中指人間。 長在我家洗硯池邊的梅花樹,花兒朵朵都染上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夸獎它顏色美好,只求得讓清香之氣充滿乾坤。 詩人看來,他畫筆之下的梅花不需要有美麗的顏色,只要能長久保留住她的清香之氣就足夠了。這是詩人對梅花精神的獨特體會,也是這首詩的高妙之處。 竹石——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松,根須已經(jīng)深扎在巖石之中。歷經(jīng)千萬次磨煉更加堅韌,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fēng)。 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fēng)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huán)境中,戰(zhàn)勝困難,面對現(xiàn)實,像巖竹一樣剛強勇敢。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 菊花的詩句 寧可在枝頭上懷抱著清香而死,絕不會吹落于凜冽北風(fēng)之中?,F(xiàn)在引申為:堅守高尚節(jié)操,不屈不移、忠于信念的情懷。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如果有一天我當(dāng)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那么一定要讓這美麗多姿的菊花同桃花一樣開在春天里。 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一叢一叢的秋菊環(huán)繞著房屋,看起來好似詩人陶淵明的家。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知不覺太陽已經(jīng)快落山了。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后便不能夠看到更好的花了。 詩人從菊花凋謝最晚這個角度出發(fā),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愛菊花的理由。其中也暗含了對菊花歷盡寒冷最后凋零的堅強品格的贊美之情。 菊花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jié)來臨的時候,菊花盛開以后別的花就凋零了。盛開的菊花璀璨奪目,陣陣香氣彌漫長安,滿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黃如鎧甲般的菊花。作品賞析 編輯 遠(yuǎn)看上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畫 唐 王維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畫雞 明 唐寅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池 宋 楊萬里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風(fēng) 李嶠 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diào)歌頭》)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朗西。(李白)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曹操《觀滄?!罚?/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