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春分,氣象意義上的春天已然過半。 所謂分,即為“半”。顧名思義,春分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春分當天太陽直射赤道,把白天和夜晚均分為二,晝夜一樣長;二是春分節(jié)氣也將春季二等分,掐指來算,從立春到立夏,一共三個月光景,共九十天。而春分恰好居于其中。 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他們能把平淡日子劃分得如此天衣無縫。季節(jié)輪回,天體之間毫不疲倦,周而復始互動,最終形成天地四時。 春分至,燕子歸。落雨常伴雷電,氣候向暖。山掛綠,林披紅。 闊別多日的燕子從南方遷徙回來,一路跋山涉水,唯春為盼。至此,身居北方的人們才真正迎來“泥融飛燕子”的仲春。 燕子是非常具有靈性的候鳥。每年只要一過秋分,它們便舉家出行,離開氣溫轉(zhuǎn)涼的北方,千里迢迢趕往南方越冬。直到來年春分前后,在時氣變化的感召下,它們再紛紛飛回來,棲居山鄉(xiāng),繼續(xù)繁衍后代。 因為燕子背部的羽毛呈墨藍色,小巧玲瓏,甚是機警,又被人稱作“玄鳥”。古時常有“玄鳥司分”的說法:觀玄鳥行蹤,可知春分、秋分將至。 說燕子有靈性,主要表現(xiàn)在它即便與老家闊別再久,回鄉(xiāng)時總能精準的找到之前所筑的巢穴,像極了戀舊之人,最擅長故地重游。 小時候,老家瓦房的屋檐下,常常會引來燕子壘窩。寂寥的屋檐下,幾只燕子頻繁光顧幾回,家中的長輩們就會欣喜而又鄭重地囑咐玩鬧的孩子們,以后可不要去破壞燕子們?nèi)找广暷喽牡褡恋陌簿庸こ獭?/span> 燕子們在繁瑣而又隆重的筑巢活動結(jié)束后,很快就要在窩里孵化小燕子了。仔細想想,這些可愛的小生靈跟人類倒有幾分相似,安居才可樂業(yè)嘛。世間萬物,所有的生活方式,大抵都是這樣。 老話說,“莫打三春鳥”,意思就是指春天是候鳥繁殖孕育的時節(jié),當務(wù)之急,是要保護好燕子的泥巢,好讓它們?nèi)依闲≡俨粸榫訜o定所而擔驚受怕。 久而久之,燕子始終都擇良善之家而安營扎寨。誰家的屋檐下,坐落著一個燕子窩,說到底,都是無上榮光的事情。 如今想來,孩童時常常看見那“燕子銜泥,飛入垂柳處”的畫面,那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寫意。 看燕子壘窩是一件趣事。盤點幼年記憶,午睡正酣時,往往會被兩三只燕子的啁啾聲吵醒。睜開惺忪睡眼,看著幾個小東西一次次銜泥而歸,點點新泥疊加在舊泥上,深淺不一的顏色,錯落有致的邊邊沿沿,一望而知,這就是飽含技術(shù)含量的差事。 一窩燕子即是一家。每天看著它們修修補補之余,再擴建裝飾,那般大動干戈、大張旗鼓。但凡用同理心推測一番,你一定會因著燕子們滿懷對生活的熱愛而自愧不如。想及此,內(nèi)心更為忐忑。 燕子們的盼望該是與人類相通的吧——安居樂業(yè),造福子孫,天下太平。 再過些時日,你就會看到愈發(fā)驚人的情景:干透的泥巢里,一字排開,冒出幾個萌萌呆呆的小腦袋,它們光禿禿的身子,長脖子,黃喙,一個個張大嘴巴,等待燕子媽媽來喂食。 少年的我曾認真觀察過,一條蟲子每次只能分給一只燕子寶寶。這個原生家庭發(fā)生的種種,時常都讓人倍感不安。我也因此常為沒有分到食物吃的小雛燕深感揪心,甚至還擔心終日忙碌的燕子媽媽的記憶力是否足夠精準,擔心它們是否能分清楚下次先喂誰,再喂誰,更擔心燕子父母會不會弄混淆,白白耽誤了巣里正嗷嗷待哺的另一只。 原生家庭的矛盾無處不在,但愿每一只可愛的燕子都能溫潤如玉。 現(xiàn)在想來,關(guān)注燕子窩中的那些家事,我實在太過杞人憂天。不過,當時于我而言,確實是一樁倍加牽念的心事。 歲月更迭,世事無常。成長的痛楚和挫折,無一幸免。長大后,為了更符合命運發(fā)展的詩與遠方,我不得不選擇搬離老家,一次出走,再也沒有機會尋見近在咫尺的燕子,與一群黑色的小精靈同居一個屋檐下,更是成為了難以實現(xiàn)的奢望。 共享一片天井,同避一場風雨,這該是人間多么曼妙的休憩。 最近幾日,我曾多次讀到劉禹錫的《烏鳥巷》。想起前幾年我在課堂上,曾與孩子們動情分享的場景,心里自是一暖:“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荒徑野草,旁落燕子,繼而便是事過境遷,斗轉(zhuǎn)星移。 經(jīng)歷了一個個迥然各異的小時代,燕子與時光的串聯(lián),似乎成了一樁公案。與另一種名叫桃花的公案交相輝映,永遠掩埋在曠遠的春色里。 聊以安慰的是,花木未必能解人間舊事,春風桃李卻足以勝過塵緣舊年??v然往昔之人再難覓芳蹤,閱讀過流年,你自然會懂得花落令人傷感,花開更摧折人心。 云云人間,任憑哪一個劫后重生的人兒,皆是淚中帶笑? 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不管是燕子、桃花,還是故人、舊情,自古無情不似多情苦。如今,春去春又來,日月往返,時光海海。鳥蟲草木終會回歸原點,但我們卻不能,人生更不能。 赤道螞蟻頭條號已于維權(quán)騎士簽約。所有首發(fā)文稿拒開白名單,擅自轉(zhuǎn)載,文責自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