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統計,全國每年人工流產的總數量中,未成年人占40%—50%。 而未成年人學習性知識的途徑,名列榜首的是網絡搜索,高達52.7%,排名倒數第一的,則是父母,僅占1.1%。 很多父母總以為性教育沒有必要,等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懂!而這些認知正好阻礙了兒童性教育的普及,給孩子帶來了一定的危害! 一、關于性教育的四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性教育太早沒用 永遠不要覺得性教育太早,因為壞人不會嫌棄你家孩子太?。?/p> 對于孩子來說,越小獲得正確的認知,孩子就越了解自己的身體和感受,自我保護意識就越強烈!孩子在每個年齡段都需掌握不同的兒童性生理知識! 誤區(qū)二:等孩子大了,自然就懂 當孩子問關于性的問題時,很多家長會談性色變,羞于啟齒,回避問題!而對于孩子來說,你越躲避,孩子越好奇,越驅使他們自己去找答案。 但由于孩子無法辨別信息的真假,就比較容易迷失自我。這時候,家長就要主動承擔起性教育信息過濾的責任。 誤區(qū)三:孩子不問我不答 這也是大部分家長的通病,其實在適當場景對孩子進行科普,會有好效果的! 例如在孩子洗澡的時候,就是性教育的關鍵時機,可以主動跟孩子談起相關器官。引導孩子,認識自己身體,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誤區(qū)四:性教育只能預防性侵 這個觀點是錯的!性教育,不僅能防性侵,還能教孩子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現在孩子發(fā)生性行為的年齡越來越提前,這就需要及時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普及,明白性行為可能會帶來哪些后果,還有就是做好自我保護。 二、什么時候開始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要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越早開始性教育普及越好。這是因為孩子對身體的好奇是與生俱來的,越好奇,他就越可能去想辦法接觸。 孩子在2歲左右,就開始有性別區(qū)分意識。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注意到自己跟異性之間的差別,會好奇為什么我的身體跟別人的不同。 而這就是幫助孩子認識身體,建立性別意識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孩子并不認為性別是一成不變的。根據科爾伯格的性別發(fā)展理論,孩子們大致會經歷三個階段,最終確定性別在一生中會保持不變。 2~3歲,是孩子基本性別的認同階段,孩子能說出自己是男是女,但是轉頭可能就變了; 4~5歲,是性別穩(wěn)定階段,但還不理解性別會不會因為外表或選擇改變而改變,例如女的剃了頭還是女的,男的也會留長頭發(fā)等; 6-7歲,是性別恒定階段,理解性別是不會變得。 也就是說孩子從出生到真正理解自己是男還是女,可能要花上7年左右的時間。而這個兒童性別發(fā)展的過程,就是孩子認知世界,對周邊社會認知理解的過程。 在性別認知過程中,有的孩子會產生恥辱感,也許會對他人的隱私部位表現出不自然或害羞情況,這時候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對性別不同的不自在感,學會對孩子包容和異性間的避嫌。 三、兒童性教育啟蒙就在身邊 關于兒童性教育,更多時候是父母不知道如何開口談性。其實,它并沒有那么難,一次簡單的親子共浴,一次簡短的對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用來進行性知識普及。 1.繪本是打卡性教育的正確方式 當你感覺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關于各種與性相關的問題,不懂如何跟孩子交談的時候,一本好的繪本可以直觀有趣地幫你解答孩子的疑問。 例如《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這類繪本就可以幫你解決育兒難題! 2.洗澡是性教育最好的時機 和孩子洗澡,不論是同性還是異性父母都可以,或只是幫助他們洗澡也可以,家長都可以利用這個時機,教給孩子個個身體部位和男女器官的區(qū)別,告訴孩子,性器官是身體的隱私,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而關于親子共浴,建議女生3歲以后就不要與爸爸一起洗澡了,男生可以延長到5-6歲! 3.幫助孩子建立隱私觀念 孩子3歲左右,就已經有了一定的隱私觀念,爸媽帶孩子洗澡時或是生活中的點滴,都可以提醒孩子,別人(特別是異性)的裸體不要亂看,別人也不能隨便看和碰觸寶寶的身體。 另外日常生活中,也要幫助孩子建立隱私概念,例如上廁所洗澡要關門;盡量不帶孩子去異性公廁、公共浴室;避免在孩子面前不恰當的親昵等! 總之,性教育不是僅僅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更重要是要教會孩子尤其是在異性面前的相互尊重!科學的性教育是父母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師 > 《發(fā)育行為??啤?/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