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一節(jié)初三古文復習課。再過幾天就是初三二??荚嚕跞恼Z文正處在火熱的復習階段,語文復習到了八年級課本。聽的課就是借助《周亞夫軍細柳》,對一詞多義、人物刻畫的方法等等進行復習。 教師對古文知識掌握很熟練,課堂上沒有采用課件。先帶著學生復習了《史記》的相關(guān)知識。然后復習一詞多義,引用了很多句子。學生隨著老師的提醒,不斷說出相應的句子。接著復習了人物刻畫的方法,分析了文中的人物形象。 一節(jié)課,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氣氛比較活躍。老師的提問,學生都能夠回答出。下課了,學生們顯得很輕松??墒?,仔細觀察課堂,回答問題的學生只是一部分。那一部分學生應該語文稍微好些,才能夠跟上老師的快節(jié)奏地不斷提問。很多學生沒有回答問題,只是在聽。 這是一節(jié)古文復習課,課堂上呈現(xiàn)的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始終處在聽、少部分學生在說的狀態(tài),整體又缺少了寫的環(huán)節(jié)。一節(jié)課,學生沒有動筆寫一個字。 語文課講究:聽、說、讀、寫。聽一聽,說一說,讀一讀,這三項其實都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但是,沒有寫一寫,就讓熱鬧的場面變得有些空,沒有落地。下課后,學生的反應好似都會了,卻好似又有很多不會。在學生的筆記本或書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如何讓生寫?需要一個學案。讓老師流水帳一樣的提醒,改為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句子。讓生自己先去做,然后再說。這樣,即使下課,學生仍舊有這節(jié)課的復習資料,還可以再揣摩。但是,這份學案需要教師辛苦地付出。面對初三緊張的課程,四五個老師可能也無法完成這么大的任務量。越是班級數(shù)少,在集體備課方面,做學案方面都會面臨很多的困難。 聽說讀寫,復習課不能忽視寫。聽說讀,最終還要用寫來體現(xiàn)。在寫上下功夫,要借助學案,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提高課堂實效的一個途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