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yōu)閷W生瘋狂過幾回? 范維勝 雷夫·埃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第三部分就是“瘋狂之舉”,特別是在培養(yǎng)學生意志力上,雷夫老師近乎瘋狂。讀后我常常在想這么一個問題:我們?yōu)閷W生瘋狂過幾回? 雷夫老師常對自己說,“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發(fā)著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么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從那一刻起,我下定決心永遠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學中。”由此可知,瘋狂在于投入工作的全心全意。 如果沒有全心全意的對待教育,對待教育對象,我們的教育往往會失敗的。所有教育的失敗,都與對生命的無知而產(chǎn)生的盲目與焦慮有關(guān)。人是被規(guī)定需要終身學習的動物,人又是極容易像其他動物一樣“順服”于環(huán)境和習慣的,教師工作的麻煩恰恰在于,我們常常意識不到“我們是在用一種太膚淺的方式與一個其諸多復雜性不為我們所知的生命”打交道。我們的身體缺乏一個“內(nèi)置”的自我提醒器,這樣的教育必然是脆弱、支離破碎,甚至武斷的。如果心思再用得不夠,這種教育就極其危險,甚至適得其反。因此,即使單從教師的職業(yè)本分而言,在書籍與閱讀匱乏的地方,一定缺乏真正的教育。如果缺少心思,缺少對話,缺少沉思,缺少對生命的尊重,作為一個教師是很難活在發(fā)現(xiàn)的喜悅中。 教育工作從來都是需要不斷自我翻轉(zhuǎn),只有對教育全心全意,只有提升自己對生命的領(lǐng)悟力,才能夠賦予其“教育”真實意義的。這樣的教育也才是真教育。 為學生而瘋狂還在于自己的學生立場,想學生之所想。雷夫老師就是這么做的。譬如試題評析,雷夫老師做得多么巧妙而又得心應(yīng)手。 例如,在出題給孩子們自己算之前,我會在黑板上多出一道題目: 63 +28 A? B? C? D? 雷夫:好,同學們,假裝這是你們史丹福九號測驗的題目。我們都知道,史丹福九號測驗會決定你們未來的快樂、成功還有你們在銀行里有多少錢(孩子們咯咯地笑了)。誰知道答案? 全班:91。 雷夫:很好。我們把91放在選項C。有誰可以告訴我選項A會是什么? 伊索:35。 雷夫:太棒了!為什么是35呢,伊索? 伊索:好讓把加法弄錯成減法的學生選。 雷夫:完全正確。誰來給選項B設(shè)計一個錯的答案? 凱文:81。給忘記進位的學生選。 雷夫:又說對了。班上有沒有很聰明的偵探會給選項D設(shè)計答案? 保羅:811可以嗎?給亂加一通又忘記進位的學生選(全班大笑)。 在第56號教室,孩子們知道選擇題是精心設(shè)計的結(jié)果,在正確答案以外的其他選項很少是隨便填寫的。設(shè)計考題的人都是預(yù)測學生會在哪里犯錯的專家。當孩子們在解題過程中出了錯,然后看到選項里有他所算的(不正確)答案,就會認為自己一定沒錯。我們班的學生喜歡扮演偵探,“找出”以及“回避”潛在陷阱的過程讓他們樂在其中。 雷夫老師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因為那些標準化測驗已經(jīng)成為學校的夢魘。在沉重的測驗包袱下,老師們再也沒有充分的時間好好教授學生應(yīng)該精通的科目。孩子們因為參加測驗而疲憊不堪,最后累得連自己的測驗分數(shù)都不在乎了。這種情況衍生出許多悲哀的諷刺,其中最深刻的是:標準化測驗旨在幫助孩子們成功,卻在實際上加速了他們的失敗。 為學生瘋狂在于對于學生學習活動興趣的挖掘和激發(fā),善于抓住一切機會來教育學生。雷夫老師就是在學生演出的間歇也不忘記抓住機會施行有效的教育。在這里,我想到了王君老師的一次有意義的教育活動—— 2012年12月14日的語文課。王老師講《梵天寺木塔》。剛開講,忽一扭頭。窗外居然白雪紛紛。王老師一愣。孩子們也愣了。教室寂然。 王老師癡了片刻。自言自語:“白雪紛紛何所似?”全班立馬躁動,整齊的亢奮的聲音沖破寂靜:“撒鹽空中差可擬!”但是,馬上另一輪聲音就壓了過來:“未若柳絮因風起!” 王老師轉(zhuǎn)過頭,立定,一字一句地問:“仔細看,白雪紛紛何所似?” 孩子們又愣了片刻,然后齊呼:“撒鹽空中差可擬?!?br> 當時的雪景確實非撒鹽不足以形容。王老師又問:“那謝道韞是不是亂說嗎?請舉手發(fā)言?!焙簜冇帚?,然后咋咋呼呼。 “雪必須更大!” “要有風!” “還要心情好!” 有調(diào)皮地叫:“還需要戴個綠色眼鏡!” 王老師說:“關(guān)鍵是心要是綠色的,環(huán)保的!”全班狂笑。 王老師說:“來!齊背《詠雪》?!?br> 教室里立馬風起云涌。孩子們搖頭晃腦?!对佈窂膩頉]有被誦讀得這么有滋有味過。 這又不由得讓我想起2010年12月16日我在溫州永嘉中學的一幕—— 那天早晨一出門,哇,好大的雪哦!這是我來溫州以后的第一場大雪。 匆匆地趕到學校,學生在操場打雪球,堆雪人,早讀的鈴聲響得太早,那驚喜啊,說不出來。一到班級,我這才聽說是十幾年來最大的雪。 永嘉這地方很少下雪,少到什么程度呢,少到我的夫人一到辦公室,她的同事說,你的運氣真好,你一來,就能下這么大的雪。 雪是個好東西,一來純潔,二來它的六角來的順順當當,三是它能殺滅一些細菌,來年人們生活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四是給麥苗、菜苗蓋上一層層厚厚的被子,昭示來年的豐收。唯一不好的就是它將大地上的一些本應(yīng)該去除的污垢遮住了,讓人在雪化時,看到一些本不應(yīng)該看到的東西。 上課了,學生還在下雪的興奮中,調(diào)整一下教學內(nèi)容吧,月考背誦的內(nèi)容簡單溫故,來了個“雪”的聯(lián)歡。第一,寫出兩個關(guān)于“雪”的成語或一首詩歌;第二,寫一下你喜歡“雪”或反對“雪”的理由;第三,描寫這場雪的雪景和你的心情······ 這樣的有意義的教學內(nèi)容調(diào)整,就是應(yīng)了學生的瘋狂。 老師們,想一想,我們?yōu)閷W生瘋狂過幾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