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傳統(tǒng)文化很多瑰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唐代大詩人李賀,素有詩鬼之才,堪稱詩歌界的鬼才詩人。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詩鬼李賀的3首冷門唐詩,文采瑰麗,千年后令人刮目相看,非常值得欣賞! 第1首,《神弦別曲》:巫山小女隔云別,春風松花山上發(fā)。綠蓋獨穿香徑歸,白馬花竿前孑孑。蜀江風淡水如羅,墮蘭誰泛相經(jīng)過。南山桂樹為君死,云衫淺污紅脂花。 這首詩第一眼給人的感覺,就是語言華麗,仿佛一個超級漂亮的美女經(jīng)過身邊,讓人眼前仿佛看到了花團錦簇的美好。 不過,再仔細看一眼,會感覺這個美女蒙著面紗,云山霧罩,居然看不清楚臉。讀者實在很難看明白,李賀這首詩想表達些什么。 人說李商隱的詩是朦朧詩,我看李賀這首《神弦別曲》也算得上朦朧詩了。 其實,所謂“神弦別曲”,大概就是送別神仙的詞曲。詩的內容,寫的是巫山神女告別人間的情景。 春風松花山上發(fā),這是寫巫山神女回到了巫山,春風吹拂,松花燦爛。綠蓋獨穿香徑歸。綠蓋,就是綠傘,神女撐著綠傘走在小路上,而前頭是白馬花竿作為向導。 想象這樣的情景,巫山神女倒不像是神了,反而像是現(xiàn)在在田園小鎮(zhèn)走秀的穿著漢服的女模特。 蜀江風淡水如羅,墮蘭誰泛相經(jīng)過。這兩句寫江面水波不興,落花點起漣漪,襯托神女歸去的雅致。 最后兩句,桂花樹因為神女的歸來而開心得要死,用桂花將神女的衣服染成了紅霞一般明艷。 總而言之,這首詩并沒有什么深意,所寫的只是一個神女歸去的場景。然而,李賀憑借鬼才,發(fā)揮想象,將神女歸去的場景渲染到極致,給人一幅生動淋漓的圖畫。 古人說,花為美人開。這首詩說“春風松花山上發(fā)”,“南山桂樹為君死”,正可見美人之魅力無邊也。 第2首,《沙路曲》:柳臉半眠丞相樹,珮馬釘鈴踏沙路。斷燼遺香裊翠煙,燭騎啼烏上天去。帝家玉龍開九關,帝前動笏移南山。獨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紅屈盤。沙路歸來聞好語,旱火不光天下雨。 這首詩是稱贊宰相的馬屁詩,然而詩人就是詩人,就算是馬屁,在詩人筆下也能夠如此高級,如此瑰麗。 柳臉半眠丞相樹,珮馬釘鈴踏沙路。這兩句寫宰相上朝的情形,因為天色尚早,所以官道旁邊的柳葉垂覆,仿佛半睡半醒的佳人。因為是宰相出門,前呼后擁,所以“珮馬釘鈴”。 斷燼遺香裊翠煙,同樣因為天色早,所以侍從們需要點著燭火。燭騎啼烏上天去,這一句尤為巧妙,所謂“上天”,既寫出燭火香氣飄往天上,也代指宰相朝闕,面見天子也。 接下來的詩句寫宰相來到朝廷的情景,“獨垂重印押千官”,大白話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足以顯示宰相的威嚴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最后兩句,寫宰相散朝回家,聽到了老百姓的吉祥話,顯示了宰相輔助天子的功績。一去一回,照應了開頭,照應了詩歌題目《沙路曲》,妙不可言。 順便提一下,所謂“沙路”,也就是“沙堤”,乃是古代說宰相的一個著名典故?!秶费a》:“凡拜相,禮絕班行,府縣載沙填路。自私第至于城東街,名曰沙堤”。 大白話就是說,宰相出行,有“專車專道”的特權。宰相高居百官之首,尊崇至極,府縣官吏要以車載沙鋪路,從丞相的私宅一直到子城東街,名為“沙堤”。 第3首,《題趙生壁》:大婦燃竹根,中婦舂玉屑。冬暖拾松枝,日煙生蒙滅。木蘚青桐老,石井水聲發(fā)。曝背臥東亭,桃花滿肌骨。 這首詩寫的是趙生隱居之樂趣?!按髬D燃竹根,中婦舂玉屑”,根據(jù)古樂府《相逢行》而來:“大婦織羅綺,中婦織流黃,小婦無所作,攜琴上髙堂?!?/span> 《相逢行》展示的是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而李賀筆下的“大婦燃竹根,中婦舂玉屑”,乃是平民的清苦生活。雖然清苦,卻自得其樂,怡然自得,樂趣勝過富貴人家。 冬暖拾松枝,日煙生蒙滅。木蘚青桐老,石井水聲發(fā)。這幾句寫撿柴火燒飯,煙火與日光朦朦朧朧,大家悠閑聽著清泉從石頭上流過,真是悠閑愜意啊。 曝背臥東亭,桃花滿肌骨,曬太陽而能有如此詩意,實在令人羨慕。如此綺麗明艷的詞語,也只有鬼才李賀才能寫出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