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為伴隨月經的疼痛,在月經期或行經前后出現(xiàn)下腹疼痛、墜脹,可同時合并有頭痛、頭暈、乏力、惡心、嘔吐、腹瀉、腰腿痛等不適。根據(jù)是否有其他疾病,可分為原發(fā)性痛經和繼發(fā)性痛經。
原發(fā)性痛經:病因不明,多發(fā)生于月經初潮的幾年內,不伴盆腔器某些器官的疾病,即功能性痛經。
繼發(fā)性痛經:有明確病因,因盆臟器疾病導致的經期腹痛,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盆腔感染、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宮腔粘連、宮頸狹窄、子宮畸形、盆腔充血綜合征、陰道橫隔等。
根據(jù) 2017加拿大婦產科醫(yī)師協(xié)會統(tǒng)計,70%經歷痛經或者慢性盆腔痛的女性患者在腹腔鏡檢查中發(fā)現(xiàn)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其次為子宮腺肌病。目前的藥物大部分也是主要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引起的繼發(fā)性痛經。
1.丹莪婦康煎膏
最早于1990年代,昆明醫(yī)學院研制了丹莪合劑,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之后經過劑型改良,制成了丹莪婦康煎膏,由云南滇紅藥業(yè)生產。方中紫丹參:活血祛瘀、養(yǎng)血生新;莪術、赤芍、三棱:軟堅散結、活血祛瘀,消積止痛;竹葉、柴胡:和解表里、疏肝理氣;當歸:活血補血、調經止痛;三七、香附、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F(xiàn)代醫(yī)學認為,活血化瘀藥可以改善微循環(huán),擴張血管,調節(jié)免疫功能,溶解纖維蛋白,繼而可以改善臟腑功能與盆腔環(huán)境。
治療原發(fā)性痛經:丹莪婦科煎膏聯(lián)合布洛芬緩釋膠囊 /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療原發(fā)性痛經,可以改善痛經臨床癥狀、降低復發(fā)情況。
治療繼發(fā)性痛經:推薦丹莪婦康煎膏聯(lián)合聯(lián)合米非司酮,可以降低疼痛VAS評分;聯(lián)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可以降低血清 CA125 水平。
組成:紫丹參、莪術、滇柴胡、三七、赤芍、當歸、三棱、香附、延胡索、甘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疏肝理氣,調經止痛。適應癥:用于婦女瘀血阻滯所致月經不調,痛經,經期不適。證見經期小腹脹痛、有血塊,脅肋、乳房脹痛,或伴月經不調,舌質黯,苔薄白,脈弦(證屬氣滯血瘀證者)。
用法用量:月經前 5 天開始口服,15 mL/次,2 次/天,經期繼續(xù)服藥,至月經干凈停藥。 療程 3 個月經周期。
注意事項:1.孕期禁用。2.糖尿病患者禁用。3.合并胃炎者,宜飯后服用。4.不宜與芒硝、玄明粉、海藻、京大戟、紅大戟、甘遂、莞花及藜蘆同用。
2.調經活血膠囊
調經活血膠囊,由調經活血片而來,經貴陽新天藥業(yè)改進劑型制成膠囊,1990年代已經生產并應用。處方中木香、川芎、烏藥、香附、延胡索:行氣,當歸、赤芍、丹參、紅花、雞血藤:活血, 熟地、吳茱萸、菟絲子、澤蘭、白術:益腎健脾。研究發(fā)現(xiàn)調經活血膠囊能夠通過過拮抗 PGF2A 從而抑制子宮肌的收縮作用,增加血液灌流,改善血管缺血痙攣和微循環(huán)。
組成:木香、川芎、醋延胡索、當歸、熟地黃、赤芍、紅花、烏藥、白術、丹參、醋香附、制吳茱萸、澤蘭、雞血藤、菟絲子。
功能主治:養(yǎng)血活血,行氣止痛。適應癥:原發(fā)性痛經,證見經期小腹脹痛,有血塊,脅肋、乳 房脹痛,或伴月經不調,舌質黯,苔薄白,脈弦(證屬氣滯血瘀證者)。
用法用量:3~4 粒 / 次,3~4 次 / 天。 從月經前 5 天開始服藥至月經第 2~3 天,共連續(xù)服 藥 7~8 天后停藥。療程 3 個月經周期。
注意事項:1.忌食寒涼、生冷食物。 2.感冒時不宜服用本藥。 3.月經過多者不宜服用本藥。 4. 孕婦忌服。
3.桂枝茯苓膠囊
桂枝茯苓丸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婦人素有癮病……當下其瘤 , 桂枝獲菩丸主之?!?/span>該桂枝溫通經脈而行瘀滯,為君藥;桃仁活血化瘀,為臣藥;茯苓健脾養(yǎng)心而利水濕,牡丹皮散血行瘀而退瘀熱,芍藥柔肝理脾而調氣血。藥理研究表明,桂枝茯苓丸可以降低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等水平,抑制異位病灶周圍新生血管的生長而使異位內膜萎縮;可以抑制 5-羥色胺、組胺,減輕炎癥水平和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肉芽組織增生等。
治療原發(fā)性痛經:單獨使用桂枝茯苓膠囊;治療繼發(fā)性痛經:桂枝茯苓膠囊聯(lián)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tǒng) / 米非司酮 / 屈螺酮炔雌醇片 / 孕三烯酮。
組成: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癥。減輕痛經的疼痛程度和縮短疼痛時間。適應癥:用于婦人宿有痞塊,或血瘀經閉,行經腹痛,產后惡露不盡。
用法用量:1次3粒,1日3 次, 飯后服,療程3個月經周期。
注意事項:1.體弱、陰道出血量多者慎用。 2.素有癥瘕,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動不安者需謹遵醫(yī)囑,以免誤用傷胎。 3.經期及經后3天停用。 4.忌食生冷,肥膩,辛辣食物。
4.定坤丹
定坤丹相傳始創(chuàng)于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當時宮廷藥師為皇宮妃嬪、宮女等研制的藥物,因療效顯著被乾隆皇帝賜名“定坤丹”,被列為 “ 宮煒專用圣藥 ” 。當時朝廷監(jiān)察御史孫延夔,因山西老家的母親患婦科疾病,便設法將藥方抄出交由山西的藥房配制,其母藥到病除。之后該藥輾轉流入當時山西的廣譽遠制藥廠(創(chuàng)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的1541年),后成為了享譽民間的中藥。方中人參與五靈脂相配得當,攻補兼施,益氣攝血不留瘀,活血化瘀不傷正。藥理研究表明,定坤丹具有明顯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增強細胞免疫的功能 ;對PCOS具有促排卵作用;可降低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抑制子宮異位內膜增生;能使全血比及血漿比黏度皆較模型組顯著下降;對于男性可前列腺細胞凋亡/增殖平衡。
治療原發(fā)性痛經:單獨使用定坤丹;治療繼發(fā)性痛經:定坤丹聯(lián)合米非司酮。
組成:人參、鹿茸、西紅花、雞血藤、三七、白芍、熟地黃、當歸、白術、枸杞子、黃芩、香附、茺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膠、延胡索。
功能主治:滋補氣血,調經舒郁。適應癥:經期小腹疼痛,喜溫喜按,月經錯后,有血塊,疲乏無力,面色萎黃,或伴有乳房脹痛、情志不暢,舌質淡或淡黯,苔薄白,脈沉細(證屬氣血兩虛兼氣滯血瘀證者)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每次半丸,1天2次,平時或經前5~7天服用,服至痛經癥狀消失后停藥,療程3個月經周期。
注意事項:1.忌食生冷油膩及刺激性食物;2.傷風感冒時停服。3. 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4.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婦女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5. 平素月經正常,突然出現(xiàn)月經過少,或經期錯后,或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者應去醫(yī)院就診。6. 服藥1個月癥狀無緩解,應去醫(yī)院就診。
5.少腹逐瘀膠囊
藥方源于清·王清任《醫(yī)林改錯》,“此方治少腹積塊疼痛,或有積塊不疼痛,或疼痛而無積塊,或少腹脹滿······”,方中當歸、赤芍、川芎養(yǎng)血調經,活血化瘀;輔以五靈脂、生蒲黃、延胡索、沒藥通利血脈、祛瘀止痛而推陳致新;小茴香、干姜、官桂為佐藥,溫經散寒除 濕,理氣止痛,并能引諸藥直達少腹。藥理研究表明,該藥可以降低血清中炎癥因子水平(白細胞介素 6(IL-6) 和腫瘤壞死因子-2α(TNF-2α),發(fā)揮抗炎作用;減少縮宮素誘發(fā)的子宮收縮頻率;抑制以為子宮內膜的生長;降低血漿黏度、血沉等作用。
治療原發(fā)性痛經:單獨使用少腹逐瘀膠囊;治療繼發(fā)性痛經:少腹逐瘀膠囊聯(lián)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tǒng)治療繼發(fā)性痛經。
組成:當歸、蒲黃、五靈脂(醋制)、赤芍、小茴香(鹽炒)、延胡索(醋制)、沒藥、川芎、肉桂、炮姜。
功能主治:溫經活血,散寒止痛。適應癥:證見經期小腹冷痛,得溫則減,經色紫 暗,有血塊,或伴不孕,舌質黯,苔薄白,脈澀或緊 (證屬寒凝血瘀者)。
用法用量:溫開水送服, 3粒/次,3次/天, 療程3個月經周期。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
6.痛經寶顆粒
痛經寶顆粒,由少腹逐瘀湯化裁而來,該藥增強了活血化瘀的功效,后經河南仲景宛西制藥研制而成,早在1990s已經開始運用。方中肉桂溫經散寒;紅花、當歸、丹參活血化瘀;三棱破血中之瘀血;莪術逐氣分之血瘀;五靈脂、延胡索化瘀定痛;木香行氣導滯。藥理研究表明,該藥對縮宮素和前列腺素F2(PGF-2α)引起的子宮收縮有抑制作用;可緩解子宮平滑肌痙攣;調節(jié)體內的β-內啡呔(β-EP)水平減輕疼痛;還可以提高子宮中的NO 含量,降低子宮中丙二醛(MDA)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減輕氧化應激反應對子宮內膜的損傷而減少原發(fā)性痛經的發(fā)生等。
原發(fā)性痛經:單獨使用痛經寶顆粒;
組成:紅花、當歸、肉桂、三棱、莪術、丹參、五靈脂、木香、延胡索(醋制)。
功能主治:溫經化瘀,理氣止痛。適應癥:證見經期小腹疼痛,或脹痛,腹部發(fā)涼, 得溫則疼痛緩解,有血塊,舌質黯,苔薄白,脈沉緊(證屬寒凝兼氣滯血瘀證者)。
用法用量:溫開水沖服,1次1袋,1日2次,于月經前1周開始,持續(xù)至月經來3天后停服,療程3個月經周期。
注意事項:①感冒發(fā)熱患者不宜服用;②服藥期間不宜同時服用人參或其制劑;③忌生冷食物、不宜洗涼水澡。
7.散結鎮(zhèn)痛膠囊
江蘇康緣藥業(yè)研制的散結鎮(zhèn)痛膠囊,2000年前后已有應用,最早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方中龍血竭止血化瘀、止痛、破瘀消腫;三七止血生肌、破血化瘀;浙貝母和薏苡仁健脾化痰、通絡祛濕。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該藥可以降低血漿前列腺素PGF2α水平,減少子宮收縮的頻率;升高血清孕酮含量,減少對黃體功能的破壞;拮抗腎上腺素的縮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環(huán)血流灌注等。
原發(fā)性痛經:單獨使用散結鎮(zhèn)痛膠囊。繼發(fā)性痛經:單獨使用散結鎮(zhèn)痛膠囊;聯(lián)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tǒng) / 醋酸甲羥孕酮 / 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 / 醋酸 甲羥孕酮 / 米非司酮 / 孕三烯酮)治療。聯(lián)合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 / 米非司酮 / 醋酸甲羥孕酮可以降低血清 CA125 水平;聯(lián)合孕三烯酮可以降低復發(fā)率。
組成:龍血竭、三七、浙貝母、薏苡仁。
功能主治:軟堅散結,化瘀定痛。適應癥:經期小腹疼痛劇烈,有血塊,或伴 帶下過多,舌質黯,苔白膩,脈滑(證屬痰瘀互結證者)。
用法用量:1次4粒,1日3次,于月經來潮第1天開始服藥,療程3個月經周期。
注意事項:孕婦禁用。
8.止痛化癥膠囊
198年成立的吉林省輝南參鹿制藥廠在成立之初,與長春中醫(yī)藥大學的全國名老中醫(yī)、婦科專家王耀廷教授(1940至2020.03.01)等,共同研制了止痛化癥膠囊,在慢性盆腔炎等疾病中觀察到了良好的療效。參鹿制藥廠后發(fā)展為現(xiàn)今的吉林天泰制藥廠。方中黨參、黃芪補氣升陽;白術、山藥、芡實健脾益氣;當歸、丹參、雞血藤活血化瘀;三棱、莪術破血行氣、消極散結;川楝子、延胡索行氣止痛;魚腥草、敗醬草清熱祛濕;全蝎、蜈蚣、土鱉蟲化痰散結、通絡止痛;炮姜、肉桂溫經止痛。藥理研究表明,該藥可以降低蛋白分解酶活性,加快清除炎癥物質;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可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和活性,提高免疫功能等。
繼發(fā)性痛經:單獨使用止痛化癥膠囊;聯(lián)合醋酸亮丙瑞林 / 曲普瑞林 / 米非司酮治療繼發(fā)性痛經。聯(lián)合醋酸亮丙瑞林 / 曲普瑞林 / 米非司酮可以降低血清 CA125 水平;聯(lián)合應用米非司酮可以縮小異位病灶。
組成:黨參,黃芪,白術(炒),丹參,當歸,雞血藤,三棱,莪術,芡實,山藥,延胡索,川楝子,魚腥草,北敗醬,蜈蚣,全蝎,土鱉蟲,炮姜,肉桂。
功能主治:活血調經、殺菌消炎、止痛化癥、軟堅散結。適應癥:經期小腹刺痛,伴月經后錯,經量少,有血塊,腹有癓塊,舌淡暗或有瘀點,脈沉 細或細澀(證屬氣虛血瘀證者)。
用法用量:1次4~6 粒,1日2~3 次, 療程 3 個月經周期。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
參考文獻:
[1]中成藥治療痛經臨床應用指南(2021年)[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21,41(12):1413-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