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二七九年,燕國人去攻打安平縣,那時候臨淄的市掾田單剛好在安平,市掾,就是管理市場的官員。 田單就讓人用鐵卷綁在車軸上,平安縣城被攻破以后,大家都爭相著往城外逃,但是都因為車軸斷掉而不能前行,最終被燕人所擒獲。只有田單的宗室之人幸免,因為他們的車軸上都有鐵卷,他們隨后逃到了即墨。 ![]() 到此時為止,除了莒城和即墨城以外,齊國其他的城池都已是燕國的了。燕國大將樂毅指揮部隊去圍攻莒城和即墨城,即墨大夫出戰(zhàn)而死。 即墨人就說了,當(dāng)時安平縣被攻打時,只有田單的宗人因為鐵卷綁車軸而幸免,說明田單這個人很有謀略,所以即墨人便推舉田單為大將抵抗燕人。 燕人圍困這兩座城,久攻不下,于是便退兵到離城九里之外安營,并且下令:城中的百姓如果出城了,不要抓他們,有生活困難的,還要幫助他們。 這是樂毅用的懷柔之策,可是過了三年,仍然無法攻破城池。 ![]() 便有人開始向燕昭王進(jìn)讒言,說樂毅這個人智謀過人,他之前攻打齊國,非常輕易的就攻克了七十多座城池,現(xiàn)在就這兩座城,竟然這么久都不能攻下。 這根本不是他沒有能力攻破,之所以三年都不能攻克,完全是樂毅想要在齊國立威,這是想要取代大王的位置。 如果齊國都紛紛信服他,他之所以還沒有行動,是因為家人還在燕國,而且齊國那么多美女,說不定他早已忘記自己的妻子了,愿大王早做打算。 于是燕昭王安排了酒宴,并且責(zé)備了進(jìn)言者。燕昭王說,齊國無道,之前趁著我們國家內(nèi)亂之時,害死先王。 所以我很痛恨齊國,故而外招賓客,廣延群臣,是想要為國報仇,能立大功者,我都愿意與他同共燕國。 如今樂毅為國破齊,如果他能為齊王,與燕國并為列國,結(jié)歡同好,在其他國家對我們發(fā)難時,能與我們共同抗敵,這是燕國之福,你們怎么敢向我進(jìn)讒言。于是燕昭王下令將進(jìn)言之人斬首。 接著,燕昭王以王后的服飾賜給樂毅的妻子,以公子的服飾賜給樂毅的兒子,并且派國相去立樂毅為齊王。樂毅惶恐不安,誓死不肯接受。齊國為更加敬佩他了。 ![]() 等到燕昭王薨逝,燕惠王即位,在惠王是太子的時候,就不喜歡樂毅。田單知道后,便用計離間惠王和樂毅。 他說,齊王已死,現(xiàn)在只還有兩座城沒有攻破,樂毅與燕國新的大王關(guān)系不好,他擔(dān)心燕王殺他,所以不敢回國,他只是以討伐齊國為名,實際想要當(dāng)齊王,但是齊人不肯,所以才故意不攻打即墨。 燕惠王本來就疑心樂毅,這樣一來,就更加不相信他了,于是便派騎劫去替代樂毅。 樂毅也知道惠王對他有嫌隙,便去了趙國,燕國將士都怨憤不已。 我們經(jīng)常說疑心易生暗鬼,燕惠王原本就不喜歡樂毅,田單的離間計太好用了。 在歷史中,兩國交戰(zhàn),離間計的使用率還是挺高的,并不是說這個計策有多好,為什么會一再的成功呢,因為此計策是利用了人性。 很多事越是怕,越是覺得會發(fā)生,越琢磨越覺得有問題。 其實不止這一個計策啊,大多數(shù)的計謀都是利用人性的弱點。 為什么有的君王不會中計,因為他們跳出了這個圈來看待一件事、一個人,如果把自身裹挾于其中,大概都會迷失其中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