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中國近現(xiàn)代愛國詩詞選(四)

 微湖漁夫 2022-08-07 發(fā)布于山東
圖片

黃興(1874—1916),字克強,湖南善化(今長沙)人。他是華興會的創(chuàng)建人,也是同盟會的領(lǐng)袖之一,地位僅次于孫中山。從1907年起,他曾指揮過六次邊境一帶的武裝起義;1911年10月武昌起義,黃任革命軍戰(zhàn)時總司令;民國成立后,任陸軍總長、南京留守府留守等職;1913年,任討袁軍總司令。1916年10月病逝于上海。黃興的詩詞雖流傳不多,但由于他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軍,自有它獨特的風格:“吊挽烈士,則沉痛悲憤,無限哀悼;贈送朋友,則互相勖勉,鼓舞斗志;而最后都落實到推翻清朝專制統(tǒng)治這一革命主題?!保ā缎梁ジ锩鼤r期的詩歌》)這一評價,雖未涉及到詩詞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風格,但從對事業(yè)的信念和戰(zhàn)友的感情上看,是真摯的、坦誠的。


 

獨立雄無敵,長空萬里風。
可憐此豪杰,豈肯困樊籠?
一去渡滄海,高揚摩碧穹。
秋深霜氣肅,木落萬山空。

說明
這首詩當作于1902年秋赴日留學的前夕。詠鷹實際上是抒發(fā)自己的革命理想。一旦脫離開半半封建的“樊籠”,真是天高任鷹飛,可以安排祖國的命運了。


吊劉道一烈士

英雄無命哭劉郎,慘淡中原俠骨香。
我未吞胡恢漢業(yè),君先懸首看吳荒。
啾啾赤子天何意?獵獵黃旗日有光!
眼底人才思國士,萬方多難立蒼茫。

說明
這首詩當作于1907年。孫中山也有《挽劉道一》詩,孫、黃的挽劉詩,是近代史上交相輝映的姊妹篇。


蝶戀花·吊黃花崗

轉(zhuǎn)眼黃花看發(fā)處,為囑西風,暫把香籠住。待釀滿枝清艷露,和香吹上無情墓。

回首羊城三月暮,記血肉橫飛,氣吞狂虜。事敗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長無語。

說明
這首詞當作于1911年秋。1911年4月27日,作者領(lǐng)導了震驚中外的廣州黃花崗起義。原定于4月28日起義,不料奸細告密,不得不提前舉事。黃率同盟會骨干100多人攻打總督衙門,和大隊敵軍遭遇,在激戰(zhàn)中很多革命黨人犧牲,黃也負了傷。后從戰(zhàn)地收得尸體72具,葬于黃花崗。詞中表達了作者對黃花崗之役殉難的烈士懷著特殊的深厚感情。


蝶戀花·贈李沛基

畫舸天風吹客去,一段清秋,不誦新詞句。聞道高樓人獨住,感懷定有登樓賦!

昨夜晚涼添幾許,夢枕驚回,獨自思君語:“莫道珠江行役苦,只愁博浪錐難鑄!”

說明
這首詞作于1911年秋末。黃花崗起義使革命黨人受挫,黃興計劃用刺殺清廷駐廣東大員予以報復(fù),他派李沛基兄弟由香港乘船到廣州行刺。9月4日,當新任鎮(zhèn)粵將軍鳳山的轎子行經(jīng)埋伏點時,李把炸彈從樓上窗口投下,鳳山當場斃命。詞的上半闕,對李氏兄弟完成行刺任務(wù)抱有充分的信心。下半闕“莫道珠江行役苦,只愁博浪錐難鑄”,是李臨行前惟恐找不到行刺的良機。然而,結(jié)果比預(yù)料的要好得多。



圖片


秋瑾(1875—1907),字璇卿,號競雄,又稱鑒湖女俠。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她是我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時期的先覺者,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qū)。她自幼就具有一種熱情和倔強的性格,婚后沖破封建家庭夫權(quán)的束縛,于1904年秋赴日留學。在日期間,積極參加同盟會的反清活動。先后結(jié)識了陶成章、魯迅、黃興、孫中山等愛國志士。1906年歸國后,在上海創(chuàng)辦《中國女報》,提倡女權(quán),宣傳革命。1907年,組織光復(fù)軍,與徐錫林分頭準備皖、浙兩省同時起義。事敗被捕,同年7月15日英勇就義于紹興軒亭口。秋瑾工于詩詞,《秋瑾集》共收詩詞162首。


  

幽燕烽火幾時收,聞道中洋戰(zhàn)未休。
漆室空懷憂國恨,難將巾幗易兜鍪。

說明
這首詩作于1900年義和團運動正方興未艾時。詩中反映了由于清廷的賣國主義,激起河北、山東等省農(nóng)民組織義和團進行反抗。英、美、俄、法、日、奧、德、意帝國主義組成八國聯(lián)軍,乘機進攻天津、北京等地,清廷一面利用義和團對八國聯(lián)軍作戰(zhàn),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投降派卻逃往西安避難。作者懷著憂國憂民的心情,恨不能披甲上陣驅(qū)逐侵略者!


自題小照

儼然在望此何人?俠骨前生悔寄身。
過世形骸原是幻,未來景界卻疑真。
相逢恨晚情應(yīng)集,仰屋嗟時氣益振。
他日見余舊時友,為言今已掃浮塵。

說明
這首詩作于1904年2月。當時作者在北京以男裝留影,并在照片后面寫下此詩贈給女友吳芝瑛。詩中充分表現(xiàn)了巾幗英雄的氣概,末聯(lián)意即:以后見到舊友時,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已清除舊的觀念和習俗了。果真,半年后詩人東渡日本,積極地加入孫中山領(lǐng)導的同盟會。



竟有危巢燕,應(yīng)憐故國駝!
東侵憂未已,西望計如何?
儒士思投筆,閨人欲負戈。
誰為濟時彥?相與挽頹波。

說明
這首詩當作于1904年留日時期。1840年,英帝國主義的炮艦打開中國的門戶,使中國變?yōu)榘?、半封建的國家?900年八國聯(lián)軍打入北京,中國的領(lǐng)土大片大片地被帝國主義掠奪而去。中國真像是即將傾覆的燕窩。一切愛國的仁人志士都會感到自身的責任,為了祖國和人民的未來,應(yīng)通力合作,力挽狂瀾。詩中“應(yīng)憐故國駝”,原指晉朝末年,索靖指著洛陽宮門前的銅駝嘆道:“將會看到你埋沒在荊棘之中了?!保ㄒ姟稌x書·索靖傳》),作者實指滿清王朝將被推翻。


  

漢家宮闕斜陽里,五千余年古國死。
一睡沉沉數(shù)百年,大家不識做奴恥。
憶昔我祖名軒轅,發(fā)祥根據(jù)在昆侖。
辟地黃河及長江,大刀霍霍定中原。
痛哭梅山可奈何?帝城荊棘埋銅駝。
幾番回首京華望,亡國悲歌淚涕多。
北上聯(lián)軍八國眾,把我江山又贈送。
白鬼西來做警鐘,漢人驚破奴才夢。
主人贈我金錯刀,我今得此心雄豪。
赤鐵主義當今日,百萬頭顱等一毛。
沐日浴月百寶光,輕生七尺何昂藏?
不觀荊軻作秦客,圖窮匕首見盈尺。
殿前一擊雖不中,已奪專制魔鬼魂。
我欲只手援祖國,奴種流傳遍禹城。
心死人人奈爾何?援筆作此《寶刀歌》。
寶刀之歌壯肝膽,死國靈魂喚起多。
寶刀俠骨孰與儔?平生了了舊恩仇。
莫嫌尺鐵非英物,救國奇功賴爾收。
愿從茲以天地為爐、陰陽為炭兮,鐵聚六洲。
鑄造出千柄萬柄寶刀兮,澄清神州。
上繼我祖黃帝赫赫之威名兮,
一洗數(shù)千數(shù)百年國史之奇羞。

說明
這首詩作于1904年前后,作者留日時,又有所修改。詩人以先覺者來敲響警鐘,喚起沉睡數(shù)千數(shù)百年的中華民族共赴國難,洗雪國史之奇恥大辱!詩中“痛哭梅山可奈何”,梅山即揚州城外的梅花嶺,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葬于此。意思是必須拿起武器去戰(zhàn)勝帝國主義列強和滿清王朝,以振興中華民族。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zhàn)爭地圖

乘風萬里去復(fù)來,只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yīng)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說明
這首詩作于1905年7月。作者第二次赴日,在船上見到了“日俄戰(zhàn)爭地圖”,不禁感慨萬分,又值日人銀瀾使者向她“索句”,遂寫下這首悲壯的詩歌?!叭炭磮D畫移顏色”指1904年2月在中國領(lǐng)土上進行的一次日俄戰(zhàn)爭,原我遼東半島為沙俄勢力范圍,沙俄戰(zhàn)敗后,即變成日本的勢力范圍。


柬徐寄塵二章

祖國淪亡已若斯,家庭苦戀太情癡。
只愁轉(zhuǎn)眼瓜分慘,百首成空花蕊詞。

何人慷慨說同仇?誰識當年郭解流?
時局如斯危已甚,閨裝愿爾換吳鉤。

說明
這兩首詩作于1906年上半年。作者在湖州南潯鎮(zhèn)潯溪女校時寫給該校女教師徐寄塵姊妹的。“閨裝愿爾換吳鉤”,吳鉤是古代吳國的兵器,這是在說:但愿你脫去紅裝,換上軍裝,投身于當前的革命洪流中去。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說明
這首詩當作于1906年。詩人的“鑒湖女俠”性格,充分反映在她執(zhí)著的追求上:為革命而流的鮮血會像碧濤那樣沖垮封建的滿清王朝。一年后,她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毫不猶豫地獻出了“一腔熱血”!年僅32歲。她的熱血并沒白流,四年后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大地上的封建王朝。歷史又前進了一大步!


滿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若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不因人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說明
這首詞作于1903年秋。是年春,秋瑾由湘潭到北京后,不甘心于“俗子胸襟”的平庸生活?!吧聿坏?,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不因人熱。”充分表達了女詩人激進的革命思想和顯示出巾幗英雄的高大形象。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guān)山萬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說明
這首詞當作于1905年末。作者于是年7月15日乘船第二次赴日,至日后病數(shù)月。留日期間,“秋瑾經(jīng)黃興介紹,與孫中山先生見面,傾談之下,對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張和方策大為信服,即由馮自由介紹,至黃興寓所填入會表,不久被推為浙江主盟人。(《記秋瑾》)詞中已顯示了為國獻身的決心和將要采取武裝斗爭的形式奪取政權(quán)。1907年7月13日秋瑾被捕,清紹興府把這首詞作“罪狀”公布。



圖片


何香凝(1878—1972),廣東南海人,廖仲愷夫人。1904年在日本加入同盟會。積極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yè),于1924年任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和中央婦女部部長。1927年“4·12”后辭去國民黨內(nèi)一切職務(wù),進行反蔣活動。“9·18”事變后從國外歸來,從事抗日民主運動。1947年與李濟琛等籌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49年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協(xié)全國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務(wù)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lián)名譽主席等職。她工于中國畫,亦善長詩歌。


  

辛亥前二年送仲愷去天津與法國社會黨人聯(lián)系

國仇未報心難死,忍作尋常泣別聲。
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得中華史上名。

說明
這首詩作于1909年。妻子送丈夫的詩篇,不訴小家庭的恩恩愛愛,而是以“勸君莫惜頭顱貴”的豪言壯語激勵丈夫,可謂開詩詞史上的先河。不禁令人肅然起敬:先烈們?yōu)榱酥腥A民族的生存,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后世應(yīng)永志不忘。


  

輾轉(zhuǎn)蘭床獨抱衾,起來重讀柏舟吟。
月明霜冷人何處,影薄燈殘夜自深。
入夢相逢知不易,返魂無術(shù)恨難禁。
哀思唯奮酬君愿,報國何時盡此心。

說明
這首詩當作于1925年深秋。是年8月20日廖仲愷被國民黨右派勢力暗殺后,作者引《詩經(jīng)·柏舟》,以示珍重節(jié)義。末聯(lián)意為要實現(xiàn)廖在《訣別》一詩中的囑托“后事憑君獨任勞,莫教辜負女中豪”,情真而志堅。



圖片

宋教仁(1882—1913),字遁初,號漁父,湖南桃源縣人。近代民主革命家。1904年,與黃興、陳天華等在長沙創(chuàng)立華興會,原擬在長沙發(fā)動起義,事泄失敗后逃往日本,就學于東京政法大學等校。曾與田桐等創(chuàng)刊《二十世紀之支那》雜志,宣傳革命思想。1910年回到上海,任《民立報》主編。1911年武昌起義后,積極促成上海、江蘇、浙江等地起義和籌建臨時政府。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法制院總裁,南北議和任袁世凱政府農(nóng)林總裁。同年8月改組同盟會為國民黨,宋任國民黨代理理事長。1913年初國會議員選舉中,國民黨獲壓倒多數(shù)席位,宋以政黨內(nèi)閣組織者自居,深為袁世凱所忌。在國會召開之前,袁指使親信暗刺宋于上海車站,重傷后不久逝世。


哭鑄三盡節(jié)黃花崗二首

孤月殘云了一生,無情天地恨何平!
常山節(jié)烈終呼賊,崖海風波失援兵。
特為兩間留正氣,空教千古說忠名。
傷心漢室終難復(fù),血染杜鵑淚有聲。

海天杯酒吊先生,時勢如斯感靡平。
不幸文山難救國,多才武穆竟知兵。
卅年片夢成長別,萬古千秋得有名。
恨未從軍輕一擲,頭顱無價哭無聲。

【說明】
這兩首詩作于1911年。當年4月27日,廣州黃花崗起義,鑄三即陳更新,是七十二烈士之一。第一首,對陳的犧牲表示沉痛的哀悼,對起義失敗表示極大的惋惜。第二首,對陳的為國捐軀表示崇高的敬意。以岳飛、文天祥的精忠報國和殺身成仁作比喻,必將名垂青史。末聯(lián)“恨未從軍輕一擲,頭顱無價哭無聲?!睂τ诩钊藗儏⒓游溲b起義,酷似吹響進軍的號角。



圖片

朱蘊山(1887—1981),安徽省六安縣人。早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積極支持孫中山的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的三大政策。參加過北伐戰(zhàn)爭,大革命失敗后,曾一度居住上海。1936年“12·12”以后,響應(yīng)中國共產(chǎn)黨號召,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反共分裂政策。1948年支持李濟琛組成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曾任常務(wù)委員、副主席、主席等職。建國后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副委員長等職。存有《朱蘊山紀事詩詞選》。


念奴嬌·懷念亡友鄧演達

“九·一八”沈陽事變,蔣介石一度下野。國民黨左派著名人物鄧演達是蔣的勁敵,蔣下野前,密將鄧殺害。

海潮激烈,正大澤深山,蛟龍夜發(fā)。萬里滄波來眼底,舊恨新仇重疊。濁浪排空,驚風挾雨,水天晦如墨。人生如寄,一杯黯然傷別!

應(yīng)念壯士歸來,中流擊楫,肝膽堅如鐵。易水蕭蕭風漸冷,淚逐波臣鳴咽。禾黍離宮,荊榛塞道,往事那堪說!何年把劍?誓掃神州腥血。

【說明】
這首詞作于1933年2月。鄧演達在北伐戰(zhàn)爭期間,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1930年,正式成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中國農(nóng)工黨前身),進行反蔣斗爭。1931年11月被蔣暗殺于南京。作者對友人被殺害悲痛萬分,“何年把劍?誓掃神州腥血”,誓言要用武力復(fù)仇雪恨。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